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最新入庫全本精品總排行榜  

正文 第一百七十章 現實很骨感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作品︰戰隋 | 作者︰猛子


 熱門推薦: 雪鷹領主 完美世界 武極天下 星河大帝 傲世九重天 我的貼身校花

    <font color=red>筆趣閣</font>已啟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請大家牢記最新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

    </d></r></ble></d></r></ble>

    彭城局勢在緊張之刻,出現了奇怪一幕,武賁郎將梁德重竟然走了,巡視通濟渠去了,並且命令留守彭城諸鷹揚均隨其趕赴通濟渠。www.biquge001.com

    離開彭城前,梁德重下令,緊急征調彭城地方軍,由彭城郡丞崔德本統率,負責彭城鎮戍,並相機剿賊,以保境內安穩。

    崔德本接到衛府命令後,即刻書告各地鄉團、宗團團主和佐史,馬上率軍趕赴沛、薛一線集結,向攻打方與、谷庭的叛賊展開攻擊,爭取在最短時間內擊敗賊人,收復城池。

    魯郡段操陳兵于平陽、鄒城一線,彭城崔德本虎視眈眈于沛、薛一線,雖然兩軍暫時都沒有向渮、泗一線展開攻擊,但南北夾擊之勢已成,這給了義軍很大壓力。各路豪帥在重壓之下,一邊竭盡全力擴張軍隊,一邊開始沿著渮水兩岸向西推進,而南路軍統帥孟海公更是沖在了最前面,包圍了金鄉城。

    當義軍聯盟進入渮、泗一線時,濟陰郡守府和鷹揚府都在密切關注著渮水兩岸的局勢。濟陰軍政兩府長官忐忑不安,擔心義軍聯盟殺進濟陰,然而,他們越是擔心,噩運就來得越快。隨著魯郡和彭城郡都在各自邊境陳以重兵,擺出一副聯手夾擊之勢後,魯西南的形勢就基本明朗了。義軍聯盟只有兩條路,要麼東進,與魯軍、彭城軍決戰;要麼西進,殺進濟陰。很明顯,從義軍聯盟的立場來說,當務之急不是與強敵打個你死我活,而是發展壯大,發展得越快,生存的幾率就越大,所以,義軍聯盟肯定要殺進濟陰。

    濟陰郡守韋保巒接到金鄉告警,遂十萬火急報于東都。

    韋保巒出自關本土貴族第一豪門韋氏,他的祖父便是名垂青史、聲名赫的韋孝寬。韋孝寬有,其韋總、韋壽、韋霽和韋津最為知名。韋總、韋壽已辭世很久,韋霽現在是太常少卿,韋津是民部侍郎,都是權勢顯赫之輩。而他們的下一代也均已獨當一面,其杰出者有長孫韋總之韋園成繼嗣鄖國公,在衛府任武賁郎將;韋壽之韋保巒繼嗣滑國公,出任濟陰太守,另外他還是皇親國戚,他的妹妹是已故元德太楊昭的妃,生有代王楊侑。

    皇帝御駕親征,遠去遼東,樞重臣、央省台寺官長,大半隨侍,既輔佐皇帝指揮東征,又幫助皇帝處理國事,所以行宮實際上就是移動的權力樞,而東都皇城的央府署機構只剩下一批留守人員,僅僅起到一個上傳下達的作用。

    對此韋保巒很清楚,他知道自己的告警奏章送到東都後,東都還要送到遠在數千里之外的行宮,由皇帝和樞大臣們做出決策下後再下達詔書,這樣一來一往需要很長時間,但現在魯西北局勢已非常緊張,戰局亦是瞬息萬變,而呼嘯殺來的魯西南諸賊更不會給官府從容應對的時間,而目下濟陰郡兵力單薄,兩個鷹揚府的留守兵力加在一起也只有兩個團,連堅守首府都非常困難,更不要說去擊敗叛軍了。倉促之下,韋保巒也只有“臨時抱佛腳”,十萬火急征調各地鄉團宗團力量,據城堅守,雖然這種先斬後奏的行為可能會遭到皇帝和樞的懲罰,但韋保巒已經顧不上了,再說前面已有張須陀、段操、崔德本等上郡太守未經央同意擅自組建地方軍的先例,他一個郡太守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隨後效仿,皇帝和樞也應該給予理解,沒有功勞還有苦勞嘛。

    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韋保巒的想法很好,可惜實施起來難度非常大。

    魯西北地區的東平、濟陰和東郡三郡人口眾多,經濟富裕,貴族富豪商賈數量龐大,且位于原、河北、齊魯、潁汝和徐州四大區域的交匯處,是連接土東西南北四方水陸交通的樞紐所在,戰略位置很重要,歷來便是兵家必爭之地。關隴人從統一黃河流域開始,就試圖控制這一區域,但這一區域的山東人非常彪悍,地方勢力非常強大,尤其山東五大豪門之一的滎陽鄭氏,更是將其視為自家“後院”,而魯西北大小貴族有了滎陽鄭氏這桿大旗,愈發齊心,把這一區域經營得如鐵桶一般嚴密,關隴人是腳插不進去,水潑不進去,一籌莫展。雖然歷任關隴籍行政長官都想方設法打擊地方勢力,但屢戰屢敗,尤其最近一次的“白馬”大案,更是鬧得沸沸揚揚,如果不是崔氏暗斡旋,關隴人這個跟頭栽得就大了。

