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最新入庫全本精品總排行榜  

第一卷 小兵君臨 第三百四十五章 又一個陷餅?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作品︰三國小兵之霸途 | 作者︰一級煙槍王


 熱門推薦: 雪鷹領主 完美世界 武極天下 星河大帝 傲世九重天 我的貼身校花

    <font color=red>筆趣閣</font>已啟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請大家牢記最新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

    第三百四十五章

    又一個陷餅?

    慈清宮是董太後寢宮。www.luanhen.com(最穩定,,)

    劉易隨陽安公主及萬年公主、劉辯、劉協兩個小子一起到了慈清宮之外。陽公公主讓劉易等人在外面候著,她自己不用通報,直接走了進去。

    話說這董太後是當今皇上劉宏的生母,但她卻因為出生寒微,只是一介平民之女。因此,當年劉宏被選進宮來準備繼續皇位大統之時,董太後並沒能隨同劉宏一起進宮來。

    直到劉宏正式登基,不過,縱使劉宏正式登基,也沒能把生母董太後接進皇宮,因為皇宮里早已經有了一位皇太後,先帝的皇後,竇太後。

    這位竇太後,也是一位比較有手段手腕的太後。先帝架崩之後,她就掌控朝政大權,臨朝稱制,任用外戚親信,廣封候。當今的皇上劉宏,就是這位竇太後親自挑選入宮,並一手將其推上皇位寶座。當然,竇太後把劉宏推上皇位的真正原因,卻是因為劉宏年幼,容易控制,她自始至終都是把劉宏當作是一個傀儡皇帝來看待的,因此,自然不能讓劉宏的生母董氏進入皇宮。

    可惜,這位竇太後的掌控欲也太過強烈,她看不得宮中的宦官和年幼的皇上走得太近。因為她怕皇上始終都是會長大的,這些宦官終日和劉宏待在一起始終都是一個禍害。不過,事實也是這樣,當時的宦官勢力也極大,有了一種隱隱可以和竇太後一脈的外戚抗衡之勢。再加上,宦官也相當于是皇帝的代言人,他們的權勢,也不是一朝一夕的,早在先帝還在的時候就已經存在,宮里宮外都有不少他們的人,耳目眾多。並且,這些宦官的聲名也不太好,對朝廷的遺禍日甚。

    竇太後在準備鏟除宮中的宦官一黨時,卻被宦官先下手為強,宦官先一步挾持住皇上,利用根本就什麼都不懂,年少無知的劉宏掌握了宮禁,闖進了太後宮,以武力逼迫竇太後交出了傳國玉璽起草詔書調取了軍隊的符令節杖,以謀反罪名派軍隊逮捕圍攻竇太後的一眾外戚親信,連皇上劉宏的太傅陳蕃及一眾門生也不能幸免,釋數被殺。竇太後從此被幽禁,不久之後便病逝。

    這也是宦官開始掌控皇宮禁軍的由來,自那時開始,皇宮禁軍的兵權,就幾乎一直都掌控在宦官的手里。現時只不過是換了張讓等十常侍為主的宦官一黨罷了。

    也由于皇上年幼,其生母也還在,這些宦官便將劉宏的生母董氏,也就是現在的太後接進宮來。當然,這些宦官也是看到董太後只是一介民婦,識見有限,易于控制,如此才會將她接進宮來,尊為太後。

    可憐的皇上劉宏,其實不管是竇太後也好,宦官一黨也好,都是只拿他來當傀儡罷了。

    不過,竇太後把劉宏從眾多的漢家劉室宗親之中挑選進宮來,並把他推上了皇帝的寶座,不管她是出于什麼的目的,對于劉宏來說,這的確是一份天大的恩情。對于這一點,出生平民之家,心性淳樸的董太後是看得非常清楚的。這董太後經常都會提醒劉宏,讓他不要忘記了竇太後的恩情。

    而陽安公主的生母,卻正是竇太後,所以,報答竇太後的這一份恩情,就落在陽安公主的身上了。這就是為什麼陽安公主這一個已經外嫁出宮的先帝的公主,直到今天為什麼都可以自由進出宮廷,在皇宮中暢行無阻的真正原因。除了朝廷政事,在皇宮里的許多事,陽安公主都有一定的話事權,她在皇宮里的威望,可以說要比皇後還大上幾分。

