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 color=red>筆趣閣</font>已啟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請大家牢記最新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p>這一夜是屬于李承訓的,他酒沒少喝,錢更沒少花,當然,他的這些付出得到了回報,居然有幸得到那兩位胡姬女子的垂傾,讓他拉了手,親了嘴,還依偎在他的身上,期待下一個節目。
www.biquge001.com
男人沒有不好色的,俗語說,一等好色愛才女,二等好色愛淑女,三等好色愛美女,四等好色愛妓女。那些之所以未被誘惑的男人,與其說是定力非凡,倒不如說是因為對他們的誘惑力還不夠。
以上述理論推斷,李承訓放縱一次也是情理之中,但他卻始終坐懷不亂,經受住了異域才女的誘惑。
他雖是一等好色男人,但同時也是意志堅定,有原則,有堅持,有擔當的男人,所以,他表面上色態畢現,論真章的時候便裝糊涂,最後自然是甩了大把金錢,而後不了了之。
午夜過後,盛宴落幕,自是各回各家,沒去處的便三五成群地奔向天香樓客棧。
李承訓晃著身形,退三步進四步的隨著吵嚷雜亂的人群,從天香樓前堂大廳,勉強來到了後樓的客棧。
客人們爭先恐後的去選擇房間,而他卻始終坐在凳子上沒動,待眾人散去,他依然是一動不動的坐在那里。
“客官,住店嗎?”掌櫃的過來問道。
李承訓醉眼朦朧地掏出一錠銀子,仍在地上,晃蕩著身體道:“掌櫃,九兩銀子,上房?”掌櫃的看了他一眼,低頭道:“九兩銀子不夠。”
“這個!”李承訓從腰間摘下一塊玉佩向他懷里扔去。
那掌櫃慌忙雙手樓抱住,見是一塊招財笑佛樣式的和田斑玉,正是自家主人日常佩戴的那塊玉佩,心道︰“口令對,信物對,看來這人便是主人交代的那位客官。”
盛唐時期,經濟發展,國立昌盛,開拓西域,暢通絲綢之路,因此和田玉原料源源不斷的內輸,使得唐代玉制品達到秦漢之後的又個高速發展期,達官顯貴更是以配玉為風尚。
唐承隋制《隋書 .禮儀表七》中記載,“天子白玉,太子瑜玉,王玄玉,自公以下皆蒼玉耳”,可見玉的社會風行度與社會等級關系。
商人雖然有錢,佩玉卻有嚴格限制,甚至有錢的商人也不敢佩戴好玉,因此,這掌櫃一眼便認出這玉佩。
他悄然把玉佩納入袖中,喚來小二,說道︰“送他去地字號上房。”
地字號房間都在一層,小二扶著醉醺醺的李承訓進入甬道盡頭的一處房間內,把他放在床上,然後便轉身出去了。
李承訓听到關門的聲音,騰地從床上坐起,神色凜然,醉意全無。他飛步來到門口,掩上門栓,而後立即轉身爬到床下,找到一處機關凸起,按了下去。
“ 嚓”一聲,地面驚現一個方口暗道,他毫不猶豫地縱身跳了進去。
地道狹長,壁有燭光,僅宜一人獨行,他估算著大約走了半里路程,方見一道石門截住去路。
他搬動機關,推開石門,驟亮的燭光炫目而來,他適應了一下,便踏步而入,見這石室不大,僅有一方石桌,四把交椅和一張小床。桌旁,正坐著一臉緊張的鄒駝子,和滿臉老淚縱橫的頡利可汗。
“參見主人!”鄒駝子眼色快,立即起身抱拳,這次他沒有下跪,一是有李承訓的嚴令不許跪拜,二是他此刻正在鬧心。
“恩公!”頡利可汗渾身顫抖,起身施禮。
李承訓連忙過去伸手扶住他,幫他坐回原處,坐在他的旁邊,“可汗,身體沒什麼大礙吧!”說著, 伸手搭住他的脈關。
“沒事兒,好著呢,想不到李將軍針灸之術如此了得,居然可以使我這活人假死,還順便驅除了我體內風寒,真是不知道該如何感謝你呀!”頡利可汗說完便不再言語。
他記得李承訓和他講過,中醫把脈之時,不僅要求郎中沉心靜氣,同樣也要求病患保持平和,以免心律不齊,氣血擁堵而造成誤診。
“可汗,放心吧,你沒事兒了!”李承訓收回手指,笑道,“別光謝我,我只是出了個計策,這一切實施都是鄒鳳熾的功勞。”說著,他又指了指一旁的鄒駝子。
“哪里?主人所命,焉敢不從?”鄒駝子忙起身答道,他心思轉得快,心知現在已是騎虎難下,若是去向皇帝告密,自己未必能有好果子吃,若是不听命李承訓,肯定便會被潛伏在帝都附近的暗影門追殺。
鄒駝子也是很自負的人,他對李承訓禮敬,完全是因為當年在他最落魄的時候,是李承訓雪中送炭,幫助了他,成就了他今天的一切,他是知道感恩的人,也覺得有必要報答這位恩公。
但是,隨著他財富的增加,地位的提升,以及與朝中權貴日益頻繁的交往,很自然的產生了一種驕傲的心理,雖然對于這位舊日的恩主,尊敬有之,但心中卻並非是心服口服。
鄒駝子本來認為李承訓是依靠與長樂公主的關系才保得性命,對于他連破奇案,抓住元凶,也一直認為是賈夫人身為女子並不夠強大的原因。
