最近更新最新入庫全本精品總排行榜  

正文 第4章 崢嶸初現,太子升殿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作品︰萬歷明君 | 作者︰鶴招


 熱門推薦: 雪鷹領主 完美世界 武極天下 星河大帝 傲世九重天 我的貼身校花

    筆趣閣最新域名︰www.biquge85.com ,請牢記本域名並相互轉告!

    第4章 崢嶸初現,太子升殿

    “皇太子殿下”

    “殿下。www.399xs.com

    諸臣工紛紛揖禮拜見。

    不少官員還是首次見到這位大明朝嗣君,但多少听過這位是個什麼樣的性子——質慮純粹,謹慎敏微。

    前次勸進,攝于軍民百官眾多,甚至不敢露面。

    在眾臣心中,一個中人之資的評價是少不了的。

    但,今日見得其人,卻意料之外地舉止有度,談吐清晰,完全不像傳聞中那樣滯訥。

    都忍不住或明或暗地打量著他。

    高儀作為太子講學的侍班官之首,百官中最熟悉朱翊鈞,此時更是頻繁投去目光,只覺得這位皇太子似乎脫胎換骨一般,令他驚訝不已。

    一旁的高拱,則是揖禮時,饒有興致地看著,心中估摸著這位皇太子被李貴妃強行操練了多久,才有這份儀態談吐。

    只有張居正面色不改,目光平和地一掃而過。

    朱翊鈞感受到這些目光,心中有些無奈,以為偷瞄我看不見怎麼的。

    怎麼跟辮子戲里不一樣啊,說好的抬頭看皇帝都是殺頭之罪呢?

    還好也就今日第一次視朝,百官才出來迎接走過場,往後就沒有這麼麻煩了。

    這幅情景,倒讓朱翊鈞想起了自己第一次邁進市府大門的時候……

    朱翊鈞努力將這幅既視感甩出了腦海。

    這份探詢沒有持續多久,高拱越眾而出︰“大行皇帝奄棄天下,文華殿主位空懸,今日皇太子殿下視朝,臣等如久旱逢霖,喜不自已。”

    張居正高儀緊隨其後︰“恭迎皇太子升殿。”

    百官也是附和雲雲,便請嗣君進殿。

    朱翊鈞從善如流,邁步而前,途徑時再度環顧百官。

    六部九卿各部要員都赫然在列,靠著前身的記憶大致將人名與樣貌對應了一番。

    他昂首闊步,及至到了內閣面前,才抬頭仔細看向三人。

    力主整頓吏治,清除貪腐,後世稱之為老憤青的,首輔高拱。

    買不起房,買不起房,連喪葬費都湊不齊的,群輔高儀。

    以及,他神交已久,工于謀國,拙于謀身的,次輔張居正。

    這就是他如今的班子成員了。

    就是看這三人神情,怕是對他這位新君,連半分歸心都沒有。

    不好開展工作啊。

    心中感慨著,朱翊鈞當即頓住了腳步,轉身面著高儀,極為恭謹道︰“先生。”

    高儀心頭一跳,連忙側身避開!

    “殿下,此時並非日講,不必向我行師禮!”

    他作為太子太保,又是侍班官之首,講學時受下師禮符合禮制,但此時是什麼時候?太子升殿視朝!他哪里敢受這一禮,連忙側過身解釋。

    可惜朱翊鈞已然準備好賴上他了,面上露出一副恍然大悟的神色,卻不改口︰“哦,先生教訓得是。”

    高儀頓時無言,看著眼前天真質樸的嗣君,張口欲言。

    朱翊鈞沒給他說話的機會,又轉而看向張居正。

    目光帶著探究︰“張閣老,我仰慕已久。”

    他一語雙關,卻只是稍作停頓,又繼續道︰“辛苦張閣老了。”

    朱翊鈞如今立的人設,是聰明小孩。

    所作所為自然不能脫離小孩的範疇,他可以學得快,但不能突然什麼都懂。

    況且過猶不及,前車之鑒,太聰明的少帝容易“不慎落水”,他現在還沒學會游泳,馬虎不得。

    所以也只能在局限內,做些簡單的言語舉止。

    張居正以為他作為嗣君,為示君臣名分,才有了這些客套之語,連忙拜下,謙辭不敢。

    朱翊鈞有心與他多說幾句,卻也知來日方長,當即按下心中念頭。

    這才轉而看向今日舞台上的主角,高拱。

    高拱沉靜地立在當場,干候著。

    他是內閣首輔,嗣君與內閣寒暄,卻將他放在了最後,心中多少有些不滿,思量著是這位嗣君不懂事,還是那位李貴妃沒教好。

    又或者,他余光略過大太監馮保,是這此人暗中教壞了嗣君?

