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最新入庫全本精品總排行榜  

第一卷 時代先鋒 第580章 無聲的警告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作品︰1908遠東狂人 | 作者︰丹丘


 熱門推薦: 雪鷹領主 完美世界 武極天下 星河大帝 傲世九重天 我的貼身校花

    <font color=red>筆趣閣</font>已啟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請大家牢記最新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

    院深深,捧蔭幾平宗今遮蔽了陽光,將那間書房很好雕…川渾來,雖然天上驕陽似火,但是書房里的溫度確實不算高,所以也不需要開電風扇。www.biquge001.com

    其實,之所以沒有開電風扇,更多的原因是不想讓風影響到桌上那張宣紙,以免破壞了書法藝術的高雅。

    這里是民國副總統張寥先生的京城需所,現在,正在書房里寫字的人卻不是張副總統,而是一位對國學頗有研究的大師,名叫王國維,至于張副總統,則站在他的身邊。而在集副總統的身後,還站著一人,卻是另一位國學大師羅振玉先生。

    “勸君莫厭尊蕾大,醉倒且拼花底臥。君看今日樹頭花,不是去年枝上朵

    王先生現在寫的卻是一《玉樓春》。雖然遣詞造句很是工整,但是詞中透露出來的那絲哀愁有些讓人搖頭。

    等寫完了這詞,張副總統不由搖頭感慨。

    “伯隅,你最近心情可是不佳啊,不然,怎麼每日所寫的詞總是如此憂愁呢?”

    “你怎知這是憂愁,而不是眾人皆醉我獨醒呢?”

    王國維拿起書桌上的一盞茶,淡淡一笑,這說出來的話卻也叫人深思。

    張寒只能苦笑,說道︰“我知你是心思故國,無以排遣心中郁積。是以心情不佳。不過這話又說回來,大清國治國不行,搞得天怒人怨。最後亡了國,這卻怨不得革命黨,也怨不得立憲派,要怨只能怨滿清的那幫王爺、貝勒不識時務,若是他們肯在庚子年之前就君主立憲,這大清國現在說不定還好好的立著呢,也不會是現在這種樹倒糊稱散的下場。現在共和已立。紛紛擾擾了幾年時間。現在差不多安定下來了,眼看著天下就要大治,伯隅,你也應該往好處看啊。”

    “往好處看?看什麼?歷代改朝換代,都是換湯不換藥,所謂“興。百姓苦;亡,百姓苦。”不過就是你方唱罷我登場而已。這天底下,凡是手握兵權印把子的人。就沒一個好人!革命黨又能怎麼樣?還不是一個鼻子兩個眼楮?所謂“共和”不過就是塊遮羞布罷了,人家真正看重的是手里的權,兜里的錢!”

    你呀,在你看來,誰都不是好人,連我都快成革命黨的幫凶了。”張塞只能苦笑。

    那邊羅振玉先生跟著笑了笑。說道︰“現在伯隅已寫完了字,該我亮一手了。”

    這時,一名僕人走上前來。收起了王先生那幅字,又在書桌上鋪上一張安紙,請羅先生落墨。

    羅振玉也沒怎麼嫁磨。提起筆沾了墨。就在那宣紙上揮灑起來。

    “獨有英雄驅虎豹。更無豪杰怕猛黑。梅花歡喜漫天雪,凍死蒼蠅未足奇。”

    前頭那幾句到也罷了。可是最後那一句,讓一邊的張、王二人都瞪起了眼。

    “叔言,這不是你自己作的吧?”張霧好奇的一問。

    羅振玉很快寫完了字,將毛筆一撂,背著手吟了一遍。然後笑著向張、王二人望了過去。

    “和伯隅剛才的那《玉樓春》相比,這七言詩雖然文筆一般,可是這詩里透出的那股豪情壯志卻是讓人耳目一新的,所謂“革命”不過就是一個豪情壯志,這就是信心所在。二位不妨猜猜,這是誰的作品?”

    張、王二人均是搖頭,沒等羅振玉說出謎底,就听管家來報。

    “老爺,總統府過來一位副官,請羅先生過去總統府一趟,總統有幾句話說。”

    “不去,不去!你告訴那個軍官,就說羅先生正在與友人詩酒相會,沒空搭理那些俗事。”

    一听總統派人來請羅振玉。王國維連連擺手,這讓管家很是為難。

    “老爺,那位副官說了,總統請羅先生過去說話,是有很重要的事情。剛才。副官專門去了趟羅府,得知羅先生在這里做客,于是趕緊過來,看樣子,總統不是請羅先生閑聊的。”管家說道。

    “閑聊?總統現在日理萬機,哪里有空跟人閑聊?副官有沒有說是什麼事情?”

