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最新入庫全本精品總排行榜  

第一卷 戰龍在野 第三百六十六章 【按 劍】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作品︰獵擊三國 | 作者︰寇十五郎


 熱門推薦: 雪鷹領主 完美世界 武極天下 星河大帝 傲世九重天 我的貼身校花

    <font color=red>筆趣閣</font>已啟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請大家牢記最新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

    (感謝大盟!謝謝趙無恤2014、ufgw、6聖劍的火槍、cowbay123、雪雲韜、h之、劍俠飛天)

    ~~~~~~~~~~~~~~~~~~~~~~~~~~~~~~~~~~~~~~~~~~~~~~~~~~~~~~

    建安四年末,袁術發文召告天下,自削帝號,上表請罪。www.biquge001.com↑小,x.謝罪表中自承喪心病狂,僭號天子,罪在不赦,願自縛上雒向天子請罪。然罹患重疾,沉痾難起,無法親自面君領罪,故由嫡長子袁耀奉玉璽代父赴京,負荊請罪。

    袁術發出這條公告,獲得上至朝廷,下至荊南諸侯一致好評與歡迎。不過,歡迎歸歡迎,這等政治污漬,一旦沾上,永遠別想清洗干淨。所以,袁術雖然補了牢,但所亡之羊(名聲),已一去不復返。

    曹操仿佛沒听到袁術的公告似的,繼續圍困下蔡。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春,一支由曹軍大將夏侯淵率領的千余騎兵,突然出現于江夏的西陽,旋即殺入袁術的後方廬江,引起袁軍大亂。

    袁術驚怒交集,怎都想不到,曹操會從劉表的地盤抄他的後路。此時廬江的兵力非常空虛,根本攔不住夏侯淵的騎兵。

    夏侯淵指揮千騎,三日四百里,跋山涉水,一路向北,劍指壽春。

    袁術的下蔡防守動搖,同時第二道防線當涂、西曲陽、陰陵三地守軍奉命急派大軍回援。不料三地大軍剛離開,早已蓄勢待發的曹洪指揮三千步卒,星夜渡江,一舉攻克當涂,進逼西曲陽。一旦西曲陽陷落,下蔡的後路、糧道均將被截斷。

    夏侯淵長途奔襲,似實而虛,打亂了袁軍部署;而真正的後手則是曹洪。趁敵混亂,顧此失彼,直接撕破袁術的側翼防線,重演第一次淮南之戰的一幕。不過,上一次是曹洪孤軍奮戰,最終功虧一簣。這回可不同了,三面合擊,袁術的樂子大了。

    二月,袁術下令放棄下蔡,將近萬兵馬全部撤回淮南。分別進駐壽春與西曲陽。

    二月下旬,曹操、關羽、胡車兒等三部聯軍攻佔下蔡,旋即渡過淮水,與曹洪、夏侯淵于壽春北會師。

    袁術的末日即將來臨。

    當天下所有目光都在盯著這場滅袁之戰時,數千里外的雒陽,大將軍府,馬悍卻在看著手頭一分與淮南之戰無關的資料。

    這是一份關于江東孫策的詳細資料,涵蓋了此人從興平元年舉兵,奮戰五載。以小搏大、由弱變強的征戰史。

    興平元年(公元194年),孫策帶著數百人去見袁術,從袁術手里討還其父孫堅舊部一千余人。時太傅馬日持節安撫關東,在壽春以禮征召孫策。並表奏朝廷任命孫策為懷義校尉,使孫策成為朝廷正式經制高級將領。

    彼時袁術正與揚州的劉繇互攻,這讓孫策找到了自己興起的突破口——江東。于是求見袁術,道︰“我家舊日對江東人多有恩義。我願帶兵去幫助舅父(吳景)征伐橫江。橫江攻克之後,我還可在當地召募士卒,大概能召募三萬人。那時。我再率領他們助您平定天下,謀成大業。”

    袁術並不覺得孫策這點人馬能有什麼大作為,覺得有這小子去攪攪局也不錯,于是同意了。

    就憑著這點東挪西湊的人馬,孫策開始了他的傳奇創業之路。

    孫策一路向東,因有當時無論兵力還是糧秣都非常充足的袁術的支持,沿途招兵買馬,隊伍不斷壯大,到吳景的駐地歷陽時,已有五六千人。其後又有周瑜率兵攜糧前來會合,這對三國最佳基友拍檔就此登上歷史舞台。

    得道多助的孫策,氣勢如虹,率部渡江,進擊橫江、當利,相繼攻克之。劉繇的部將樊能、張英接連戰敗。

    次年,孫策從歷陽渡江,擊敗牛渚營的劉繇,盡得其輜重糧秣,勢力大振。

    其後孫策攻秣陵,斬薛禮,擊樊能,擒于麋,所向皆破,莫敢當其鋒。

    最後,孫策于曲阿與劉繇決戰,再次將其擊敗,由是奪取孫氏宗族之地——吳郡。自此,孫策之名威震江東。

    一連串輝煌的勝利,以至袁術也不得不嘆息︰“使術有子如孫郎,死復何恨!”

