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最新入庫全本精品總排行榜  

正文 第一百六十三章 增兵保命脈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作品︰新宋英烈 | 作者︰京華閑人


 熱門推薦: 雪鷹領主 完美世界 武極天下 星河大帝 傲世九重天 我的貼身校花

    <font color=red>筆趣閣</font>已啟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請大家牢記最新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

    作為山後八州中最大、最為核心的城池,穿越團隊武裝控制了大同城的同時,也就等于掌握了山後八州的命門之所在。www.biquge001.com鑒于大同城的重要性,穿越團隊武裝在收復該城後,並未像此前收復儒、媯、武、新等州那樣,將城池繼續交由原來的官吏守衛、治理,而是如當初收復幽州城一般,派遣自家兄弟坐鎮其中,以確保這座大城始終被牢牢的掌握在穿越團隊手中,並藉此將整個山後八州置于自家兄弟的控制之下。率軍留守大同城的是唐潮,他按照出發前制定的計劃,以“飛龍軍”二團六營、保安軍五團全部、騎兵團三營的兩個連,以及一部分炮兵共三千余人駐守大同城。而曾志林和楊新、吳鵬則率領剩下的步兵、騎兵團主力,以及其余的炮兵部隊繼續向西南進發,去收復剩下的那幾處州縣。

    此外,為了不至于兵力過于分散,原本在台東梁看押契丹俘虜的那部分人馬被調了回來,重新回歸各自部隊的指揮。而那些契丹俘虜則被一同押回了大同城,與大同之戰的俘虜一起被關押在城內的舊軍營中,待山後八州收復之後再做處理。soudu.

    不過,就在曾志林等人準備繼續揮兵南下、前往計劃中的下一個目標——應州時,卻被委員會發來的一封電報給攔了下來。委員會在電報中命令他們暫停南下,而是揮師東南,與自金陂關出內長城、由程飛率領的“飛龍軍”第四步兵團全部、“保安軍”第九團、第十團全部及炮兵團一部組成的新集群合兵一處,進攻原本計劃在收復應州後才會成為目標的蔚州——合兵後由曾志林任前線總指揮、楊新任副總指揮。委員會之所以會做出這樣的決定,主要是出于兩方面考慮。一則,此時徐紹安所部已經完成了在幽州城以北各州縣的“宣示”行動,返回了“翔龍堡”及“涼園”大本營,原本擔任守衛大本營和生產基地任務的“飛龍軍”四團和“保安軍”九、十兩個團完全可以抽調出來參加作戰——這三個團除“飛龍軍”四團的十營參加過居庸關對耶律撻烈的戰斗外,其他官兵自幽雲開戰以來還從未參與過任何一場戰斗,此時派他們出征有鍛煉隊伍的考慮。

    二則,蔚州是穿越團隊從北漢向“涼園”運輸黃鐵礦的必經之路——應州境內也有一段路,但主體還是在蔚州。由于黃鐵礦是穿越團隊生產火器的重要原料,所以必須要保證這條運輸線的絕對通暢。在幽雲之戰前,穿越團隊一直是通過大筆銀錢的打點、自己在契丹的官方身份,以及身為北漢重臣的楊業的協助來保障這條運輸線暢通無阻的。雖然一直以來並未出現過什麼嚴重的問題,但這種將自家命脈放在別人手中的情形總是讓人心里感覺不踏實。以前由于實力和地位的限制,穿越團隊就算心里再不踏實,也只能采取這種方法。可如今,情況已然發生了巨大改變,眼看整個幽雲十六州都要置于自家掌控之下,委員會自然希望將這條至關重要的運輸線在北漢之外的部分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

    要牢牢掌握住這條運輸線,就需要穿越團隊武裝在沿途州縣進行駐守——至少要在靈丘與飛孤二城中的一座有駐軍,而不能將其仍交由原有守軍。考慮到曾志林、楊新所部此前已經分兵駐防大同城,再要其分兵只怕會對繼續收復後面的三州之地產生不利影響。因此,經過認真的考慮與計劃,在徐紹安所部返回“涼園”、穿越團隊有足夠實力保證後方大本營及生產基地安全的前委員會決定為曾、楊二人增兵,使其在駐軍蔚州的情況下,仍然有足夠的兵力收復應、寰、朔三州。

    曾志林和楊新二人自然明白這條運輸線對穿越團隊的重要性,因此在收到委員會的電報後,二人沒有任何的異議,當即下令改變進軍方向,調頭東南,直奔蔚州治所靈仙西南三十五里的廣陵縣而去。與此同時,程飛也率部出金陂關,殺向飛狐縣和靈丘縣。

    山後八州中兵力最雄厚、城池最堅固的大同城的陷落及其守將——趙王高勛大敗而逃、不知所蹤的結局,令朔、寰、應、蔚等州的主官和守將心中惶恐不安。其所屬各縣的官吏兵將更是毫無戰心,面對洶洶而來的穿越團隊武裝,根本沒有與之對抗的念頭。因此,無論是曾、楊所部進攻的廣陵縣,還是程飛所部欲佔的飛狐縣、靈丘縣,守軍皆望風而降,兩部人馬均是兵不血刃的收復了三城。