    現在東郡的地方豪帥翟讓由白道轉入了黑道,東平郡的豪帥霍小漢也帶著巨野澤上的漁民造反了,而濟陰郡的豪帥孟海公也不落人後,據周橋而起,活躍于渮水兩岸。可以想像一下,在目前這種形勢下,魯西北地區的貴族富豪是何種心態?是靜觀其變,還是伺機而起?還有多少人願意遵從關隴人的命令,幫助關隴人剿殺自家兄弟?根深蒂固的地域矛盾和復雜的地域利益沖突,在形勢驟變、大難臨頭之際,無限制地放大,即便大家並不看好造反的前景,但也絕不會兄弟鬩牆手足相殘,最多也就是明哲保身,兩不相幫。當然了,生死關頭,牆頭草還是要做的,造反的兄弟來了,那就慷慨大方一些,要啥給啥,不要撕破了臉,搞得兵戎相見;如果官府佔了上風,官軍來了,那就委曲求全一下,該低頭時候就低頭,該陽奉陰違的時候也不要與官軍對著于,總之自身利益至上,其他都是次要的。

    根深蒂固的矛盾,明哲保身的心態,再加上強烈的報復關隴人的心理,導致地方貴族富豪根本不支持官府,不支持韋保巒,對韋保巒所發出的緊急征調鄉團、宗團的命令陽奉陰違,蓄意拖延,而大家的理由也非常充分,我總要保護自己的家園,自己的家人親族吧?不能說因為你的一紙命令,我就把自己的家園,自己的家人親族拱手送給窮凶極惡的叛賊吧?你如果能保護我的家園和家人親族,我就給你賣命,否則免談。

    韋保巒征兵受阻,眼睜睜地看著魯西南義軍聯盟殺進了濟陰。

    義軍的攻擊速度非常快,三路大軍沿著渮水兩岸齊頭並進,聲勢驚人。

    路,大總管李風雲帶著蒼頭軍一路攻城拔寨,直撲定陶。

    北路,總管韓進洛,副總管帥仁泰、霍小漢指揮北路軍,沿著巨野澤西北方向急速推進,經東平郡的巨野、雷澤一線直殺濟陰郡東北部的乘氏。

    南路,總管孟海公,副總管甄寶車指揮南路軍主力,沿著渮水南岸大踏步前進,由成武、周橋一線直殺濟陰郡首府濟陰城。

    副總管徐師仁拖後,繼續包圍金鄉城,同時戍衛渮、泗一線,確保西征三路大軍的退路。

    總管韓曜則率留守團旅,向鄒城、平陽一線展開了攻擊。

    與此同時,留守蒙山的陳瑞與副總管陸平,則率軍堅守汶水一線,與段操的北上攻擊軍隊展開了激戰。

    局勢急驟惡化,韋保巒驚慌失措了,遂擬寫書信,向所有可以求助的對象請求支援。

    向央機構所在的東都皇城求援是沒有指望了。樞留守重臣除了禮部尚書楊玄感外,余者都是各央機構的副職,所以目前皇城里真正能做出決策的也就是楊玄感,但楊玄感手上沒有軍權,軍權在衛府將軍們手上,而留守的衛府將軍們的職責是戍衛東都和京畿地區的安全,沒有皇帝的聖旨,他們絕無可能離開戍地,也絕無可能听從楊玄感的命令。再說楊玄感是河洛貴族集團的領袖人物,雖然河洛貴族集團與關本土漢姓貴族集團都屬于關隴貴族集團,在政治上都持保守立場,但兩者的政治理念和利益訴求差距太大,根本就不是一路人。韋保巒不會也不敢向楊玄感求助。現在這兩大政治集團的矛盾和沖突非常激烈,一旦楊玄感插手此事,韋保巒的處境不會改善,只會更艱難。

    韋保巒首要求助的對象是齊王楊喃。

    齊王楊喃是今上的嫡次,齊王正妃便是出自關韋氏。齊王的哥哥,元德太楊昭的妃,也有關韋氏,生有代王楊侑。從這里便可以看到關韋氏在關隴貴族集團尊崇的政治地位和龐大的政治勢力。

    皇族願意與之聯姻的豪門,其政治力量肯定能影響到土的命運,而為了控制和利用這個政治力量為己所用,便用聯姻這一政治手段建立共同利益,繼而形成榮辱與共的合作關系,是穩定土延續國祚的最好辦法。然而,凡事有利必有弊,歷史證明,與皇族聯姻的豪門世家,為了攫取最大政治利益,常常是引發以皇統為核心的政治風暴的根源所在,而這種政治風暴一旦失控便會動搖國祚,甚至改朝換代。

    元德太楊昭死後,齊王楊喃是第一順位繼承人,但不知是什麼原因,今上遲遲沒有讓他繼承皇統,給予其儲君的政治地位。隨著時間的延續,圍繞著皇統的爭奪越來越激烈。我不能上位,但也不能讓你上位,而你不能上位,我的機會就來了。這種正常的邏輯一旦與政治利益相結合,後果非常可怕。

    為了讓齊王楊喃順利繼承皇統,以關韋氏、隴西李氏為首的政治集團,可謂殫精竭慮,傾盡了全力,然而,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政治對手們還是找到了齊王的要害,給了齊王致命一擊。去年齊王楊喃因“失德”而聲名掃地,由此爆發的政治風暴,更是給了關韋氏和隴西李氏沉重一擊。

    然而,只要皇統一天沒有定下來,儲君一天沒有人選,東宮一天沒有主人,一切便皆有可能。

    韋保巒從目下的危急敏銳地發現到了一絲扭轉乾坤的可能。

    <cener>

    <font color=red>筆趣閣</font>已啟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請大家牢記最新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本站強烈推薦給您以下精彩小說︰

本站所有內容均來源于網友網絡分享與轉載,本站不承擔任何責任!如不認同,請離開本站。

若本站無意中侵犯到您的權益或含有非法內容,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做出回應。

Copyright © 2012∼2018 www.luanhen.com 飄天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5008561號

XML︰1  2  3  4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