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 · 最新入库 · 全本精品 · 总排行榜  

正文 第1484章 时不我待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加入书签

作品:晋末长剑 | 作者:孤独麦客


 热门推荐: 雪鹰领主 完美世界 武极天下 星河大帝 傲世九重天 我的贴身校花

    笔趣阁最新域名:www.biquge85.com ,请牢记本域名并相互转告!

    第1484章 时不我待

    九月中的时候,彰武郡的农人掘开了田埂,将灌渠内的水引入农田之中。www.biquge500.com

    放眼望去,到处一片水乡泽国,颇有几分意趣。

    「真是浪费!」庾亮走在田野之间,叹息道。

    他在关西许久,深知水的重要性,尤其是农作物最需要水的时节。彰武郡竟然如此豪奢,若让关西人尤其是秦、河二州之人看到了,怕是要骂败家。

    远处的土路上驰过一骑信使,往驿站方向而去。

    庾亮扫了一眼,看样子是一站站接力,这速度就很快了。

    所谓驿传,其实也要看等级的。

    紧急军情,一般采用五百里加急甚至七百里加急,信使不顾马匹,全力奔跑,一站站接力,代价是不小的一一主要是马匹损伤。

    如果是一般的公函,那就要看情况了,不那么急的直接就给你派健步送信,慢慢等吧眼前的这个显然是三百里加急,够不上紧急军情的程度,但又比较重要。考虑到最近幽州、平州并无大事发生,那么答案就呼之欲出了:齐王给天子送的私信一一有时候走驿传体系,有时候派私人信使,看样子齐王比较节俭,喜欢用朝廷的驿站免费送信。

    庾亮收回目光,不再多看。

    有些话他说过不止一次了,但太子与他意见不一,更有许多理由。除血脉兄弟情谊外,便是外界风评,以及辽东、高昌乃至乐浪、带方距离太远了。

    他都这样了,庾亮还有什么好说的?

    走过一段田埂后,庾亮看到面前一处农田的水已经完全退干,麦种已经破土而出,长出了碧绿的嫩叶。

    「庾公。」从事中郎谢安走过来行了一礼,身后还跟着几辆马车,其中一辆载着大量文籍。

    「抄录好了。」庾亮问道。

    「抄录好了。」

    「有多少?」

    「彰武四县计有一万五千六百余户、近六万八千口,有水旱田亩七千五百顷。」

    「真是不少。」庾亮喷喷了两声,道:「不查不要紧,一查就触目惊心。彰武远未到人多地少的地步,户口翻一倍亦无问题。」

    「庾公英明。」谢安说道:「只需将靠海的沼泽、滩涂改一改,便可多出万顷良田。」

    「那是以后的事情了。」庾亮摆了摆手,道:「明日起行去河间,与王支汇合。」

    「是。」谢安应了一声。

    庾亮瞟了他一眼,笑道:「安石,你志向素来高洁,而今却做着俗务,如何?」

    谢安神色淡淡,不卑不亢地回道:「昔大禹朕手眠足,疏九河,治水患。周公吐哺握发,制礼乐,定邦国,皆非俗务。今度田之役,实为厘清版籍,均平赋役,使民无偏颇之怨,国无仓之虚。志之高洁,岂在避世远俗?在乎明道安民耳。」

    庾亮听闻,赞道:「此真知灼见也。民既安,可还有宗藩之患?」

    「今上分封诸王于远疆,譬如植嘉木于四野,其根深则土固,枝舒则荫广。」谢安答道:「太子居东宫,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所患者非远疆之木长,而在中枢之德衰。非四野之兵强,