    張寒好奇的追問了一句。確實,現在這書房里的幾位都是真正的“閑人”不然的話也不會在這里吟詩做賦了。

    “莫非是關于農業技術學校的事情?”羅振玉揣測道,過去的兩年里,他一直為總統奔走此事,前段日子已交卸了差事,現在他也是無事一身輕。

    管家回答不上來,張寒只好命他將那名侍從室副官請進書房說話,這仔細一問,才知道。總統之所以專門派副官幕請羅振玉過去說話,並不是為了農業技術學校的事情,而且走了派遣考察隊去敦煌莫高窟考察的事情。

    想想也是,現在京津的區的那幾所農業技術專科學校已經走上正軌,似乎用不著羅征凹計禪心了,作為當初的一個承諾。總統現在請他過去商煌莫高窟的考察事宜,確實也是合情合理。

    “什麼?莫高容古代文化考察趾此話當真?”

    一听此事,王國維頓時精神一振,真正鑽研國學的人現在沒有不知道莫高窟的,前兩年,中樞一直將莫高窟封存起來,所以他也沒有機會去實地考察,只能依靠羅振玉從外國冒險家手里弄到的影印件研究古代文化,但是現在,有一個大好機會擺在眼前,他怎會錯過?

    于是。王先生突然改了主意,對副官開出條件,要麼,他跟羅先生一起到總統府去跟總統商量這個考察隊的事情,要麼,副官一個人回去,跟總統說,羅先生沒空,不去總統府。

    副官無奈,只好打電話向侍從室請示,這麼一級一級報上去,總統居然點了頭,于是,副官就帶著兩個前清遺老離開了副總統窩所,乘了汽車徑往總統府而去。

    總統就在統帥堂接見了這兩位國學大師,廢話也沒多說,批了條子,讓他們自己選擇考察隊隊員。不過領隊卻不是他們,而是另一位對國學小有成就的專家梁啟先生。雖然王、羅二人對此任命很是不以為然,不過為免耽誤行程,兩人居然同意了這個任命,于是拿著條子立刻離開了總統府,生怕別人誤會了什麼似的。

    兩位前清遺老離開總統府之後不久,副總統張塞就匆匆趕到了總統,府,要求面見總統,見了總統的面,直接就詢問這個考察隊的事情。

    張塞想秀明白總統想干什麼,但是作為民國的大總統,以及聯合陣線的腦人物,趙北確實不方便告訴對方他的真實用意,只是激行的說再家需要考察古代文化,以振奮民族精神。

    張寒對于總統的回答不太滿意,他總覺得這里頭有蹊蹺,因為他最近正打算利用聯合陣線的內部矛盾分化這個政治對手的力量,準備在國會里再組建一個反對派政治集團,而這個。集團的成員多數是文化人,其中不少對國學很是痴迷,尤以粱啟為代表,但是就在剛才,當王國維和羅振玉拿著總統批的條子去國會里吆喝一遍之後,幾十名國會議員立即向議長請了長假,報名加入了這個莫高窟文化考察隊,而這些國會議員基本上就是張寥看中的那幫聯合陣線的反叛分子,顯然,一旦他們離開國會。去那遙遠的甘肅敦煌研究國學和古代文化的話,那麼,國民同盟分化聯合陣線的這個企圖就要落空了,至少是推遲了。

    很顯然,總統突然在這個時候對莫高窟的研究開綠燈,這很可能是一個陰謀。

    現在有傳聞,說趙北打算辭去聯合陣線黨魁之職,也正因此,張蔡和國民同盟才會決定利用這個機會分化一部分聯合陣線的力量,但是現在,張寒現趙北的行動又走在了他的前頭。

    這似乎可以證明兩件事︰第一,那個趙北即將辭去聯合陣線黨魁職務的傳聞是真的,為了保證權力過渡的順利,趙北決定搶先下手,來個。調虎離山,分化國民同盟的力量;第二,國民同盟的陰謀可能敗露了,不然總統不可能現在就采取應對措施,這就表明,國民同盟內部也有趙北安插的眼線,或者說內奸,現在國會兩派之間的斗爭確實已日趨激烈化。

