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最新入庫全本精品總排行榜  

正文 (轉)藍田鄉約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作品︰岳飛之血戰中原 | 作者︰中原布衣


 熱門推薦: 雪鷹領主 完美世界 武極天下 星河大帝 傲世九重天 我的貼身校花

    <font color=red>筆趣閣</font>已啟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請大家牢記最新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

    德業相勵

    德謂見善必行,聞過必改,能治其身,能治其家,能事父兄,能教子弟,能御僮僕,能肅政教,能事長上,能睦親故,能擇交游,能守廉介,能廣施惠,能受寄托,能救患難,能導人為善,能規人過失,能為人謀事,能為眾集事,能解?爭,能決是非,能興利除害,能居官舉職。www.biquge001.com

    業謂居家則事父兄,教子弟,待妻妾,在外則事長上,接明友,教後生,御僮僕。至于讀書治田,營家濟物,畏法令,謹租賦,如禮樂射御書數之類,皆可為之。非此之類,皆為無益。

    右件德業,同約之人各自進修,互相勸勉。會集之日,相與推舉其能者,書于籍,以警勵其不能者。

    過失相規

    過失,謂犯義之過六,犯約之過四,不修之過五。

    犯義之過,一曰酗博?訟,(訟謂告人罪惡,意在害人,誣賴爭訴,得已不已者。若事干負累,及為人侵損而訴之者,非。)二曰行止逾違,(逾禮、違法眾惡皆是。)三曰行不恭遜,(悔慢齒德者,持人短長者,恃強陵人者,知過不改、聞諫愈甚者。)四曰言不忠信,(或為人謀事,陷人于惡;或與人要約,退即背之;或妄說事端,熒或眾听者。)五曰造言誣毀,(誣人過惡,以無為有,以小為大,或作嘲詠匿名文書,及發揚人之私隱,及喜談人之舊過者。)六曰營私太甚。(與人交易,傷于掊克者;專務進取,不恤余事者;無故而好干求假貸者;受人寄托而有所欺者。)

    犯約之過,一曰德業不相勵,二曰過失不相規,三曰禮俗不相成,四曰患難不相恤。

    不修之過,一曰交非其人,(所交不限士庶,但凶惡及游惰無行,眾所不齒者。不得已而暫往還者,非。二曰游戲怠惰,三曰動作無儀,(謂進退太疏野及不恭者,不當言而進言及當言而不言者,衣冠太華飾及全不完整者,不衣冠而入街市者。)四曰臨事不恪,(正事廢忘,期會後時,臨事怠惰者。)五曰用度不節。

    右件過失,同約之人各自省察,互相規戒,小則密規之,大則眾戒之。不听,則會集之日,值月以告于約正,約正以義理誨諭之。謝過請改,則書于籍以俟。其爭辯不服與終不能改者,皆听其出約。

    禮俗相交

    禮俗之交,一曰尊幼輩行,二曰造請拜揖,三曰請召送迎,四曰慶吊贈遺。

    尊幼輩行,凡五等,曰尊者,(謂長于己二十歲以上,在父行者。)曰長者,(謂長于己十歲以上,在兄行者。)曰敵者,(謂年上下不滿十歲者,長者為稍長,少者為稍少。)曰少者,(謂少于己十歲以下者。)曰幼者。謂少于己二十歲以下者。)

