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最新入庫全本精品總排行榜  

正文 出兵後蜀篇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作品︰從陳橋到崖山 | 作者︰夢中宋韻55


 熱門推薦: 雪鷹領主 完美世界 武極天下 星河大帝 傲世九重天 我的貼身校花

    <font color=red>筆趣閣</font>已啟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請大家牢記最新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

    現在的蜀國是十國中的後蜀。www.biquge001.com王建的前蜀傳了2代18年。925年,李繼岌、郭崇韜的後唐大軍一到,後主王衍就開城投降了。降表是一叫李昊的人所寫。郭崇韜被害後,朝廷就派了孟知祥做西川節度使,董璋做東川節度使。後來孟知祥在932年滅掉董璋,佔有兩川。次年,唐明宗封他為蜀王。再次年,唐明宗駕崩,孟知祥天高從厚遠,給唐閔帝李從厚上了一道表︰我準備自己關門做後蜀皇帝了。但他只做了半年皇帝,就去見他的舅姥爺唐明宗了。三子孟昶于是成了後蜀的後主。巴蜀之地在中國歷史中真是一妖異的存在,我總結有如下特點︰1只要全國分裂,蜀地定會出現一割據政權;2割據蜀地的政權不會超過兩代;3歷代去平蜀的將領基本沒有好下場。而孟昶和即將上場的王全斌也沒有逃出我的這一結論。此時孟昶身邊的諸葛亮是一叫王昭遠的人。

    王昭遠少時貧苦,是個孤兒,13歲那年跟了一和尚混飯吃。而在一次跟師父到孟知祥家里化齋時被孟看上了,留在府內,陪太子爺孟昶讀書。這可是個前途光明的出路。孟昶當上皇帝,清除舊臣之後,王昭遠便成為孟昶身邊最信任的人。可他滿足了嗎?沒!官做得再大,可他的出身,他的過去永遠改變不了,他仍還是孤兒。以前跟著和尚混過,是孟昶一小跟班這些舊事永遠都蒙不過去。此人有什麼能耐居高堂,定國策?王昭遠走在路上都能感覺有人在他背後指指點點,八卦他的寒酸史。有人甚至不用在背後說,孟昶老娘李太後就直接說“王昭遠出身微賤,不過是你當年讀書的伴僮。在軍中又有什麼威信?土兵哪有一個服他”王昭遠憤怒郁悶,你們憑什麼看不起我,不就因我運氣不好,沒撈個好出身嘛?可這是我的錯嗎?父母死得早,怪得著我嗎?且我沒有才,不知兵事嗎?多少個深夜油燈之下,我可是把兵書翻爛。排兵布陣之法在心中早就演練了千百回。可誰讓蜀國這麼安定了,讓我一直英雄無用武之地呢。

    王昭遠心里憋了口氣。輕視我的人,你們等著瞧,總有一天要讓你們知道︰我王昭遠的偶像就是那天下奇才諸葛亮。而我能有今天,絕不只憑著與皇上的關系,更不是因奉承拍馬得來。我是有真材實干的。你們不是說亂世出英雄嗎?我就要讓這世道亂一亂,讓我這顆金子在烈火中檢驗,發出耀眼光芒!

    而眼下機會來了。大宋取下荊湘,只怕馬上就要對蜀國動手。王昭遠激動萬分,自己等的就是這一天啊。今天是自己學以致用,大展其才的機會了。我要做真正的諸葛亮!要出川北伐,平定中原!

    所以蜀國,不能降!

    我們理解王昭遠,他不過是挾天子以證其才,持百姓以求其功罷了。但一個人行不行,總要讓人家拉出來溜溜看。再說如王昭遠真能擊退宋兵,保得孟氏天下,對他主子來說也未嘗不是件好事。于是孟昶同意了,決定與趙匡胤真刀真槍干上一仗。

    可孟昶也知以蜀一國之力與勢頭正猛的趙匡胤去打,勝算實不多。自然也要找些助拳。這也不難,宋朝目前已四方開火,八面樹敵了。可當年南唐在淮南之戰敗得太徹底,讓孟昶很是看不起,且听說南唐新上來的皇帝也是個文人,文人輕視文人,文人皇帝更是鄙視文人皇帝。孟昶直接忽略南唐,數來數去,也只有北方人有資格與他同舟共沉。而王昭遠兵書也沒白讀,在張廷偉的建議下為孟昶獻上一計“遣使通好北漢,令其發後南下。我即出黃花、子午谷。中原表里受敵,則關右之地,可撫而有之”