    這讓張寒非常擔心,總統的這個舉動本身並不是值得擔心的。只要張寒願意,他隨時可以將那些報名參加考察隊的國會議員挽留下來,但是,考慮到趙北一向的做事風格和行事手段,張寒認為對方肯定留有後招,一旦這一招不管用,或許,總統會采取進一步的激烈行動,以保證聯合陣線對國會的絕對控制。

    聯想到上次汪兆銘遇刺案之後一系列的突事件,張寥突然一陣後怕,他認為自己已看明白了這個考察隊背後的玄機。

    總統之所以這麼安排,這或許就是一個無聲的警告,就像上次的“國民同盟大逮捕事件”一樣,這是提醒國民同盟適可而止,不然,總統下一步所要做的事情恐怕就不是那麼客氣了。

    想到這里。張霧匆匆離開總統府,他決定立即召開國民同盟會議,警告盟員,非常時玄,千萬謹慎,現在這種時候,以觀望為上策,避免上次“國民同盟大逮桔”重演,無論如何也要堅持到下屆總統選舉開始之後,只要國民同盟能夠堅持到那時,那麼,這政局未必不能扳過毛

    雖然這個想法有些天真。不過這恐怕是國民同盟唯一的選擇,或許王國維說得有道理,掌握兵權印把子的人沒有幾個好說話的,政治本身就是建立在暴力基礎之上的。

    院深深,捧蔭幾平宗今遮蔽了陽光,將那間書房很好雕…川渾來,雖然天上驕陽似火,但是書房里的溫度確實不算高,所以也不需要開電風扇。

    其實,之所以沒有開電風扇,更多的原因是不想讓風影響到桌上那張宣紙,以免破壞了書法藝術的高雅。

    這里是民國副總統張寥先生的京城需所,現在,正在書房里寫字的人卻不是張副總統,而是一位對國學頗有研究的大師,名叫王國維,至于張副總統,則站在他的身邊。而在集副總統的身後,還站著一人,卻是另一位國學大師羅振玉先生。

    “勸君莫厭尊蕾大,醉倒且拼花底臥。君看今日樹頭花,不是去年枝上朵

    王先生現在寫的卻是一《玉樓春》。雖然遣詞造句很是工整,但是詞中透露出來的那絲哀愁有些讓人搖頭。

    等寫完了這詞,張副總統不由搖頭感慨。

    “伯隅,你最近心情可是不佳啊,不然,怎麼每日所寫的詞總是如此憂愁呢?”

    “你怎知這是憂愁,而不是眾人皆醉我獨醒呢?”

    王國維拿起書桌上的一盞茶,淡淡一笑,這說出來的話卻也叫人深思。

    張寒只能苦笑,說道︰“我知你是心思故國,無以排遣心中郁積。是以心情不佳。不過這話又說回來,大清國治國不行,搞得天怒人怨。最後亡了國,這卻怨不得革命黨,也怨不得立憲派,要怨只能怨滿清的那幫王爺、貝勒不識時務,若是他們肯在庚子年之前就君主立憲,這大清國現在說不定還好好的立著呢,也不會是現在這種樹倒糊稱散的下場。現在共和已立。紛紛擾擾了幾年時間。現在差不多安定下來了,眼看著天下就要大治,伯隅,你也應該往好處看啊。”

    “往好處看?看什麼?歷代改朝換代,都是換湯不換藥,所謂“興。百姓苦;亡,百姓苦。”不過就是你方唱罷我登場而已。這天底下,凡是手握兵權印把子的人。就沒一個好人!革命黨又能怎麼樣?還不是一個鼻子兩個眼楮?所謂“共和”不過就是塊遮羞布罷了,人家真正看重的是手里的權,兜里的錢!”