    造請拜揖,凡三條,曰︰凡少者幼者于尊者長者,歲首、冬至、四孟月朔辭見賀謝,皆為禮見。(皆具門狀,用?頭、公服、腰帶、?笏。無官具名紙,用?頭、衫、腰帶、系鞋。唯四孟通用帽子、皂衫、腰帶,凡當行禮而有恙故,皆先使人白之。或遇雨雪,則尊長先使人諭止來者。)此外侯問起居,質疑白事,及赴請召,皆為燕見。(深衣、涼衫皆可,尊長令免即去之。)尊者受謁不報。(歲首、冬至,具己名子,令子弟報之,如其服。)長者歲首、冬至具子報之,如其服,余令子弟以己名子代行。凡敵者,歲首、冬至辭見賀謝,相往還。(門狀、名紙同上,唯止服帽子。)凡尊者長者無事而至少者幼者之家,唯所服。(深衣、涼衫、道服、背子可也。敵者燕見亦然。)曰︰凡見尊者長者,門外下馬,俟于外次,乃通名。(凡往見人,入門必問主人食否,有他客否,有他干否。度無所妨,乃命展刺。有妨,則少侯,或且退。後皆放此。)主人使將命者先出迎客,客趨入,至廡間。主人出降級,客趨進,主人揖之升堂,禮見四拜而後坐,燕見不拜。(旅見則旅拜,少者,幼者自為一列。幼者拜則跪而扶之,少者拜則跪扶而答半。若尊者長者齒德殊絕,則少者幼者堅請納拜。尊者許則立而受之,長者許則跪而扶之。拜訖,則揖而退。主人命之坐,則致謝訖,揖而坐。)退,(凡相見,主人語終不更端,則告退。或主人有倦色,或方干事而有所俟者,皆告告退可也。)則主人送于廡下。若命之上馬,則三辭。許則揖而退,出大門乃上馬;不許,則從其命。凡見敵者,門外下馬,使人通名,俟于廡下或廳側。禮見則再拜。(稍少者先拜,旅見則特拜。)退,則主人請就階上馬。(徒行則主人送于門外。)凡少者以下,則先遣人通名。主人具衣冠以俟,客入門下馬,則趨出,迎揖升堂。來報禮,則再拜謝。(客止之則止。)退,則就階上馬。(客徒行,則迎于大門之外。送亦如之,仍隨其行數步,揖之則止,望其行遠乃入。)曰︰凡遇尊長于道,皆徒行,則趨進揖。尊長與之言則對,否則立于道側以俟。尊長已過,乃揖而行。或皆乘馬,于尊者則?避之;于長者則立馬道側揖之,俟過,乃揖而行。若己徒行而尊長乘馬,則?避之。(凡徒行遇所識乘馬者,皆放此。)若己乘馬而尊長徒行,望見則下馬前揖,已避亦然。過既遠,乃上馬。若尊長令上馬,則固辭。遇敵者,皆乘馬,則分道相揖而過。彼徒行而不及避,則下馬揖之,過則上馬。遇少者以下,皆乘馬,彼不及避,則揖之而過。彼徒行不及避,則下馬揖之。(于幼者則不必下可也。)

    請召送迎,凡四條,曰︰凡請尊長飲食,親往投書。(禮薄則不必書。專召他客則不可兼召尊長。)既來赴,明日親往謝之。召敵者以書柬,明日交使相謝。召少者用客目,明日客親往謝。曰︰凡聚會皆鄉人,皆坐以齒。(非士類則不然。)若有親,則必序。若有他客,有爵者則坐以爵。(不相妨者坐以齒。)若有異爵者,雖鄉人亦不以齒。(異爵謂命士、大夫以上,今升朝官是。)若特請召,或迎勞出餞,皆以專召者為上客。如婚禮,則姻家為上客,皆不以齒爵為序。曰︰凡燕集初坐,別設卓子于兩楹間,置大杯于其上。主人降席立于卓東,西向;上客亦降席立于卓西,東向。主人取杯親洗,上客辭。主人置杯卓子上。親執酒甚斟之,以器授執事者,遂執杯以獻上客。上客受之,復置卓子上。主人西向再拜,上客東向再拜,興,取酒東向跪祭,遂飲,以杯授贊者,遂拜,主人答拜。(若少者以下為客,飲畢而拜,則主人跪受如常。)上客酢主人如前儀,主人乃獻眾賓如前儀,唯獻酒不拜。(若眾賓中有齒爵者,則特獻如上客之儀,不酢。)若昏會,姻家為上客,則雖少亦答其拜。曰︰凡有遠出遠歸者,則迎送之。少者幼者不過五里,敵者不過三里,各期會于一處,拜揖如禮,有飲食則就飲食之。少者以下俟其既歸,又至其家省之。

    慶吊贈遺,凡四條,曰︰凡同約有吉事則慶之,(冠子、生子、預薦、登科、進官之屬,皆可賀,婚禮雖曰不賀,然《禮》亦曰「賀娶妻」者,蓋但以物助其賓客之費而已。)有凶事則吊之。(喪葬、水火之類。)每家只家長一人,與同約者俱往,其書問亦如之。若家長有故,或與所慶吊者不相接,則其次者當之。曰︰凡慶禮如常儀,有贈物。(用幣帛、酒食、果實之屬,眾議量力定數,多不過三五千,少至一二百。如情分厚薄不同,則從其厚薄。)或其家力有不足,則同約為之借助器用,及為營干。凡吊禮,聞其初喪,(聞葬同。)未易服,則率同約者深衣而往哭吊之,凡吊尊者,則為首者致辭而旅拜。敵以下則不拜。主人拜則答之,少者以下則扶之。不識生者則不吊,不識死者則不哭。)且助其凡百經營之事。主人既成服,則相率素?頭。素衫、素帶,(皆用白生紗絹為之。)具酒果食物而往奠之。(死者是敵以上則拜而奠,以下則奠而不拜。主人不易服,則亦不易服。主人不哭,則亦不哭。情重則雖主人不變不哭,亦變而哭之。賻禮用錢帛,眾議其數,如慶禮。及葬,又相率致。俟發引,則素服而送之。(如賻禮,或以酒食犒其役夫,及為之干事。)及卒哭及小祥及大祥,皆常服吊之。曰︰凡喪家不可具酒食衣服以待吊客,吊客亦不可受。曰︰凡聞所知之喪,或遠不能往,則遣使致奠,就外次,衣吊服,再拜,哭而送之。(惟至親篤友為然。)過期年,則不可。情重,則哭其墓。

