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最新入庫全本精品總排行榜  

第一卷 第五百九十五章 飛狐陘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作品︰戰隋 | 作者︰猛子


 熱門推薦: 雪鷹領主 完美世界 武極天下 星河大帝 傲世九重天 我的貼身校花

    <font color=red>筆趣閣</font>已啟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請大家牢記最新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

    李思行和李孟嘗的臉色都很難看,但他們無力控制事態的發展,只能做個旁觀者,听之任之。www.biquge001.com

    李氏宗主顯然高估了自己的影響力,低估了李風雲對聯盟的控制力,結果當李風雲說服了豪帥們,決意進入燕北立足發展後,李思行和李孟嘗束手無策,此刻即便他們有心站出來,代表趙郡李氏發出不同的聲音,也改變不了既定事實,自取其辱而已。

    李孟嘗畢竟年輕,易于沖動,考慮到他個人和一幫朋友們在燕北的走私之利必將因為李風雲的決策而受到嚴重損害,趙郡李氏也將因為聯盟殺進燕北而成為整個北方各大勢力的眾矢之的,李孟嘗按捺不住,打算出言反對。

    就在他準備開口的時候,李思行眼明手快,用力拍了一下他的胳膊,阻止了他的沖動。李孟嘗目露疑問之色。李思行湊到他耳邊,低聲說道,“崔家十二娘子就在邯鄲,必定與白發有過接觸,探詢過白發的立足之策,而白發為了贏得崔家的支持,也會百般游說,所以……”

    李孟嘗心領神會。李風雲執意進入燕北,可見他不但決心與趙郡李氏撕破臉,也決心斷絕與博陵崔氏、範陽盧氏、中山劉氏等北方豪門世家之間的回旋余地,但李風雲有這麼蠢嗎?傳聞齊王、崔家和白發之間之所以有合作,就是源自崔家十二娘子的斡旋奔走,由此可以推斷,此時此刻,不論李風雲如何桀驁不馴,也不會與崔家十二娘子反目成仇,所以李風雲進入燕北之策,肯定得到了崔家十二娘子的默許。也就是說,崔家在這件事上或許另有想法、另有圖謀,李思行和李孟嘗完全沒必要自作聰明、橫生枝節,自尋麻煩,只要靜觀其變、如實匯報即可,即便有什麼棘手之處,那也是老宗主頭痛的事。

    然而,在聯盟豪帥們的眼里,李思行和李孟嘗兄弟“異乎尋常”的沉默,卻代表著趙郡李氏對李風雲的支持。既然趙郡李氏都不再堅持“西進太原”,都縱容和默許李風雲殺進燕北,那麼從中可以解讀的內容就多了,或許趙郡李氏就有心通過李風雲來控制燕北,繼而從燕走私之利中攫取到最大的份額。

    聯盟立足之策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終于達成了一致。

    李風雲“乘熱打鐵”,根本不給豪帥們“**”的時間,也不給李思行和李孟嘗兄弟稟報宗門的時間,馬上開始北上部署。

    徐十三帶著兩名親衛,把一副早就準備好的巨幅地圖懸掛在了屋內。這幅地圖上的內容在燭光照耀下非常清晰,立即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大家都迫不及待地圍了上去,一邊仔細查看一邊忍不住熱烈探討起來。

    地圖上最顯眼的就是一個黑色圓圈,很顯然這是聯盟進入燕北後的立足點。這個黑色圓圈位于太行山的西北麓,恆山的東麓和桑干水的南線,正處在雁門、上谷和涿郡三郡交匯之處,山川相間,層巒疊嶂,地勢十分險要,但人眼亦很稀少。

    李風雲站在地圖前,開始詳細解說。

    “這就是我們在燕北的立足之地,方圓兩百余里的崇山峻嶺。”李風雲指著地圖上的黑圈說道,“這一片有三個城池,西邊是靈丘城,位于雁門郡內的恆山東麓;東邊是飛狐城,位于上谷郡內太行北麓;北邊是蔚城,位于雁門郡和涿郡的邊界處,恆山和桑干水的交匯之地。”

    “為什麼選擇這里做為我們在燕北的立足地?首先就是地形好,易守難攻,便于生存。”

    李風雲手指地圖上的靈丘城,“這是靈丘道的重要隘口。靈丘道起自代北雲內,到雁門,經靈丘翻越太行常山關,南下到河北中山,也就是今天的博陵郡治府鮮虞城。我們只要扼守了靈丘城,就能阻擋來自雁門方向的攻擊;只要控制了常山關,就能阻御來自河北方向的攻擊。反之,我們出靈丘,就能攻打雁門,就能上代北,下太原;我們出常山關,沿A水而下,就能攻打河北。”

    李風雲又指向地圖上的飛狐城。

    “飛狐城向西一百余里就是靈丘,向東一百余里就是太行八陘之一的蒲陰陘。蒲陰陘上有關?,出關向東南百余里就是上谷郡治府易城,而向東北方向五百里則是涿郡首府薊城,所以我們只要扼守了飛狐城,控制了蒲陰陘,就能阻擋來自河北和幽州兩個方向的攻擊。反之,我們出了蒲陰陘,便能打河北,也能打幽州。”

    “但飛狐城最重要的價值不是它的地形優勢,而是飛狐盆地。飛狐城位于群山之間,是拒馬河、淶水和易水的發源地,還有方圓百里的盆地,而有水源有盆地就意味著耕種,意味著糧食,雖然糧食產量肯定有限,但最起碼可以養活我們,這就給了聯盟生存下去的希望。”

    李風雲又指向地圖上的蔚城。

    “我們被大山所包圍,向西的出口是靈丘,南下和東進的出口是飛狐,那麼北上的出口在哪?就在蔚(yu)城。”

    “我們如何去蔚城?”