    建安元年,孫策繼續攻略江東各地,先破會稽太守王朗,再敗嚴白虎,其勢更熾,時人目之“小霸王”。

    建安二年,袁術稱帝,孫策初時不置可否,後見天下俱反對,于是立馬與之劃清界限。其後再無制約的孫策再接再厲,先後擊敗祖郎、熬死劉繇,盡收其部眾。

    至建安四年,孫策已擁有丹陽、吳郡、會稽三郡,據揚州之半。但由于此時空袁術遲遲未死,孫策無法擊劉勛、破黃祖、降華歆,所以廬江、江夏、豫章三郡未能入手。比起另一個時空的小霸王,聲勢弱了不少。

    “好一個小霸王啊!”馬悍拍著案上的資料,頗為感慨。

    負責司隸、三輔地區鷹眼的賈詡亦不由贊道︰“此子年歲、經歷、武勇、善戰,俱與主公頗為肖似,假以時日,必成江東之霸。”

    馬悍想想,還真是這樣。其實賈詡還說漏了一個相似點,別看孫策所佔地盤不過三郡,但其麾下人才濟濟,比起當初的遼東霸主馬悍,有過之而無不及。

    孫策此時麾下有多少名臣猛將呢?馬悍手里有一份詳細名單︰周瑜、孫權、程普、韓當、黃蓋、祖茂、凌操、周泰、蔣欽、宋謙、董襲、陳武、呂蒙、潘璋、呂範、孫河、孫賁、張、張昭、吳景、朱治、孫靜、賀齊、虞翻……全是響當當的人物啊!

    馬悍看得連連搖頭,感嘆不已,這陣容,足以趕上已佔領大漢江山三分之一有余的自己了,當真是唯楚有才,于斯為盛。就沖著這些人才,淮南、江東,都必須拿下。

    這份名單是賈詡通過鷹眼收集而來,提交給馬悍的,而他之所以忽視這個相似點,原因很簡單,這份名單上的許多人,在建安四年,其能力尚未體現出來,多為無名之輩。除了馬悍這位後來者,即便以賈詡這樣的識人大能,也無法預知他們未來的成就。

    馬悍合上名單,目注賈詡︰“文和以為孫伯符是否如張子綱所言,對大漢一片忠心。”

    張子綱就是張,最早加入東吳集團的元老。他被孫策派到雒陽,任職侍御史,發揮他的影響力,結交朝中大臣,宣揚孫策在江東的功績,並表達對漢室的忠心。

    賈詡神色淡淡,卻一針見血︰“這天下諸侯,人人俱說自己忠于漢室,但天子若當真發一道指令,令其入朝,其軍隊領地由朝廷派人接手,且看有誰會甘心俯首。”

    馬悍哈哈大笑,指著賈詡連連搖頭,感慨道︰“人心私欲,誰甘舍棄?權力這個東西,一旦拿起,哪怕累死也不會放下……”

    馬悍最後伸了個懶腰︰“也罷,孫郎、周郎,且看誰是寇,誰是王。”

    ……

    當馬悍在感慨時,很玄妙的是,數千里外,他所感慨的對象——孫策,正在老家吳郡烏程,與周瑜、孫權兩個最親近的兄弟,在侯府(孫策襲父爵烏程侯)後院,也正討論他來著。

    此刻一襲白袍,頭戴綸巾,面如冠玉,俊秀如處子的周瑜,正心有靈犀說出一句幾乎與賈詡一模一樣的話︰“當朝這位大將軍,其人崛起堪稱傳奇,且年歲、經歷、武勇、善戰,俱與伯符頗為肖似,倒也有趣。”

    模樣與周瑜一般俊美,只是臉型為國字,多了幾分英氣的孫策也嘖了幾下嘴,嘿聲道︰“惜乎緣慳一面,若有機會,真想領教一下這位‘遼東天駒’被傳得神乎其神的馳射與騎戰之技。”

    時年不滿十七歲的孫權,長相與兄長完全不同,算不上英俊,只能說五官端正。比較有特點的是他的眼珠顏色很淺,在陽光照射下透著一種淡淡的綠意。此時這雙淡碧色的眼楮流露出一抹擔憂︰“據聞馬驚龍非但用兵如神,更曾與多員悍將斗將,尤其是與呂布泗水決斗,威震兩淮。兄長,不可輕視啊。”

    孫策雙拳緊握,一副恨不逢時的樣子︰“若某在場,決不會是平局。”

    周瑜收起輕松之態,鄭重道︰“伯符有割據江東之心,此人有制霸天下之志,他日或有相遇之時,伯符切記不可與之爭斗。”

    孫策擰眉不悅,正要質問。

    周瑜不緊不慢道︰“可記得張子綱臨別之言否?”

    孫策語塞。

    張是孫策起兵之初,求爺爺告奶奶才請來的一尊大神,一向對其敬重有加,但有諫言,無有不從。那麼張臨去雒陽前,對孫策說了什麼呢?

    “夫主將乃籌謨之所自出,三軍之所系命也,不宜輕脫,自敵小寇。願麾下重天授之姿,副四海之望,無令國內上下危懼。”這就是張臨別前語重心長的勸誡,仿佛預見了孫策的命運。

    孫策遂不再提此事,轉而問道︰“如今馬悍平定河北,鎮撫河東,又于鉅野澤大肆操練水軍,南指之意,昭然若揭。我等當如何應對?”

    周瑜伸出兩根手指,胸有成竹︰“一件事,兩個字。”

    這會孫權忍不住搶先問︰“什麼?”

    “聯合。”(未完待續。。)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本站強烈推薦給您以下精彩小說︰

本站所有內容均來源于網友網絡分享與轉載,本站不承擔任何責任!如不認同,請離開本站。

若本站無意中侵犯到您的權益或含有非法內容,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做出回應。

Copyright © 2012∼2018 www.luanhen.com 飄天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5008561號

XML︰1  2  3  4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