    而在九重之信立。若使朝堂如春阳之煦,法令似秋霜之肃,远者怀仁,近者服,则诸王纵有参天之势,亦不过庭前松柏,添景致而壮门庭耳。」

    说到这里,谢安掷地有声道:「沃其根,则枝不争肥;疏其渠,则流不壅塞,此为无患之道。

    +

    庾亮听闻,抚掌而笑。

    谢安石居然暗地里告诫他好好辅佐太子,若朝廷威信大著,国泰民安,藩王也翻不起浪来,最终成为拱卫朝廷的帮手。

    这不是瞎恭维,大梁朝那么大的天下,数方禁军、十多万府兵,若朝纲素振,谁打得过?除非你自身烂到极点了,不然没有藩王造反成功的可能。

    「妙哉,安石颇得我心。」庾亮笑道:「天下果如此,便不负陛下之再造山河之壮举。」

    「今岁度田,徐、青、冀、司四州大体平稳,感念太子之德者不知凡几。陛下之志,当后继有人。」谢安说道。

    庾亮笑着点了点头。确实,一切尽在掌握中,些许烦忧,根本不是事。

    ******

    齐王的信件经冀、司二州密密麻麻的驿站体系,一路送到了洛阳,时已九月底。

    邵勋又从钓鱼现场回到了西苑精舍之中。

    他先看望了下王惠风,后者勉强对他笑了笑。虽晒着秋日暖阳,但生机在一点点流逝。

    乐岚姬和裴灵雁也过来看她了,陪着王惠风说了许久的话。

    她俩年纪稍小,气色却要好上许多,终日不是看书,就是散步,或在窗前修剪花枝,悠然自得,生活比一直钓鱼的邵勋还要规律。

    着女官将信件、公署拿到葡萄架下后,邵勋半躺了下来,一一览阅。

    金刀坐镇棘城,最近的主要精力倒不是放在乐浪、带方二郡上,而是盯紧了慕容仁,与李重商议着如何将这颗雷拆掉。

    当然,他也分出了部分精力放在未来的封国上,主要动作便是招募百姓。

    除此之外,一部分留在昌黎的乐浪百姓也被挑选了出来,令其返回家乡。

    金刀为了给自己划拉好处,当真是一点不见外。

    邵勋看完后,在李重的奏疏上批阅了「可」,着其自己办理真说起来,李重是不多的老一辈功勋大将了。

    去年年初徐朗病逝,再之前则有黄彪、何伦等人,上个月又有常,听闻杨宝的「渴症」愈发严重,眼晴都看不见了,老一辈确实没几个人了。

    但李重依然活跃,让人不得不服。

    处理完这一摊子事后,邵勋反复看了看金刀的信,暗道乐浪、带方的条件确实太差了,得给他一些补偿。

    他也步入人生暮年了,别看现在还筋骨强健,甚至能御妇人,但说不准哪天就来一场大病,没有任何道理可讲。所以,有些事要抓紧。

    想到这里,他看了眼王惠风那边,发现乐岚姬坐在躺椅旁,正看着他。

    邵勋扯了扯嘴角,扭头过去,继续阅览。

    太子邵瑾在冀州度田,动静弄得不小,但大体上都完成了。

    右飞龙卫、左龙虎卫全力配合,镇压了不少胆大妄为之徒。

    除首恶外,犯人大部流放,其中三千多人已经抵达了焉耆属国危须,收拾田宅,垦荒种地;两千余人抵达车师后国,于其王都内开垦荒地,自食其力,最后还有五千余人抵达了幽州,随时准备发配乐浪。

    在天下这个棋局中,毫无疑问还是人口最重要,是核心因素。

    但人口从发配到安置到能自给自足,这是需要时间的,有时候长达三年,其间诸般事体,纷繁杂乱之处,让人不胜其烦。

    邵勋由此文想到了高昌之事。

    本月,散骑常侍范责(原都水监)上疏,请将车师后国废藩置郡。

    邵勋没有立时答应,而是与政事堂平章政事、禁军三监、诸卫将军开了个会,商议此事。

    商讨到最后,众人明确了一点,在尚有驻军屯于车师后国境内的情况下,单从军事角度来看,

    废藩置郡问题不大。

    他们甚至考虑到了废藩后设什么郡,辖几个县一一邵勋赐名车师后国为「北庭郡」,辖车师、

    金满、蒲类三县,当然这是预案,并未正式施行。

    邵勋也不仅仅与朝臣们商议,他也给念柳发去了一封信,询问他对此事的意见,其实就是想看看他有没有信心和能力处理好善后事务。

    这不仅仅是政治方面的事,还要考虑经济统合能力,没那么简单的。

    截至目前,邵勋还在等回信,并未急着做出决定。

    全部处理完毕后,邵勋站起身,不顾形象地伸了个懒腰,眼角余光却悄悄看着几女。

    乐岚姬轻叹一声,起身走了过来,挽住邵勋的手臂,向外漫步。

    「是不是很难办?」走了一段后,她轻声问道「倒不至于,就是我有些急了。」邵勋说道:「高昌尚未完全妥帖,乐浪又才开了个头,南中那边.」

    乐岚姬脚步一顿,有些忧虑地看向邵勋,轻声问道:「可是身体不舒服?」

    邵勋摇头失笑。

    昨夜还在可朱浑氏身上大发神威呢,怎么可能身体有问题?但他确实有时不我待之感,这种感觉毫无理由,但发自心底,且越来越清晰:你必须尽快完成许多事情,迟恐不及。

    邵勋没有和别人谈论这些事情,他只是仔细回忆了下目前正在进行的诸般大事。

    最核心的毫无疑问便是度田了,虽有波折,但都一一解决了,且给太子增加了许多声望。

    其次则是正在持续进行的西域梳理。到今年年底,龟兹镇将盈亏平衡一一其实还有些许亏空,

    但由龟兹国补上了。

    今年下半年,朝廷已遣使在于阗国境内踏勘绿洲,筹建西域第二座军镇:于阗镇。

    庾蔑也被他召回了,这会应该已经出发,

    剩下的还有一些边患——·

    「我的事多,接下来要把精力放在边地上。」邵勋说道:「国内的事情,就交给政事堂诸位宰相和太子来办了。」

    乐岚姬不明所以。

    邵勋看向南方,第一件需要解决的隐患就是你了,因为他不确定太子会怎么做。

    <!-- 翻页上aD开始 -->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本站强烈推荐给您以下精彩小说:

本站所有内容均来源于网友网络分享与转载,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不认同,请离开本站。

若本站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益或含有非法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做出回应。

Copyright © 2012~2018 www.luanhen.com 飘天文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5008561号

XML:1  2  3  4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