    你呀,在你看來,誰都不是好人,連我都快成革命黨的幫凶了。”張塞只能苦笑。

    那邊羅振玉先生跟著笑了笑。說道︰“現在伯隅已寫完了字,該我亮一手了。”

    這時,一名僕人走上前來。收起了王先生那幅字,又在書桌上鋪上一張安紙,請羅先生落墨。

    羅振玉也沒怎麼嫁磨。提起筆沾了墨。就在那宣紙上揮灑起來。

    “獨有英雄驅虎豹。更無豪杰怕猛黑。梅花歡喜漫天雪,凍死蒼蠅未足奇。”

    前頭那幾句到也罷了。可是最後那一句,讓一邊的張、王二人都瞪起了眼。

    “叔言,這不是你自己作的吧?”張霧好奇的一問。

    羅振玉很快寫完了字,將毛筆一撂,背著手吟了一遍。然後笑著向張、王二人望了過去。

    “和伯隅剛才的那《玉樓春》相比,這七言詩雖然文筆一般,可是這詩里透出的那股豪情壯志卻是讓人耳目一新的,所謂“革命”不過就是一個豪情壯志,這就是信心所在。二位不妨猜猜,這是誰的作品?”

    張、王二人均是搖頭,沒等羅振玉說出謎底,就听管家來報。

    “老爺,總統府過來一位副官,請羅先生過去總統府一趟,總統有幾句話說。”

    “不去,不去!你告訴那個軍官,就說羅先生正在與友人詩酒相會,沒空搭理那些俗事。”

    一听總統派人來請羅振玉。王國維連連擺手,這讓管家很是為難。

    “老爺,那位副官說了,總統請羅先生過去說話,是有很重要的事情。剛才。副官專門去了趟羅府,得知羅先生在這里做客,于是趕緊過來,看樣子,總統不是請羅先生閑聊的。”管家說道。

    “閑聊?總統現在日理萬機,哪里有空跟人閑聊?副官有沒有說是什麼事情?”

    張寒好奇的追問了一句。確實,現在這書房里的幾位都是真正的“閑人”不然的話也不會在這里吟詩做賦了。

    “莫非是關于農業技術學校的事情?”羅振玉揣測道,過去的兩年里,他一直為總統奔走此事,前段日子已交卸了差事,現在他也是無事一身輕。

    管家回答不上來,張寒只好命他將那名侍從室副官請進書房說話,這仔細一問,才知道。總統之所以專門派副官幕請羅振玉過去說話,並不是為了農業技術學校的事情,而且走了派遣考察隊去敦煌莫高窟考察的事情。

    想想也是,現在京津的區的那幾所農業技術專科學校已經走上正軌,似乎用不著羅征凹計禪心了,作為當初的一個承諾。總統現在請他過去商煌莫高窟的考察事宜,確實也是合情合理。

    “什麼?莫高容古代文化考察趾此話當真?”

    一听此事,王國維頓時精神一振,真正鑽研國學的人現在沒有不知道莫高窟的,前兩年,中樞一直將莫高窟封存起來,所以他也沒有機會去實地考察,只能依靠羅振玉從外國冒險家手里弄到的影印件研究古代文化,但是現在,有一個大好機會擺在眼前,他怎會錯過?

    于是。王先生突然改了主意,對副官開出條件,要麼,他跟羅先生一起到總統府去跟總統商量這個考察隊的事情,要麼,副官一個人回去,跟總統說,羅先生沒空,不去總統府。

    副官無奈,只好打電話向侍從室請示,這麼一級一級報上去,總統居然點了頭,于是,副官就帶著兩個前清遺老離開了副總統窩所,乘了汽車徑往總統府而去。

    總統就在統帥堂接見了這兩位國學大師,廢話也沒多說,批了條子,讓他們自己選擇考察隊隊員。不過領隊卻不是他們,而是另一位對國學小有成就的專家梁啟先生。雖然王、羅二人對此任命很是不以為然,不過為免耽誤行程,兩人居然同意了這個任命,于是拿著條子立刻離開了總統府,生怕別人誤會了什麼似的。

    兩位前清遺老離開總統府之後不久,副總統張塞就匆匆趕到了總統,府,要求面見總統,見了總統的面,直接就詢問這個考察隊的事情。

    張塞想秀明白總統想干什麼,但是作為民國的大總統,以及聯合陣線的腦人物,趙北確實不方便告訴對方他的真實用意,只是激行的說再家需要考察古代文化,以振奮民族精神。

    張寒對于總統的回答不太滿意,他總覺得這里頭有蹊蹺,因為他最近正打算利用聯合陣線的內部矛盾分化這個政治對手的力量,準備在國會里再組建一個反對派政治集團,而這個。集團的成員多數是文化人,其中不少對國學很是痴迷,尤以粱啟為代表,但是就在剛才,當王國維和羅振玉拿著總統批的條子去國會里吆喝一遍之後,幾十名國會議員立即向議長請了長假,報名加入了這個莫高窟文化考察隊,而這些國會議員基本上就是張寥看中的那幫聯合陣線的反叛分子,顯然,一旦他們離開國會。去那遙遠的甘肅敦煌研究國學和古代文化的話,那麼,國民同盟分化聯合陣線的這個企圖就要落空了,至少是推遲了。