    朱翊鈞沒讓他多等,將他思緒拉了回來︰“元輔,你方才派人來跟我說,我肯定又不會來了,現在我來了,還請元輔收回這話。”

    他硬著脖頸,眼神帶著認真,活脫脫一個生悶氣的孩童。

    馮保愕然地嘴巴微張。

    高拱茫然地抬起目光。

    高儀與百官都帶著疑惑。

    張居正隱晦地瞥過馮保。

    一時百態盡顯,被朱翊鈞盡數收入眼底。

    驚訝吧?不講政治規矩吧?這就對了!本宮德涼幼沖,哪里懂什麼政治規矩,突出的就是一個直來直往的小孩心性!這話不能放在明面上?不存在的!

    他來時已然想好了主意。

    馮保在李貴妃面前下的這個絆子,高拱的暗虧是吃定了。

    畢竟馮保此舉可謂陽謀。

    就算高拱向李貴妃解釋,也挽回不了半點。

    人的第一印象是最重要的,嗯,尤其是女人,在李貴妃心中,高拱一個囂張跋扈,威震主上的標簽是揭不掉了。

    更何況高拱必然有類似的言語,馮保幾句話就能把責任扔到傳話太監身上,再繼續給高拱抹黑,事半功倍。

    但,高拱吃虧歸吃虧,馮保卻不可以全身而退。

    李貴妃做裁判這事還真就罷了,可惜這事落到了自己手上。

    這才是他停在文華殿前,將此事挑明的緣故。

    在殿外,既不算政事,又不妨礙他以高拱的主君的身份詰問。

    再者太監是他的家奴,他又是當事人,只要他把這事拋出,天然就具備裁判的資格。

    除非雙方合力排斥他,否則沒人能撼動。

    可別看這是小事,實權就是從當裁判之中慢慢積累起來的。

    在他幼沖之齡不能決政事的背景下,能撈到當裁判的機會可不多。

    朱翊鈞靜靜看著高拱,等著他的回答。

    高拱不愧為老憤青之稱,遭受不白之冤,當即聲音洪亮,奮聲道︰“殿下!臣當只在殿上遣人去東宮,若是太子執意不來,再請示口諭。甚至人也未去,被內閣同僚攔了下來。”

    “從不曾說過太子必定不來的話!不知哪個豎閹生事!還請殿下明鑒!”

    朱翊鈞暗自豎起了大拇指。

    高拱雖然政治智慧不高,但找到仇人還是沒問題的,開口就是豎閹,把這事給他墊了起來。

    他當即開口道︰“啊?方才有個小黃門來報,說元輔料定我必定不來了,還讓我好生難過。”

    朱翊鈞露出赧然的神色,似乎因為誤會了這位內閣首輔,有些不好意思。

    說著,便轉頭看向那小太監。

    那小太監四周突然被其余的太監讓出身位來,惶然不已,卻猶自抱著最後一絲期望,余光看向馮保。

    馮保不露聲色,微微閉上眼楮。

    小太監知道無法幸免,對著朱翊鈞噗通一聲跪倒在地,驚懼地不時瞥向高拱,支支吾吾︰“殿下!奴婢……奴婢有耳疾,或許是听錯了!”

    听了這話,朱翊鈞忍不住微微搖頭。

    此人是一條道走到黑了。

    這太監若只是懼怕馮保,認下這事,一力擔責,自己還能留他一條生路。

    可他此時妄言為自己開脫也罷了,更是做出來了一副被高拱恫嚇改口的樣子,以便馮保向李貴妃誣賴高拱。

    絲毫沒將他這位嗣君放在眼里,真是取死有道。

    高拱當即勃然大怒︰“你這豎閹,安敢離間君臣!何人指使,還不從實招來!”

    朱翊鈞恨不得以手扶額,難怪高拱玩不過馮保,手段也太粗劣了。

    小太監連連叩頭︰“奴婢不敢了!奴婢不敢了!”

    朱翊鈞沒心情看小太監表演,也不需要此人咬出馮保,他看向高拱,認真道︰“元輔,是我誤信了讒言,我一定給元輔一個交代!”

    不去看高拱反應,他又轉向馮保,道︰“大伴,此人欺君罔上,該當何罪?”

    他哪怕沒登基,也是嗣君,自然可以說是欺君。

    對待太監家奴,不用什麼下獄審理,現場就能把人處置了。

    面對這番質問,馮保宛如一個局外人,聲音都不帶多少起伏,恭謹道︰“回稟殿下,欺君之罪,其罪當誅!”

