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 color=red>筆趣閣</font>已啟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請大家牢記最新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p>
www.biquge001.com
------------
踏進省委黨校大門,眼前的環境並不陌生
院正中是一顆高大的翠松,邊上是一圈花壇裝的萬年青繞過翠松,是一片開闊地,後面是黨校行政大樓大樓四周錯落有致地散落著幾座用于教學的小樓,其中一座大點的,里面有一個大禮堂
此次前來,也算是故地重游
剛畢業那年,作為省委選調生,崗前培訓就是在這里舉行潘寶山記得很清楚,那段時期真是叫一個激情澎湃開班典禮上,省委組織部原部長鏗鏘有力地告訴他們,走上選調生這條道路,就是走進了干部隊伍行列
現在一晃六年過去了,今昔印映,還頗有番感慨,只是與過去相比,少了一份激情,多了一份隱忍
這次青干班開班儀式沒有想像中那麼隆重,潘寶山認為,估計是省委考慮到能坐到這里的學員極大多數是經過千錘百煉的,在情緒和斗志上已經不需要再進行激勵,重要的是多灌輸一些執政的方向、理念和方法
青干班常規課程跟歷屆差不多,政治、經濟和黨建必不可少,另外還有行為和能力訓練等今年除此之外,還設置了一個熱點討論課程,就當前的大政方針、社會焦點等發表見解
不過這個熱點討論課沒有熱起來,沒有人主動發言,只有講師在台上點評很多時候,潘寶山倒是想說說,但沒有討論的環境,冒出來好像是個愣頭青
不發言憋著勁,潘寶山就往圖書館跑,有這麼個寬松的學習機會很難得
在讀書方面,講師給了一些建議該讀什麼書當然,在具體的書目上,講師沒有給出名單,但是舉了反例說胡長清是喜歡看書的,可看的多是《**心經》、《肉**》之類,最終沉溺女色且荒yin不收,所以淪為階下囚還有些干部喜歡看《相術大全》、《麻衣相法》等,結果迷上了裝神弄鬼落得個人不像人鬼不像鬼《厚黑學》,也是講師反對的,說不管是誰,看過後領會其要義,也會變質
不過在班級的黨支部活動中,黨校給推薦了兩本書潘寶山很認真地看了,覺得收獲很大
一本是馬克思的《gcd宣言》,以前在他看來是假大空不著邊際的,但現在看來卻不是,它里面有遠大的理想、堅定的信念還有高尚的思想道德要求正如講師所言,看了《宣言》,在行使權力的時候便會不自覺地提高覺悟,增強免疫力,進而在大是大非面前能保持清醒的頭腦不糊涂
還有一本是**的《為人民服務》,這本書把為人民群眾謀利益說透了,黨的領導干部作為人民的公僕,要有這種自覺的責任意識,在思想上和感情上靠近群眾
看書的時候,潘寶山多是在圖書館,很清靜在這里,潘寶山經常踫到兩個人,一個女的,叫郁小荷,一個男的,叫萬軍萬軍是不喜歡看書的,屬尾隨郁小荷而來
看到他們兩人,潘寶山覺得好笑,到這里來再瞎搞男女關系,在別人看來真的是很幼稚
不過一眼就能看出,郁小荷並沒有反應,但萬軍似乎百折不撓,而且不斷變換著方式潘寶山看在眼里,很清楚地感覺到,萬軍一切努力都會是徒勞,因為郁小荷不是那種女人
除了在班級上,潘寶山和郁小荷在圖書館還有一次接觸當時潘寶山找書,看到《曾國藩全集》,就拿了過來剛巧郁小荷也在找這本書,沒找到,便喊來了圖官員,最後發現書在潘寶山手上
潘寶山很客氣,把書給郁小荷,說女士優先郁小荷有點不好意思,說男女平等,還是要講先來後到的
就這次幾句話的接觸,潘寶山對郁小荷就有了判斷,用幾個詞可以形容︰文靜、涵養、傳統、古典所以說,潘寶山斷定,萬軍的種種企圖都會無果而終畢竟,郁小荷已不是少女的年齡,認知體系和價值觀都已形成
其實潘寶山也很想和郁小荷套套近乎,不止是郁小荷,全班的人他都想套近乎,因為來這里的都不是凡人,沒準以後就有需要不過潘寶山並沒有付出行動,他覺得那樣很浮夸,遠不如靜下心來學點東西,這種機會是難得的而且,結業的時候班里會搞個通訊錄,不管時間長短,能坐到一起也是同學,那種感情是有的,以後真的有事需要幫忙,完全可以直接打電話找人
不過有個人潘寶山是斷然不會找的,萬軍,因為在一次討論課上,兩人針鋒相對地掐了一次
那是一個月後,討論課上講師提出了農村建設課題