    很顯然,總統突然在這個時候對莫高窟的研究開綠燈,這很可能是一個陰謀。

    現在有傳聞,說趙北打算辭去聯合陣線黨魁之職,也正因此,張蔡和國民同盟才會決定利用這個機會分化一部分聯合陣線的力量,但是現在,張寒現趙北的行動又走在了他的前頭。

    這似乎可以證明兩件事︰第一,那個趙北即將辭去聯合陣線黨魁職務的傳聞是真的,為了保證權力過渡的順利,趙北決定搶先下手,來個。調虎離山,分化國民同盟的力量;第二,國民同盟的陰謀可能敗露了,不然總統不可能現在就采取應對措施,這就表明,國民同盟內部也有趙北安插的眼線,或者說內奸,現在國會兩派之間的斗爭確實已日趨激烈化。

    這讓張寒非常擔心,總統的這個舉動本身並不是值得擔心的。只要張寒願意,他隨時可以將那些報名參加考察隊的國會議員挽留下來,但是,考慮到趙北一向的做事風格和行事手段,張寒認為對方肯定留有後招,一旦這一招不管用,或許,總統會采取進一步的激烈行動,以保證聯合陣線對國會的絕對控制。

    聯想到上次汪兆銘遇刺案之後一系列的突事件,張寥突然一陣後怕,他認為自己已看明白了這個考察隊背後的玄機。

    總統之所以這麼安排,這或許就是一個無聲的警告,就像上次的“國民同盟大逮捕事件”一樣,這是提醒國民同盟適可而止,不然,總統下一步所要做的事情恐怕就不是那麼客氣了。

    想到這里。張霧匆匆離開總統府,他決定立即召開國民同盟會議,警告盟員,非常時玄,千萬謹慎,現在這種時候,以觀望為上策,避免上次“國民同盟大逮桔”重演,無論如何也要堅持到下屆總統選舉開始之後,只要國民同盟能夠堅持到那時,那麼,這政局未必不能扳過毛

    雖然這個想法有些天真。不過這恐怕是國民同盟唯一的選擇,或許王國維說得有道理,掌握兵權印把子的人沒有幾個好說話的,政治本身就是建立在暴力基礎之上的。

    院深深,捧蔭幾平宗今遮蔽了陽光,將那間書房很好雕…川渾來,雖然天上驕陽似火,但是書房里的溫度確實不算高,所以也不需要開電風扇。

    其實,之所以沒有開電風扇,更多的原因是不想讓風影響到桌上那張宣紙,以免破壞了書法藝術的高雅。

    這里是民國副總統張寥先生的京城需所,現在,正在書房里寫字的人卻不是張副總統,而是一位對國學頗有研究的大師,名叫王國維,至于張副總統,則站在他的身邊。而在集副總統的身後,還站著一人,卻是另一位國學大師羅振玉先生。

    “勸君莫厭尊蕾大,醉倒且拼花底臥。君看今日樹頭花,不是去年枝上朵

    王先生現在寫的卻是一《玉樓春》。雖然遣詞造句很是工整,但是詞中透露出來的那絲哀愁有些讓人搖頭。

    等寫完了這詞,張副總統不由搖頭感慨。

    “伯隅,你最近心情可是不佳啊,不然,怎麼每日所寫的詞總是如此憂愁呢?”

    “你怎知這是憂愁,而不是眾人皆醉我獨醒呢?”