    964年10月的一天清晨,孫遇、趙彥韜、楊蠲3人出了成都城,直奔北方而去。一路上,他們是喬裝改扮,寡言少語,神情凝重,見黑打尖,聞雞起行。他們是奉了皇上旨意,听了王諸葛的安排,前去聯絡北漢皇帝劉承鈞的。

    三人行必有懷鬼胎者。眼下他們已到了敵人心髒汴梁城。他們帶著全身的疲倦上了床。不過一會,鼾聲此起彼伏。他們都睡著了?有一人沒!這人鼾聲比誰都響,可頻繁的翻身出賣了他。他等了許久,確認兩位同伙已進入夢鄉,就悄悄起身,躡手躡腳走到一個人床前,用手摸索半天終于摸到一球狀東西。這一刻,皎潔月光照亮了他陰暗的臉。他小心翼翼將球狀東西收進自己袋里。然後輕聲出了門。這個半夜三更不睡覺的家伙是趙彥韜。他成功將那封蠟丸密信從孫遇懷中送到了趙匡胤面前。

    孫遇有沒有投降的心?也許有吧,不然條條大路通太原,他為什麼要引著一伙人經汴梁而過呢?可惜他動作稍慢。這下首功已被趙彥韜搶去。他只好更闢叛徑︰孫遇將蜀國邊防要寨,山川地理,兵馬分布一股腦告訴了趙匡胤。

    趙匡胤大笑“西討有名矣”乾德2年(964)11月2日,趙匡胤動手了。北路軍3萬余從鳳州由棧道南下,王全斌為主將,崔彥進為副將,王仁贍為監軍。東路軍2萬從歸州沿長江西上,劉光義為主將,曹彬為監軍。與此同時,趙匡胤再次顯示了他的巨型胸懷。他命令從即日起就在開封城右掖門外南臨汴水的黃金地段修建一座有500間獨立房屋的龐大的河畔豪宅,里邊日常用具一應俱全。要做到房主一到,就可立即投入使用。然後他命王全斌和劉光義為他帶個信給孟昶︰這是他為孟昶同志準備的新家。雖倉促,但非常有誠意。等你啊!都給你準備好了,預祝你喬遷大喜,居住愉快。

    3日,王全斌等陛辭出師,宋太祖拿出地圖面授機宜“西川可取否”王全斌“我們有皇上天威助陣,還有皇上親定的英明妙策。西川指日可平”先鋒史延德覺得主帥的話還不夠火候“西川如在天上,那就算了。如在地上,大軍一到就可踏平”連宋太祖都被史先鋒這豪氣沖天的誓言感動了,大喜之下當眾與攻蜀將帥約法三章︰1為分化後蜀內部,只要能率眾歸降,且向導大軍,供給軍糧者,立授重賞;2宋軍所至,不得焚蕩廬舍,毆掠吏民,開發丘墳,剪伐桑柘。違者以軍法從事;3此次伐蜀以掠地為目的。凡克城塞,只籍沒其器甲糧草。所有錢帛悉數分賞士兵。朝廷只取土地。請注意這第3條。這張大支票說明趙匡胤為激勵士氣已不惜血本。天府之國,那真是富得流油。而這些錢財的保障就在于蜀道之易守難攻。那麼為攻陷四川,就唯有動以巨利。可這時趙匡胤侵略經驗畢竟還少且生性謹慎,把困難想得太高。卻沒意識到,就像仁慈這種人類公認的傳統美德也是種傷人傷已的雙刃劍一樣,過分的賞賜也有負作用,把他的士兵變成了群徹底紅了眼的戰爭狂徒。朝廷只要四川土地及器甲糧草,其余一切都是我們的戰利品!這就是征蜀士兵對這條命令的理解!很快,皇帝就會為之追悔莫及。