    再說,皇上劉宏剛進皇宮里來的時候,什麼也不懂,陽安公主作為他的皇姐,對他的照顧也頗多。(.最穩定,)加上董太後又時常提醒劉宏要比陽安公主好一點,這樣一來,甚至連劉宏都有點畏懼陽安公主。

    有小宮女出來讓劉易進去,萬年公主及劉辯、劉協也跟著進了慈清宮。

    萬年公主和劉辯、劉協是同父異母的兄妹,都是董太後嫡親的孫兒女,他們本也不用經通報也可隨陽安公主一起進去的,只不過,她們和劉易在一起的時候,劉易已經是他們的太傅,劉易沒進,他們自然也得陪著。兩個小子雖然年幼,但這些禮義是從他們會走路會說話的時候就接受教導了,在宮里,這些禮義規矩是非常重要的。

    董太後應還不到六十歲,但已經顯得很老態了,挽起宮鬟的頭發都有點花白,她的臉上沒有施粉畫眉,眼角布滿了魚尾紋。

    “劉易拜見太後,願太後貴體安康,永享福祿。”劉易只是掃了一眼董太後,便施禮道。

    “呵呵,免禮免禮。”董太後慈祥的笑了起來,一邊打量著劉易,一邊道︰“你還是一個娃子啊,今年多大了?我看就和萬年這丫頭差不多,如果不是陽安說你有大本事,我都不敢相信你能做辯兒、協兒兩人的先生呢。”

    “太後,小子的確愚味,才疏學淺,我真的勉為其難才答應做太子太傅的,幸好,宮里的先生應該不是只有我一個的吧?要不然,我還真的怕會耽誤了太子及小王子的學業啊。”劉易對這個董太後的觀感還算不錯,覺得這個老女人應該也不算是那種太過有心機的人,于是就難得謙虛一次的道。

    事實上,這董太後和皇上劉宏也差不多,也只是那些宦官弄到宮里來供奉著的傀儡罷了。皇上劉宏登基至今,也有十多年了,這董太後進宮也是差不多有十來年。而不管是皇上或是太後,這母子倆人始終都沒能真正的把握朝中還宮中的真正權力。如果這董太後有那竇太後那般的手腕手段,怕此時也早就朝中安插了不少她外家的外戚作為高官,自成一股勢力,如此,他們母子倆也不用處處受制于人了。

    “呵呵,劉先生年紀不大,倒挺謙虛的,不過,我信得過陽安,她說你好你肯定就好,她說你有天大的才能學識,那麼你就有天大的才能學識。再說了,萬年這丫頭,她平時哪里服過誰來的?這次覺非常拜你為師,這就證明,你是不錯的。”董太後笑眯眯的道︰“雖然老身在宮里,好像與世隔絕,不知道外面的事,但你的事我也听說過不少了,平時宮里的人都拿你的事來當打發時間閑聊呢,老身不多不少也听到一些,你在巨鹿郡做的很好啊。”

    “哪里,我只是盡自己所能辦事罷了,幸好沒有辜負皇上的聖恩,沒有把事情搞砸。”劉易隨口的應付著。

    “對了,那巨鹿郡也是冀州的地方吧?老身的老家也在冀州,河間,你听說過吧?唉,十多年了,都不知道那些地方怎麼樣了,我進宮來前,娘家里還有些兄弟叔伯的,也不知道他們現在過得怎麼樣了。”太後年老了,自然會有點多想起以前的人和事。

    “巨鹿是冀州的。”劉易也感到有點默然,不管是太後也好,皇帝也好,都要承受得住孤獨感,既然進了宮來做太後,那就只能和以前的人和事斷絕聯系。除非她有手腕手段,掌握住權柄,那麼她自然就有可能把家里的都弄到京來了。

    “哦,那劉先生你家鄉哪里?”