    文華殿前,嗣君攜著內閣的壓力迎面而來,馮保可不會發了瘋去保個小太監。

    這本就是準備好棄子,小太監入宮前的家人,自己都安排好了,敢不效死?

    高拱當然不滿足于只問罪于區區小太監,誰在算計他,他心底門清︰“文華殿此前當值的太監莫名換了個遍,這新的一來,便有這一出,馮公公,這莫不是司禮監有意安排的好戲?”

    馮保眼皮一搭,有氣無力道︰“元輔莫要多疑,此前當值的幾人隨孟沖一並,被貴妃李娘娘罷除了,不過是照例填補罷了。”

    他一抬出李貴妃,高拱再是有氣,也不能繼續往這個方向說下去,只能怒道︰“如此欺君大罪,豈是個區區小太監敢為,焉能沒有人指使!?”

    內閣首輔與司禮監掌印,就這樣在文華殿外對上,百官不由面面相覷。

    此時張居正突然開口道︰“元輔,此事尚可再議,今日殿下視朝要緊。”

    高拱陡然一醒,這才驚覺太子與百官都頓足與文華殿外,不由恨恨地收斂了怒色。

    馮保見高拱泄了脾氣,也是又不陰不陽來了一句︰“是啊,元輔,殿下視朝,不容怠慢,此事我司禮監回去好好處置便是,也只盼元輔少出驚人之語,平白與人遐想。”

    他事情做得干淨,放到哪里說都不怕,否則也不敢這麼明目張膽給高拱使絆子。

    他既為司禮監掌印,這素有內相之稱的一職,還真不怕跟內閣掰手腕。

    這態度令高拱再度大怒。

    朱翊鈞看得津津有味,上輩子開大會明面上都是一團和氣,現在這火藥味十足的場景,倒是當真難得一見,讓他忍不住看了個稀奇。

    眼見火候差不多了,他當即接過話茬︰“元輔,大伴,容本宮說一句。”

    馮保當即住嘴。

    高拱還要爭辯,竟是一點面子不給。

    朱翊鈞見狀,連忙接著說話,不敢給他插話的機會︰“本宮德涼幼沖,才使有人欺我孤兒寡母,又誤信了讒言,首當自省。”

    這是皇家常用的政治正確式謙辭,百官也是條件反射地跪倒一片。

    “臣等萬死!”

    這幅情狀,資歷再老都得跟著跪。

    高拱也不好再多言,只能當即拜倒︰“賊人無狀,安敢歸罪于殿下!”

    朱翊鈞連忙將他扶起︰“皇考還在時,經常跟我說,‘萬方有罪,罪在朕躬’,本宮雖不是皇帝,但如今以嗣君的身份臨朝,也應該責無旁貸。”

    百官再度拜倒。

    高儀更是覺得幾日不見,這位嗣君的言辭談吐,當真讓他刮目相看。

    朱翊鈞轉而看向張居正,認真道︰“張閣老方才說的在理,禮部議定的儀程事大,不好拖延。但,本宮剛剛已經答應給元輔一個交代,不如本宮拿個意思,快刀斬亂麻,如何?”

    張居正抿了抿嘴,目光迎了上去︰“殿下君心獨斷,臣等恭听。”

    他拜下時雙手攏在袖子里,不住地摩挲大拇指,思緒翻騰不止。

    朱翊鈞點了點頭,又看向馮保︰“大伴之言,老成持重。文華殿此次換值,既是我母妃有旨,那就沒什麼好查的了,總有人目無君父,作出什麼都不足為奇,拖出去,杖斃即可。”

    他一指那小太監,一時竟沒人去動。

    等馮保暗中輕輕做了個手勢,才立刻有太監上前將其嘴巴塞住,強行拖了下去。

    馮保見犧牲個小太監就結束了這番鬧劇,心中哂然一笑,面上五體投地︰“聖明無過殿下!”

    朱翊鈞點了點頭。

    高拱卻是不依了︰“殿下!”

    朱翊鈞只覺得頭疼,你急什麼?

    他立刻打斷,話鋒一轉道︰“但,元輔說得也有道理!此人無君無父不足為奇,可卻能混入文華殿當值,實在令我心中難安!”

    “大伴,司禮監是誰人提點各殿當差?”

    馮保眼皮一跳,正要開口。

    朱翊鈞小手一揮︰“不論是誰,把他撤了,我回去問過母妃再重擬人選。”

    當差听用一貫由司禮監提督太監負責,這可是有品級的內臣,必然是馮保心腹,這要是裁撤,足以讓他心疼半天了。

    至于合適的人選,他隱隱有些打算,不過,還需要說服李貴妃,能借此安排些為他所用的人更好不過。

    馮保似有所爭辯︰“殿下……”

    高拱立刻將其打斷︰“合當如此!殿下英斷,臣仰服!”