    右禮俗相交之事,值月主之,有期日者為之期日,當糾集者督其違慢。凡不如約者,以告于約正而詰之,且書于籍。

    患難相恤

    患難之事七,一曰水火,(小則遣人救之,甚則親往,多率人救,且吊之。)二曰盜賊,(近者同力追捕,有力者為告之官司。其家貧,則為之助出募賞。三曰疾病,(小則遣人問之,甚則為訪醫藥。貧則助其養疾之資。)四曰死喪,關人則助其干辨,乏財則贈賻借貸。)五曰孤弱,(孤遺無依者,若能自贍,則為之區處,稽其出內,或聞于官司,或擇人教之,及為求婚姻。貧者,協力濟之,無令失所。若有侵欺之者,眾人力為之辦理。若稍長而放逸不檢,亦防察約束之,無令陷于不義。)六曰誣枉,(有為人誣枉過惡,不能自伸者,勢可以聞于官府則為言之,有方略可以救解則為解之。或其家因而失所者,眾共以財濟之。七曰貧乏。有安貧守分而生計大不足者,眾以財濟之,或為之假貸置產,以歲月償之。

    右患難相恤之事。凡有當救恤者,其家告于約正,急則同約之近者為之告,約正命值月?告之,且為之糾集而繩督之。凡同約者,財物,器用、車馬、人僕皆有無相假。若不急之用,及有所妨者,則不必借。可借而不借,及逾期不還,及損壞借物者,論如犯約之過,書于籍。鄰里或有緩急,雖非同約而先聞知者,亦當救助。或不能救助,則為之告于同約而謀之。有能如此,則亦書其善于籍,以告鄉人。

    藍田鄉約。鄉約是一種鄉里公約地意思,內容是在日常生活禮儀規範,鄉人互助條列,互相勸善戒惡規誡,目的是為了使風俗淳厚。這本藍田鄉約被喻為中國第一鄉約。它是由呂大防的哥哥呂大鈞編撰地。

    藍田鄉約。

    鄉約是一種鄉里公約地意思,內容是在日常生活禮儀規範,鄉人互助條列,互相勸善戒惡規誡,目的是為了使風俗淳厚。

    這本藍田鄉約被喻為中國第一鄉約。它是由呂大防的哥哥呂大鈞編撰地。在宋代以前,周禮的一些親民儀式只深入到縣級單位,而且是由官府組織地。到了宋代。這些親民措施短暫地深入到鄉間,就是由呂氏兄弟倡導的。

    為了讓鄉規民約易于實行,並能夠持久,呂氏兄弟建立了相應的組織。推舉約正主持其事,大家輪流擔任值月。定期聚會。記錄並賞罰善行惡行。這是民間發起的自治。由鄉民自願參。來者亦不拒,去者不追。

    這本書記錄了鄉民間的一些習慣。按現在的說法就是“自然法”或“習慣法”,其中最初的部分也就是宋代的“宗法”。

    這才是宗法,真正地宗法!以前所謂的那些宗法都是垃圾,婦女沒有財產權,宗族內小輩們沒有私權的東東,竟然被說成是宗法?!哪玩意怎麼看怎麼像胡人的原始部落酋長制,編這種瞎話的人一定沒有看過《藍田鄉約》----當然,他也許看過藍田鄉約,但奉欽命,特地出來蒙人的。

    拿部落酋長制來蒙騙世人,然後要求漢人用漢語承認這東西是漢人的,並批判它多麼丑惡----人世間顛倒黑白的事情莫過于此。

    崖山之後無中華並不可怕,可怕地是故意告訴你一種別樣的中華、告訴你崖山之前的中華跟他們編的一樣。

    我們失去了中華,連中華的本來面目都失去了!

    <font color=red>筆趣閣</font>已啟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請大家牢記最新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本站強烈推薦給您以下精彩小說︰

本站所有內容均來源于網友網絡分享與轉載,本站不承擔任何責任!如不認同,請離開本站。

若本站無意中侵犯到您的權益或含有非法內容,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做出回應。

Copyright © 2012∼2018 www.luanhen.com 飄天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5008561號

XML︰1  2  3  4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