    ……

    額,劉易原本還以為來見董太後又會像陽安公主那樣,會刻意的板起一副嚴厲的臉孔來詢問自己,順便再考核一下自己是否有能力做她孫兒的啟蒙先生。可是劉易沒想到見太後卻成了一個輕松的家常會面,這董太後,就差點沒把劉易的祖宗十八代都問了一個遍。

    當然,劉易也豉起如簧之舌,從善如流,偶爾編些故事,把這老太後哄得笑不合嘴。

    當董太後听到劉易的身世竟然自小就是一個孤兒,一個人無家可歸,四處流浪,靠著東乞西討過日,她竟然同情心泛濫,為劉易的淒涼過去流淚。當听到劉易所編的故事,寄居于一間荒棄的破廟,得踫到老神仙,得傳了許多本事的話,這太後也連驚呼,說劉易是一個機緣深厚之人,得到老神仙的傳藝,說劉易日後必定非池中之物。

    這董太後最後還像說笑似的,說劉易既然是個孤兒,不如就認了劉易為義子,讓皇上劉宏也認了劉易為義弟。恰好劉易也是姓劉,卻又不知道祖上之人是誰,那就干脆讓皇上把劉易的名字添入劉氏宗族族譜,也作為劉氏皇室宗親的子弟好了。

    劉易听了,心里差點沒暗自開心得樂暈了過去。心里想今天不知道是什麼的日子,竟然是自己的幸運之日?這個天上掉陷餅,一個接著一個,先是太子太傅,接著又拜太後為干娘,再認皇上為兄?並錄入漢室宗親的宗族?

    劉易他也曾想過,這漢未時代,一個漢室宗親的名頭是比較吃香的,去到哪里,只要一報出身,不管是誰都會立馬就另眼相看,好酒好菜的招呼著。這個還不算,到時候天下大亂的時候,只是一報出漢室宗親的名號,那些文人謀士,武將英豪便會自動的投上門來。這是好事啊!

    不過,劉易也不知道這董太後是認真的還是說笑的,剛巧這萬年公主又極力的反對,因為她可不想劉易搖身一變成了她的叔叔,比她高了一個輩份,被萬年公主這麼一鬧,劉易就沒能及時的打蛇隨棍上,沒有立馬認親。額,這萬年公主她也不想想,她自己嚷著也要拜劉易為太傅,其實劉易就已經比她高了一個輩份了。

    說了一會話後,劉易看董太後也絕口不再提這件事,自己也不好主動提起,心里不禁有點少少的失落,看似乎也沒有什麼事了,便告辭離宮。

    董太後笑眯眯叮囑劉易以前多點到慈清宮來看她才讓劉易離去。劉易離開慈清宮之時,沒有注意到董太後笑眯眯的眼內閃過一種狡黠之光,赫然有不似外表的那般純良質樸。

    董太後留下了萬年公主及兩個小子,陽安公主送劉易出宮。皇宮內極大,花園樓閣,宮殿林立,其中亭台回廊不知泛幾,沒有人帶路,劉易怕真的難以順利出宮,就怕不小心闖進皇帝妃嬪的寢宮惹來麻煩。

    陽安公主把劉易引到了皇宮門外,忽然對劉易道︰“其實我覺得太後的提議挺不錯的,不過,太後認子不妥,最好還是讓皇上認你為義弟好了,你沒問題吧?”

    “嗯?無緣無故的,皇上認我為義弟做什麼?”劉易現在突然覺得這個皇宮里的人還真的有點莫明其妙。

    不是劉易矯情,不想被皇上認作義弟入劉氏漢室宗親,相反,劉易覺得自己也都不知道自己的祖宗是誰,若能入得這個漢室宗親倒也是一個好事,于劉易來說,哪方面都沒有害處。可是,董太後和自己談話的時候,听到自己少時的淒涼經歷,一時受感動,在同情心泛濫之下,一時沖動認了自己做義子倒也算是順理成章。可是,若被陽安公主煞有介事的專門當成是一件事說來操辦,那就讓劉易覺得有點太過刻意了。再說,自己和劉宏之間的關系,似乎也沒有到達結為兄弟的那種兄弟感情深的地步,無端端的和皇上結為義兄弟有什麼意義?就為了一個漢室宗親的假名義?如果這樣刻意的來操辦,讓劉易覺得這其中的功利目的性太強了,如此會讓劉易的心里覺得不舒服,不踏實。

    怎麼說呢?自己的目的性當然是為了那個漢室宗親的名義了,但無緣無故的,這皇上願意認自己為義弟麼?他答應讓自己列說漢室宗親的族譜麼?有哪一個皇帝隨隨便便認一個義弟的,又有誰會讓這個認來的義弟列入自家宗族的名案上?