    “靈丘和飛狐位于恆山和太行山交匯處,蔚城則位于恆山和桑干水的交匯處,這三座城池在地理位置上正好形成了一個箭矢狀,蔚城就是箭頭,而若想從靈丘或者飛狐抵達這個‘箭頭’則只有一條路,那就是飛狐陘。飛狐陘長達一百余里,非常險要,由飛狐城出發,一路翻山越嶺才能艱難抵達蔚城。”

    “蔚城座落于祁夷水畔。祁夷水源自恆山,直達桑干水,是桑干水一條重要支流。我們只要沿著這條河流抵達桑干水,再向東百余里就是燕北第一重鎮懷戎,也就進入了燕北腹地;向北兩百余里就是燕北長城的重要隘口馬城,再往北百余里則是塞外懷荒重鎮;而向西北三百余里則是代北長城的重要隘口高柳,由高柳向西越過青陂道,便是代北第一重鎮雲內。”

    “另外,蔚城對我們來說還是生存根本所在,祁夷水兩岸的河谷平原是燕北最肥沃的土地,耕種的谷物不但好吃,產量也高。我們有了祁夷水河谷平原,有了飛狐盆地,不但可以安置大量隨軍北上的平民墾荒耕種,還能在糧食上實現自給自足,繼而可以確保聯盟在最困的情況下亦能艱難生存下去。”

    “兵貴神速。”李風雲提高了聲調,大聲說道,“我們的行蹤已經暴露,很快就會傳遍北方各地,所以我們必須以最快速度越過太行,出其不意,攻其不備,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攻佔靈丘,攻佔飛狐,攻佔蔚城,搶在官府和邊軍做出反應之前,搶佔一塊立足之地。”

    李風雲看看眾人,從容說道,“某知道你們有各種各樣的疑問,某可以一一解釋,但時間有限,我們必須在最短時間內擬制好具體的攻擊之策,必須在明天天黑後整裝出發,所以請大家簡明扼要,長話短說,不要再做無謂爭論。”

    韓世諤有些迫不及待,第一個問道,“大總管對此處是否真正了解?是否確定此處可以做聯盟的立足之地?”

    李風雲毫不遲疑,抬手指向了站在一側的李孟嘗,“這個問題由他回答,他的回答應該比某更有說服力。”

    李孟嘗名義上是仗劍行俠,實際上就是戴著豪門落魄世子的“帽子”,在黑白兩道“討生活”,而南北走私之利太大,李孟嘗肯定涉足其中,既然涉足其中,當然與燕北的黑白兩道來往密切,對燕北當然有相當程度的了解。

    李孟嘗正處在驚慌之中。他最不願看到的事還是發生了,聯盟一旦攻佔了靈丘、飛狐和蔚城三地,則正好擊中了南北走私的“要害”,給了南北走私以沉重一擊。

    到燕北長城有三條線路。一條從代北的雲內出發,經青陂道、高柳進入燕北,這一路上都是邊陲要隘,走私難度大;還有一條從涿郡首府薊城出發,經居庸關過太行,進入燕北,這是連接幽燕的官方通道,盤查非常嚴格,走私難度就更大;第三條路就是飛狐陘,代北和太原方向可以通過靈丘道越過恆山進入飛狐陘,河北方向可以由常山關和蒲陰陘越過太行山進入飛狐陘,幽州方向同樣可以借助蒲陰陘進入飛狐陘。也就是說,飛狐陘因為藏在深山密林中,地勢十分險要,成為南北走私重要的通道,成為代、晉、冀、幽四地各大勢力牟取南北走私之利的黃金通道。

    由此不難想像,以飛狐陘為中心、以靈丘、飛狐和蔚城三城為依托,以太行、恆山和桑干水為天然屏障的這一看上去貧瘠而荒涼的大山區,現在是個什麼狀況,肯定是天高皇帝遠,綱紀廢弛,無法無天,官商勾結,兵匪一家,為所欲為。但這一切都被高層的“權力之手”蓄意掩蓋了,除了“圈內人”外,對于大多數人來說,不要說飛狐陘這條走私渠道是個秘密,就連南北走私都是聞所未聞之事。

    所以李孟嘗據此推斷,李風雲肯定是“圈內人”,他不但對南北走私一清二楚,還知道飛狐陘是南北走私的“要害”,只要控制了飛狐陘,也就等于控制了南北走私之利,接著就能卡住燕北的“脖子”,影響甚至控制燕北局勢的發展。

    李孟嘗感覺李風雲太可怕了,但尤其讓他恐懼的是李風雲背後的那股龐大勢力。李風雲一個人肯定沒有實力和勇氣與整個北疆為敵,所以李風雲的背後肯定還有強大的支持者,而他們真正的目標必定是借著摧毀南北走私來鏟除北疆所有暗通北虜的叛國者,繼而達到遏制和削弱北虜的目的。

    血雨腥風撲面而來,李孟嘗當然害怕,偏偏這個時候李風雲“請”他來透露只有“圈內人”才知道的秘密,他就愈發害怕了,因為這意味著他走上了背叛之路,不但出賣了南北走私,還出賣了走私路上的許許多多的兄弟朋友。

    =

    =

    =

    <center>

    ...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本站強烈推薦給您以下精彩小說︰

本站所有內容均來源于網友網絡分享與轉載,本站不承擔任何責任!如不認同,請離開本站。

若本站無意中侵犯到您的權益或含有非法內容,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做出回應。

Copyright © 2012∼2018 www.luanhen.com 飄天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5008561號

XML︰1  2  3  4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