    他雖有不滿意,卻另有計較,眼下能出口郁氣當然不會放過馮保。

    張居正也附和道︰“聖明無過殿下!”

    馮保一滯。

    若是朱翊鈞開口,他可以當做沒听到。

    但此時卻是朱翊鈞與內閣共同的意志,他也無力反駁。

    只能抓緊了腳趾,對朱翊鈞連連磕頭︰“聖明無過殿下!”

    高拱瞪了馮保一眼,心中暗自記下這一筆帳。

    朱翊鈞見塵埃落定,也是深吸了一口氣,放下心來。

    事權即權勢。

    借助內閣的勢,讓馮保低頭,哪怕只是一名太監的人事權,對他來說,意義也不可謂不大。

    當真是,開了個好頭。

    往後路還長著呢,朱翊鈞心中冷笑一聲,面上卻不露破綻,只是請眾人起身,結束了這段插曲。

    此事既然了結,他也不再耽擱。

    朝著禮儀官點了點頭,緩步走向文華殿,頭也不回道︰“升朝吧。”

    諸禮儀官還沉浸在方才的好戲中。

    此時得了令,才恍然回過神,紛紛直起腰來。

    等朱翊鈞踏入文華殿的一瞬,鴻臚寺官立刻唱喝︰“請皇太子升文華殿。”

    朱翊鈞昂首闊步,當即邁步踏入了文華殿。

    的聲音不絕,乃四個小黃門抬著金晃晃的龍椅,小心翼翼放在了御案之上。

    又有兩名執事官引導在朱翊鈞身前,躬身道︰“皇太子上殿升座。”

    話音一落,又侍衛配甲帶刀,穿行分立,守在沖要位置,肅殺嚴峻。

    朱翊鈞行至台階前。

    一步一步往御案上走了上去,走得格外得慢。

    走的既是文華殿的石階,也是走向大明朝權力的至高。

    他慢慢站在了御案之前,輕輕撫摸了一下龍椅的扶手。

    閉上眼楮,深吸一口氣,緩緩坐了下來。

    啪!

    一頓鳴鞭之聲響起。

    小黃門站在文華殿門口,放聲唱道︰“文武群臣入殿!依品列班!”

    朱翊鈞睜開眼楮,俯視著文華殿,看著他此生難忘的一幕。

    只見群臣分列文武,魚貫而入。

    革帶佩綬,分列各班。

    梁冠羅裳的朝官熙熙攘攘,前方是緋袍大員領頭,他的身後青綠次第。

    統統伏在文華殿內外,一路蔓延,直到視線盡頭。

    殿後黃鐘禮樂悠悠而響。

    當!當!當!

    殿內群眾五拜三叩。

    異口同聲,聲震文華殿︰“臣等,恭迎嗣君視朝!”

    眼中僅是朝臣,耳中卻仿佛听到了整個大明天下,都在高呼著他的名諱。

    自洶涌不絕的黃河兩岸,到黃沙漫天的西北大漠,從煙柳畫橋的東南形勝,到難上青天的巴蜀險扼,恍惚中有千萬人齊齊呼喊。

    朱翊鈞端坐在龍椅之上,幾乎分不清現實與虛幻,只覺神魂出竅。

    這,就是天下大位嗎?

    這便是,東起朝鮮,西至吐番,南包安南,北距大磧,東西一萬一千七百五十里,南北一萬零九百四里的大明朝,第十三任新君之身?

    真耶?幻耶?穿越耶?迷夢耶?

    石越耶?朱翊鈞耶?

    終于,他止住了思緒,臉上露出一絲笑容。

    緩緩開口︰“眾卿平身。”

    一口濁氣吐出。

    飄飄然一句話,卻驟然如同有千鈞重擔,壓在了身上。

    是兩京一十三省,是蒼生黎庶,是大明天下!

    受國之垢,是謂社稷主,受國不祥,是為天下王。

    他以後便是朱翊鈞罷。

    這天下禍福,他統統受下了!

    ——

    注1︰司禮監提督,掌督理皇城內一應儀禮刑名,及鈐束長隨、當差、听事各役,關防門禁,催督光祿供應等事。——《明史•志•卷五十•宦官》

    ()

    <!-- 翻頁上aD開始 -->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本站強烈推薦給您以下精彩小說︰

本站所有內容均來源于網友網絡分享與轉載,本站不承擔任何責任!如不認同,請離開本站。

若本站無意中侵犯到您的權益或含有非法內容,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做出回應。

Copyright © 2012∼2018 www.luanhen.com 飄天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5008561號

XML︰1  2  3  4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