    王國維拿起書桌上的一盞茶,淡淡一笑,這說出來的話卻也叫人深思。

    張寒只能苦笑,說道︰“我知你是心思故國,無以排遣心中郁積。是以心情不佳。不過這話又說回來,大清國治國不行,搞得天怒人怨。最後亡了國,這卻怨不得革命黨,也怨不得立憲派,要怨只能怨滿清的那幫王爺、貝勒不識時務,若是他們肯在庚子年之前就君主立憲,這大清國現在說不定還好好的立著呢,也不會是現在這種樹倒糊稱散的下場。現在共和已立。紛紛擾擾了幾年時間。現在差不多安定下來了,眼看著天下就要大治,伯隅,你也應該往好處看啊。”

    “往好處看?看什麼?歷代改朝換代,都是換湯不換藥,所謂“興。百姓苦;亡,百姓苦。”不過就是你方唱罷我登場而已。這天底下,凡是手握兵權印把子的人。就沒一個好人!革命黨又能怎麼樣?還不是一個鼻子兩個眼楮?所謂“共和”不過就是塊遮羞布罷了,人家真正看重的是手里的權,兜里的錢!”

    你呀,在你看來,誰都不是好人,連我都快成革命黨的幫凶了。”張塞只能苦笑。

    那邊羅振玉先生跟著笑了笑。說道︰“現在伯隅已寫完了字,該我亮一手了。”

    這時,一名僕人走上前來。收起了王先生那幅字,又在書桌上鋪上一張安紙,請羅先生落墨。

    羅振玉也沒怎麼嫁磨。提起筆沾了墨。就在那宣紙上揮灑起來。

    “獨有英雄驅虎豹。更無豪杰怕猛黑。梅花歡喜漫天雪,凍死蒼蠅未足奇。”

    前頭那幾句到也罷了。可是最後那一句,讓一邊的張、王二人都瞪起了眼。

    “叔言,這不是你自己作的吧?”張霧好奇的一問。

    羅振玉很快寫完了字,將毛筆一撂,背著手吟了一遍。然後笑著向張、王二人望了過去。

    “和伯隅剛才的那《玉樓春》相比,這七言詩雖然文筆一般,可是這詩里透出的那股豪情壯志卻是讓人耳目一新的,所謂“革命”不過就是一個豪情壯志,這就是信心所在。二位不妨猜猜,這是誰的作品?”

    張、王二人均是搖頭,沒等羅振玉說出謎底,就听管家來報。

    “老爺,總統府過來一位副官,請羅先生過去總統府一趟,總統有幾句話說。”

    “不去,不去!你告訴那個軍官,就說羅先生正在與友人詩酒相會,沒空搭理那些俗事。”

    一听總統派人來請羅振玉。王國維連連擺手,這讓管家很是為難。

    “老爺,那位副官說了,總統請羅先生過去說話,是有很重要的事情。剛才。副官專門去了趟羅府,得知羅先生在這里做客,于是趕緊過來,看樣子,總統不是請羅先生閑聊的。”管家說道。

    “閑聊?總統現在日理萬機,哪里有空跟人閑聊?副官有沒有說是什麼事情?”

    張寒好奇的追問了一句。確實,現在這書房里的幾位都是真正的“閑人”不然的話也不會在這里吟詩做賦了。

    “莫非是關于農業技術學校的事情?”羅振玉揣測道,過去的兩年里,他一直為總統奔走此事,前段日子已交卸了差事,現在他也是無事一身輕。

    管家回答不上來,張寒只好命他將那名侍從室副官請進書房說話,這仔細一問,才知道。總統之所以專門派副官幕請羅振玉過去說話,並不是為了農業技術學校的事情,而且走了派遣考察隊去敦煌莫高窟考察的事情。

    想想也是,現在京津的區的那幾所農業技術專科學校已經走上正軌,似乎用不著羅征凹計禪心了,作為當初的一個承諾。總統現在請他過去商煌莫高窟的考察事宜,確實也是合情合理。

    “什麼?莫高容古代文化考察趾此話當真?”

    一听此事,王國維頓時精神一振,真正鑽研國學的人現在沒有不知道莫高窟的,前兩年,中樞一直將莫高窟封存起來,所以他也沒有機會去實地考察,只能依靠羅振玉從外國冒險家手里弄到的影印件研究古代文化,但是現在,有一個大好機會擺在眼前,他怎會錯過?