    收復廣陵、飛狐、靈丘後,兩部人馬並未停留,而是稍做補給後便直奔同一個目標——蔚州治所靈仙。應歷九年(顯德六年)陰歷五月二十八午後,曾志林、楊新、吳鵬所部與程飛所部于靈仙城西南會師,並于城南三里外安營扎寨。

    穿越團隊武裝近兩萬大軍——算上隨軍役夫超過三萬人——在自家城下安營,令蔚州忠順軍節度使耶律行美忐忑不已。作為一名契丹高官,他既不會也不可能向城下的那些“幽州叛軍”投降,又不願意像頑抗到底的雲州大同軍節度使、趙王高勛那樣下落不明,活不見人、死不見尸——以高勛手下三萬之眾都守不住高大堅厚的大同城,更何況他手下只有一萬余人馬和一座得多的靈仙城。可若是棄城而逃,一旦天子怪罪下來,自己同樣是“吃不了、兜著走”。一時間,耶律行美是猶豫不決,不知道自己到底該如何應對。

    耶律行美這邊難以抉擇,城下的穿越團隊武裝卻不打算在蔚州城下耗費太多的時間。兩支大軍合兵一處後,曾志林等四兄弟只略一商議,便決定在第二天一早開始攻城,務必在兩天內解決戰斗,以確保出關部隊能在計劃時間內完成收復山後八州的任務,不至影響穿越團隊在後面的行動安排。

    于是,第二天一大早,惶恐了一夜、凌晨時分才昏昏睡去的耶律行美剛剛進入夢鄉沒多久,便被從城南方向傳來的隆隆炮聲給驚醒。意識到屋外傳來的不是雷聲後,耶律行美匆匆穿好衣服,趕到節度府前衙。不等他擊鼓聚將,早有負責防御南面城牆、城門的守將派來的親兵闖進府衙,向其報告“幽州叛軍”已然開始炮轟城牆,隨時都有可能引兵攻城。

    听了南城守軍的報告,耶律行美表面上雖故做鎮定,要南城守將全力守城,並聲稱自己將即刻帶兵增援,內心里卻是惶恐不安、驚疑不定。數天前大同城之戰的結果非常清楚的告訴他,面對擁有極犀利火器的“幽州叛軍”,靠自己這點人馬和這座孤城是根本守不住了的。再加上趙王高勛生死未卜的前車之鑒,最終令這位一直拿不定主意的節度使下定了決心——逃,必須要逃,哪怕回去受皇帝處罰,也好過死于亂軍之中或者被漢人叛軍抓住受辱。

    于是,耶律行美一面煞有介事的召集眾將進行軍議,並向大家下達作戰任務;一面暗中派心腹收拾金銀細軟、準備車馬,安排自己的家眷提前去北城門處等候。待將眾將打發出去備戰之後,耶律行美立即返回後宅,在自己心腹家丁親兵的保護下離開府衙,直奔北城門與自己的家人匯合。而後命守城軍兵打開城門,一溜煙的逃出靈仙城,向北往長城方向而去。

    耶律行美帶著一眾家眷隨從逃跑後,消息很快便傳遍了蔚州全城。原本就對與所謂“幽州叛軍”交戰有所畏懼的蔚州守軍立時軍心大亂、斗志全無。城中的契丹官吏與將領眼見大勢已去,紛紛效仿自己的長官,倉皇棄城而逃。而漢人官吏與將領們則表現得要從容一些,他們在率部象征性的抵抗了一下,算是維護了自己最後的尊嚴後,便打開靈仙城的南門,向尚未開始正式攻城的穿越團隊武裝投降——應歷九年(顯德六年)陰歷五月二十九日上午,穿越團隊武裝收復蔚州治所靈仙城。

    收復蔚州之後,穿越團隊武裝只在城內停留一天,便按照先前的計劃,由吳鵬率“飛龍軍”二團五營、“保安軍”二團五營、九團二十五、二十六營負責留守靈仙城,其他兄弟率軍繼續西進,經廣陵、渾源直趨應州治所金城。

    隨著雲州、蔚州相繼被攻克,應、寰、朔三州的官吏、守將已然成了驚弓之鳥。不等穿越團隊武裝兵臨城下,便早早開始做準備。契丹官吏、將領大多以耶律行美為“榜樣”,一個個護著家眷、帶著細軟往北而逃。漢人官吏、將領則打掃好街道與府衙、維持好城內的治安與秩序、準備好戶籍帳冊,只等穿越團隊武裝前來接收。縱有少數悍勇將領——基本都是契丹將領——有心戰斗到底、以死報國,也很快就被穿越團隊武裝的炮火或者欲降者的暗箭所消滅,根本翻不起什麼波瀾。