    假如,真的操辦成功了,那也不是自己和那皇上劉宏的情份,那麼這皇上又為何要答應呢?這對于皇上來說又有何好處?讓自己進入漢宗宗親的族譜,又有何目的呢?

    陽安公主似乎沒有看到劉易的疑惑一般,自顧的說道︰“皇上怎麼不願意?就算不願意也由不得他。你不是也不知道父母是誰麼?總得要有一個出身,就這麼說定了,這事我會去和皇兄說的。”

    “呃,隨便吧。”劉易不置可否,向陽安公主告辭。

    “去吧,別忘了隨時準備進宮來為太子他們啟蒙哦。”陽安公主又不知道為何,對劉易嫣然一笑,似有點促狹的道︰“說不定我也會在旁邊听听太子太傅的課哦。”

    又對自己笑?很難想像,平時看起來英氣又嚴厲的臉蛋,一笑起來意然會是這麼迷人的。劉易被陽安公主這一笑起來就特別顯得嬌媚秀麗有味道的玉臉弄得心里一癢,劉易忍不住沖口道︰“回頭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公主你讓我好生傍徨啊!罷了罷了,只要是公主你的見召,別說是為太子王子啟蒙了,就算是你要我幫你摘天上的星星,我劉易縱是刀山火海,烈火焚身,也一定會為你做到。再見!”

    “啊,你……”陽安公主被劉易的這一翻充滿暗示的話說得臉色 的一下便漲得通紅,這讓她再次見識到了劉易的不正經表現,不由對著劉易的背影頓了頓小腳。

    只是,她在怪劉易出語混帳之時,心里竟然又無由的來一甜,畢竟,被人當面稱贊自己美貌,誰的心里都會高興。特別是回頭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這兩句話,讓她不自覺的在心里念了一遍又一遍。

    久久之後,她才慢慢的回轉身返回皇宮。

    她見到了太後,太後讓萬年公主帶著兩個小子去玩了,寢宮內就只剩下她和太後兩人。

    “劉易這小子怎麼說?”太後問陽安公主。

    “沒說什麼,應該沒有問題。”陽安公主答道。

    “今天皇上做得不錯,這麼多年來,總算做對了一件事了。”董太後此時早已經沒有了剛才對著劉易時笑眯眯的慈愛,而是一臉嚴肅,又有幾分精明。

    “我們不要忘了你母親竇太後是怎麼死的,你母親之禍,就是我等之鑒,那些閹人真的沒有一個好東西!這麼多年來,我也已經看透了,老身也就罷了,皇上性子孱弱,指望他也指望不上了。但是,我們可不能讓咱們的下一代再這樣過,不能再讓我們漢家的江山落在那些閹人的掌控之下了。”董太後的眼內閃出一絲狠厲,對陽安公主道︰“所以,我們必須要借助一些力量,而劉易,應該就是我們要借助的力量,所以,不管你用什麼的方法,都要把他拉到我們這邊來,只要有了他,我們就可以立身于不敗,而辯兒、協兒他們的未來,也不用再害怕落到那些閹人的手中了。”

    “是,陽安一定會盡力的,會不惜一切!”陽安公主此時也一臉堅定的道。

    cente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本站強烈推薦給您以下精彩小說︰

本站所有內容均來源于網友網絡分享與轉載,本站不承擔任何責任!如不認同,請離開本站。

若本站無意中侵犯到您的權益或含有非法內容,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做出回應。

Copyright © 2012∼2018 www.luanhen.com 飄天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5008561號

XML︰1  2  3  4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