    于是。王先生突然改了主意,對副官開出條件,要麼,他跟羅先生一起到總統府去跟總統商量這個考察隊的事情,要麼,副官一個人回去,跟總統說,羅先生沒空,不去總統府。

    副官無奈,只好打電話向侍從室請示,這麼一級一級報上去,總統居然點了頭,于是,副官就帶著兩個前清遺老離開了副總統窩所,乘了汽車徑往總統府而去。

    總統就在統帥堂接見了這兩位國學大師,廢話也沒多說,批了條子,讓他們自己選擇考察隊隊員。不過領隊卻不是他們,而是另一位對國學小有成就的專家梁啟先生。雖然王、羅二人對此任命很是不以為然,不過為免耽誤行程,兩人居然同意了這個任命,于是拿著條子立刻離開了總統府,生怕別人誤會了什麼似的。

    兩位前清遺老離開總統府之後不久,副總統張塞就匆匆趕到了總統,府,要求面見總統,見了總統的面,直接就詢問這個考察隊的事情。

    張塞想秀明白總統想干什麼,但是作為民國的大總統,以及聯合陣線的腦人物,趙北確實不方便告訴對方他的真實用意,只是激行的說再家需要考察古代文化,以振奮民族精神。

    張寒對于總統的回答不太滿意,他總覺得這里頭有蹊蹺,因為他最近正打算利用聯合陣線的內部矛盾分化這個政治對手的力量,準備在國會里再組建一個反對派政治集團,而這個。集團的成員多數是文化人,其中不少對國學很是痴迷,尤以粱啟為代表,但是就在剛才,當王國維和羅振玉拿著總統批的條子去國會里吆喝一遍之後,幾十名國會議員立即向議長請了長假,報名加入了這個莫高窟文化考察隊,而這些國會議員基本上就是張寥看中的那幫聯合陣線的反叛分子,顯然,一旦他們離開國會。去那遙遠的甘肅敦煌研究國學和古代文化的話,那麼,國民同盟分化聯合陣線的這個企圖就要落空了,至少是推遲了。

    很顯然,總統突然在這個時候對莫高窟的研究開綠燈,這很可能是一個陰謀。

    現在有傳聞,說趙北打算辭去聯合陣線黨魁之職,也正因此,張蔡和國民同盟才會決定利用這個機會分化一部分聯合陣線的力量,但是現在,張寒現趙北的行動又走在了他的前頭。

    這似乎可以證明兩件事︰第一,那個趙北即將辭去聯合陣線黨魁職務的傳聞是真的,為了保證權力過渡的順利,趙北決定搶先下手,來個。調虎離山,分化國民同盟的力量;第二,國民同盟的陰謀可能敗露了,不然總統不可能現在就采取應對措施,這就表明,國民同盟內部也有趙北安插的眼線,或者說內奸,現在國會兩派之間的斗爭確實已日趨激烈化。

    這讓張寒非常擔心,總統的這個舉動本身並不是值得擔心的。只要張寒願意,他隨時可以將那些報名參加考察隊的國會議員挽留下來,但是,考慮到趙北一向的做事風格和行事手段,張寒認為對方肯定留有後招,一旦這一招不管用,或許,總統會采取進一步的激烈行動,以保證聯合陣線對國會的絕對控制。

    聯想到上次汪兆銘遇刺案之後一系列的突事件,張寥突然一陣後怕,他認為自己已看明白了這個考察隊背後的玄機。

    總統之所以這麼安排,這或許就是一個無聲的警告,就像上次的“國民同盟大逮捕事件”一樣,這是提醒國民同盟適可而止,不然,總統下一步所要做的事情恐怕就不是那麼客氣了。

    想到這里。張霧匆匆離開總統府,他決定立即召開國民同盟會議,警告盟員,非常時玄,千萬謹慎,現在這種時候,以觀望為上策,避免上次“國民同盟大逮桔”重演,無論如何也要堅持到下屆總統選舉開始之後,只要國民同盟能夠堅持到那時,那麼,這政局未必不能扳過毛

    雖然這個想法有些天真。不過這恐怕是國民同盟唯一的選擇,或許王國維說得有道理,掌握兵權印把子的人沒有幾個好說話的,政治本身就是建立在暴力基礎之上的。

    <font color=red>筆趣閣</font>已啟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請大家牢記最新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本站強烈推薦給您以下精彩小說︰

本站所有內容均來源于網友網絡分享與轉載,本站不承擔任何責任!如不認同,請離開本站。

若本站無意中侵犯到您的權益或含有非法內容,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做出回應。

Copyright © 2012∼2018 www.luanhen.com 飄天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5008561號

XML︰1  2  3  4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