    由于契丹官員無心抵抗、漢人官員盡力維持,因此收復三州的過程之中既沒有發生什麼大的戰事,也沒有造成嚴重的混亂與破壞,稱得上是平穩接收。這其中唯一有些麻煩的要算是最後一站的朔州治所鄯陽,其在進行和平交接之前,城內出現了騷亂、發生了一些規模不算大的戰斗。不過,這些騷亂與戰斗基本都是在穿越團隊武裝抵達鄯陽城下之前發生的,穿越團隊武裝只是在城內戰斗的最後階段推進了一下,加快了戰斗結束的速度。

    鄯陽城騷亂的主因是城內的官員、守將們就是降、是戰、還是走發生了分歧,在誰也說服不了誰的情況下,分歧很快就發展成了雙方的武力對抗。至于分歧雙方的組成卻很有意思,因為無論是欲戰者還是欲降者的領頭者都是漢人,只不過欲戰者的陣營中有部分契丹官員和將領,而欲降者的陣營中全部都是漢人——那些既不想和所謂的“幽州叛軍”拼命,又不願意做漢人階下囚的契丹文武官員則早就借各種機會跑掉了。之所以會出現漢人帶頭頑抗、拒絕投降的現象,則是因為這位帶頭者正是那位一直不知去向的雲州大同節度使、趙王高勛——一位自始至終沒有想過要投降的漢人高官。

    在高勛的帶動下,部分視逃跑與投降為最大恥辱的契丹將領以及部分與高勛有舊的漢人將領決定死守鄯陽城,以死報國,以全忠臣之名。而那些意圖投降的漢人官員、將領則一面對高勛虛以委蛇、敷衍搪塞,一面私下聯絡、暗中準備,打算在穿越團隊武裝兵臨城下之時起事,奪取城門,放對方進城。不料事情不密,走漏了消息,被人舉報給了高勛。高勛隨即秘密召集親信部下,準備捉拿一干參與獻城投降陰謀的官員和將領。可富有戲劇性的是,高勛這邊的消息也被泄露了出去。結果,那些密謀投降的官員和將領在短暫的驚慌與惶恐之後很快鎮定了下來,決定改變策略,立即起事,趁著高勛那邊還不知道自己打算抓捕欲投降者的消息已經泄露的機會先下手為強。于是乎,雙方在鄯陽城節度衙署及其附近大打出手。

    盡管獻城派人數眾多,但死戰派憑借個人的悍勇以及據有衙署的有利條件,抵擋住了對方的進攻,雙方斗了一個勢均力敵、旗鼓相當,一時間難分勝負,而整個鄯陽也因此陷入了混亂之中。

    就在雙方僵持不下的時候,穿越團隊武裝的大軍開到了鄯陽城下。城內的獻城派得到消息後,一面加緊進攻,保持住對死戰派的壓迫之勢;一面派出人馬奪取了一座城門,將穿越團隊武裝放進了城。

    隨著穿越團隊武裝的加入,衙署內外的戰斗也很快就見了分曉。一輪不算猛烈的炮擊之後,獻城派的軍兵便成功沖進了衙署之內,這場規模不大的戰斗也在持續了近三個時辰後以死戰派的失敗而宣告結束。

    值得一提的是,上次僥幸從大同城逃脫的高勛這次就沒有那麼好的運氣了。雖然他在穿越團隊武裝進城之後便與朔州節度使一起通過地道逃出了衙署,並成功的跑到了城外。但是很快便被一直在城外游弋的“飛龍軍”騎兵團的一支巡邏隊發現,並最終被生擒活捉,送到了曾志林、楊新和程飛的面前。

    應歷九年(顯德六年)陰歷六月初八,穿越團隊武裝收復鄯陽城。鄯陽城的收復,為幽雲之戰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曾、楊、程三兄弟在鄯陽略做休整並安撫了城中的百姓、安排了投降官員、軍將新的職務後,便率部啟程回返。途中,根據之前的安排與計劃,由程飛代替吳鵬守靈仙,而吳鵬則率“飛龍軍”二團四營、“保安軍”二團六營、十團二十九、三十營駐守穿越團隊黃鐵礦運輸的必經之路,同時也是位于從北漢邊境到飛狐口這段路程中間位置的靈丘縣城,與靈仙的程飛相互配合,保障這條關鍵運輸線的安全。

    應歷九年(顯德六年)陰歷六月十二,正當曾志林、楊新在靈丘城稍做停留,與已經完成和程飛在靈仙城的交接、剛剛趕到這里的吳鵬把酒言歡的時候,一封委員會要求曾、楊二人速返“涼園”,準備參加重要會議的電報被送到了三兄弟的面前。

    (本卷完)

    。

    <font color=red>筆趣閣</font>已啟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請大家牢記最新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本站強烈推薦給您以下精彩小說︰

本站所有內容均來源于網友網絡分享與轉載,本站不承擔任何責任!如不認同,請離開本站。

若本站無意中侵犯到您的權益或含有非法內容,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做出回應。

Copyright © 2012∼2018 www.luanhen.com 飄天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5008561號

XML︰1  2  3  4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