講師以農村建設的迫切性和需要性引出話題說從國際上看,妥善處理好城鄉協調共進的關系,是成功建設現代化的重要前提有的國家處理得好,現代化步伐邁得就很快,反之,不但停滯而且還出現了倒退從國內來看,農村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點和難點,現在雖然城市面貌發生了巨大改變,但很多農村地區的發展還很落後,如果不改變這種差距,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就會成為一句空話,所以說農村建設勢在必行
這方面潘寶山有話講,因為他有實踐經驗,有思考,雖然不一定成熟,但有自己的觀點
潘寶山說,通過農村建設來改變農村地區的落後面貌、縮小城鄉發展差距固然很好,但僅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卻不是那麼回事,因為很多地方為了突出農村建設政績,選點多是在經濟基礎比較好的村子進行,屬于好上加好,所以這會加劇農村與農村之間的發展不平衡,其危害或許會大
話一出口,立刻有人反對,說任何全局性的工作,示範和帶頭作用是不可忽視的,農村建設也一樣,選取一些條件合適的鄉村先行建設也不是不可以
潘寶山說典型和示範的作用當然需要,但也要關注那些成為典型和示範的受體的需要有些地方的農村,經濟平穩發展,生活和樂安定,可以說離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距離不算遠,他們對農村建設的渴求並不是很大而有些地方的農村連公路都不通,甚至連干淨的水都喝不上,別提看病、上學了,那些地方是最需要、也是最渴求農村建設的福及
討論才算是剛開始,萬軍開口了,像領導發言總結一樣,說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肯定是正確的,只是在推行過程中會出現各種差異,但最終是要實現農民上樓集中居住的城市化生活
潘寶山一听立刻接話,說讓農民過上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的好日子毋庸置疑,但是不是非要像城市居民一樣住進大樓、實行城市化管理還有待商榷,因為農村的環境和農民的習慣那些固有的因素還要考慮
遭到駁斥,萬軍有點不樂意,因為工作的關系,他對農村建設做過一些了解,有一定的觀點他說讓農民搬遷集中上樓,不僅僅是生活上的一種改變,而且也是集納土地的需要,實行集中居住,差不多能集納出原有村莊面積的一半土地,把那些土地用于農業生產,將會是一個明顯的提升
這個觀點潘寶山也不同意,說農村的發展要靠精細化,靠增加土地量來促進農村農民增收,還是屬于粗放式增長,並不值得提倡
萬軍有點急,紅著臉說集納出土地不是為了粗放式增長,而是為了管理有效統一,到時大片大宗的耕地出現,可以使用現代化的農業器械耕種,大大提高勞作效率,以前一個人每年可以種一畝田,以後一個人每年可以種一百畝
那閑下來的九十九個人怎麼辦?潘寶山間不容緩發問說都到城市打工是不可能的,讓他們閑在家里也不合適,總之沒有充分的就業和社會保障,只會帶來農村社會的不穩定還有,在沒找到出路之前,農民還舍不得丟掉吃飯的家伙,那些釘耙鍬鎬等農具,還有雞鴨牛羊等家禽家畜還是舍棄不掉的,難道也帶到樓上?
萬軍顯然是跟潘寶山較上了,他要跟潘寶山算一筆賬,說土地相對集中後,會有投資商來搞統一經營眼下綜合各種因素考慮,農民種一畝地一年收入五六百元,而投資商來了則能付給農民七八百元也就是說,村莊搬遷集中居住後,農民什麼活不用干,收入比一年干到頭還多然後,把這一年的時間拿出來干點別的,多少又是一筆收入,是一舉兩得的事情,怎麼沒有保障?
潘寶山听了一笑,說干點別的?當那麼多失地農民涌成一個大潮的時候,干點別的只能是一句口頭禪
那就是什麼都不干,收入也比原來要強是不是?萬軍黑著臉說
潘寶山的臉上還是帶著笑,說先不講游手好閑是怎麼形成、危害又有多大,只是說收入來源問題投資商是商業行為,他們投資是為了賺錢,如果賺到錢很好,但經營不好的話沒有利潤便會撤出,到時誰給農民按每畝七八百元發錢?靠政fu?那不太可能如此一來,農民吃飯都成了問題,饑寒交迫了,情況有多麼嚴重可想而知
<font color=red>筆趣閣</font>已啟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請大家牢記最新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