但是通過今天這個局,他認識到帝都內那些所有關于李承訓的神乎其神的傳聞,都非是空穴來風,確是因為他擁有過人的才智,竟與當年聖上砥定社稷的手段不遑多讓,更難得的是他的那種仁厚和為朋友甘冒風險的品質,這要是在亂世,當是一代明主。
鄒駝子之所以得出這個,是因為在等待李承訓的時間里,把這個局面行事到如今的整個過程,全部**開來,一點點分析而得到的結論。
簡單來說,李承訓設計的這個局,其實是個連環計,首計為“借尸還魂”,二計為“暗度陳倉”。
首計“借尸還魂”。
這第一步,其實在昨夜李承訓與頡利可汗分手時,便已經開始實施。李承訓用金針封閉了頡利可汗周身幾處氣門大穴,他用針的時候,拿捏好分寸,使之會在翌日正午時分,陽氣最盛之時,才會突然閉造成氣假死狀態。
所謂閉氣,其實便是使得氣息不通過人體幾處生命表征明顯的血脈,同時降低人體體表的溫度,使得外人誤解其人已經死去。但是閉氣的時間絕對不能過長,李承訓做了一些特別的措施,也至多能維持兩個時辰左右,便必須要為其解開穴道,否則便會導致氣息繃亂而血蹦人亡,這樣留給阿史那雲羅去活動的時間可以說非常緊迫。
這第二步,便是在正午時分,頡利可汗閉氣後,由阿史那雲羅立即抬著他的“尸體”去天香樓哭訴。
這時,候在那里的鄒駝子會在第一時間出來打理,並昭示眾人︰“可汗並非死在天香樓,因此與他無關,但的確是這里受了打擊,才導致其氣悶而亡,天香樓可以出人幫忙料理喪事。
這樣一來,鄒駝子的人力物力,便可以光明正大的參與頡利可汗的葬禮,從而听從雲羅的安排,提前去做一些為頡利可汗脫逃而在葬禮上必須要準備的事情。
這第三步,李承訓要求雲羅不要在天香樓逗留,立即抬著尸體到皇宮門外,向皇帝哭訴,請求嚴辦造事者。
皇宮門口豈是能這般胡鬧的?雲羅抬著頡利可汗的“尸體“還未走到門口便被巡邏的守衛拿下。
因事情涉及到頡利可汗,還有“尸體“為證,士兵們當然已第一時間通知了宮里,宮人自然不敢耽擱,稟報了皇帝。
李世民對頡利可汗還是很優待的,聞知他突然暴斃,一面派人去驗看,一面令太監傳旨雲羅進殿。
李承訓做這種安排無非還是為了節省時間,若是不抬到皇帝跟前,一旦宮人辦事拖沓,怕是頡利可汗當真要被憋死了。
與此同時,他為了防止突生變故,使救人不至于變成殺人,自己也一直在估算著時間,一旦在預定的時間節點,頡利可汗的“尸體”未被送回可汗府,那他便會立即前去宮門施救。不過這樣一來,頡利可汗炸死的計劃怕是要泡湯了。
這招很冒險,但奏效了,太醫館和仵作都第一時間查驗了頡利可汗的“尸體“認為確實已經死了,至于死因嘛,是心髒驟停。那個仵作還想進一步剖尸來查看,卻被身旁護著頡利可汗尸體的三名突厥壯漢給唬住,誰也不敢妄動。
既然已經證實頡利可汗已死,皇帝當然是命可汗府的人趕緊把老人家抬回府中,搭設靈堂,以為悼念了。
事情進展得非常順利,因此李承訓到可汗府的時候,頡利可汗已經被送回來有一會兒了。他特別挑選正午這個時段來啟動計劃,是知道這個時候會來可汗府的人不會很多,誰人會在飯口的時候听人家哭喪?
這第四步,是在頡利可汗的“尸體”回到靈堂後,李承訓令雲羅娘纏住童錢,自己則借口如廁,偷偷潛入靈堂,用金針解開頡利可汗被閉氣的穴道,完成了借尸還魂計策的最緊要一環。
與此同時,雲羅在皇宮內被召見,向皇帝請求要按突厥人的習俗火葬爺爺,並且說今日便是吉日,一定要在日落前火化。
李世民自無不允,只是奇怪為何要如此匆忙?待了解到這也是一種突厥人的火葬習俗,便也不多問,只是再三向太醫和仵作確認頡利可汗的確身死後,便允諾了。最後,他又問雲羅還有什麼需求。
雲羅說頡利可汗的死,也不能全怪天香樓內的酒客,但可汗府實在是財力、人力都不足,而天香樓願意承擔一切人力及費用,也無需皇帝掛念了。
最後,皇帝決定派遣二十名兵士以為治期間的照顧,而一切突厥葬禮需要用到的儀器、祭品,甚至人員鋪排,都由天香樓負責。
雖然時間緊迫,但以免聰明人看出破綻,李承訓還是謀劃了突厥大禮厚葬頡利可汗的過場,那些隨路自發加進來的百姓,自然多是鄒駝子的手下忽悠的。
這就像中國人買東西,不管那菜是否適合自己,但凡見到有人排長隊,便會跟風站到隊後。
阿史那雲羅表演了一場精彩的演出,也宣告李承訓“借尸還魂”的計策完成,而與此同時,“暗度陳倉”的計策其實已經上演。
<font color=red>筆趣閣</font>已啟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請大家牢記最新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