    趙匡胤要蜀地,可孟昶是釘子戶,不願輕易就把土地交出來。派王昭遠為主將,趙崇韜為監軍,韓保正、李進為正副招討使,帥兵拒戰。王昭遠等這一天已等得太久,終于可統率六軍,沙場殺敵,安邦定國了。就連老大孟昶也抓住他手說“今日之師是為你召集的,請加油。為朕立功”王昭遠登上城樓,檢閱大軍,他手執鐵如意(對比諸葛亮,王昭遠覺得自己有創新有進步,鵝毛扇頂多只能扇扇風,讓自己保持冷靜頭腦,可鐵如意不一樣,它可指揮三軍,上場殺敵)覺得自己已諸葛附體,對前來送行的宰相李昊說“我這一去,不止克敵取勝。我還要領著這二三萬雕面惡少北取中原,也易如反掌”這口氣也青出于藍勝過孔明了。

    可熟讀兵書,很可能讀出的是一趙括,手拿鐵如意的更有可能是燒鍋爐的而非諸葛孔明。12月19日,兩軍正式交戰,看看蜀兵們取得的輝煌敗果︰

    乾渠渡、萬仞、燕子等寨被王全斌攻破,失興州,傷亡7千余人。丟掉軍糧40余萬斛。未幾,石圃、魚關、白水閣20余寨,全部在王全斌猛攻下失守。而蜀將招討使韓保正,這在歷史上留下了名字但卻查不到任何光榮事跡的後蜀主帥之前所有的介紹只有在孟昶老母李太後勸導兒子的一席話中才能找到“吾見莊宗及爾父滅梁定蜀,當時主兵者,非功不授,故士卒畏服。今昭遠乃汝左右給事之人,而保正又世祿之人。素不知兵,一旦有警,此輩何所用之”史稱孟昶不听。他見勢不妙,棄掉自己駐地山南,退保西縣,依山背城,希望憑險要地勢固守,可惜他踫到了當日在皇上面前夸了海口的史延德。史先鋒引兵猛攻,韓保正與他的副手李進被擒。損失糧草30余萬斛。宋軍崔彥進與康延澤一鼓作氣,過三泉山,至嘉州,蜀兵傷亡慘重,干脆燒掉棧道,退守葭萌關。

    這些蜀兵本是去拒敵的,可怎麼看都像運糧大隊,可能是他們知道蜀道之難,于是本著國際主義精神主動給敵人送糧去了。

    北路在宋兵一路打擊下,蜀軍遭到重創。而在東面水路上,蜀兵同樣敗得一塌糊涂。

    劉光義連破松木、三會、巫山等寨,蜀將南光海及5千余士兵被殺,袁德宏被擒,奪得戰艦2百余艘,斬獲水軍6千余。前面就是蜀國水上門戶︰夔州。

    面對鎖江為浮梁,敵寨三重,夾江列炮的夔門,劉光義摸出了一幅地圖。這是趙匡胤在臨出發前親手交給他並指示他“不要從水路進攻,先遣步騎潛擊,等守兵稍退,則水路夾攻,必可破也”且嚴令上面怎麼畫你就怎麼做,絕不許自作主張。

    這應是趙宋官家第一次在後方實行“圖陣形,規廟勝,盡授紀律,遙制便宜,主帥遵行”的祖宗家法。幸運的劉光義不僅成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還更幸福的沒親身實踐這套規矩最後也最要命的一項“貴臣督視”他身邊的監軍是此前名不見經傳的曹彬。此人是個名副其實的彬彬君子,不會太折磨他。不過請注意︰這時的趙匡胤並沒做錯,他授陣圖布方略遙控指揮完全是不得己。可後來的包括趙光義在內的‘生在深宮之內,長于婦人之手’各官家們有沒有資格也這麼做,就是另一回事了。

    劉光義完全執行了皇帝命令,在離浮橋30里處就下船登陸,用騎兵奪取了浮橋,再引舟而上,屯兵白帝城西。

    夔州守將高彥儔對監軍武守謙說“敵人涉險遠來,利在速戰,我們應堅守不出”武守謙鄙視高彥儔,他當年奉命去鳳州援戰,可惜去的晚了點,等他到時,鳳州已到了柴榮手上。高一害怕就逃回了成都。武守謙沒忘記這段往事,提防這位大將臨陣又縮頭“敵人盤踞城下,哪有不出戰的道理”26日,武守謙領著一千多兵就去攻擊宋軍了。戰場地名很符合武守謙特質。叫豬頭鋪。

    在豬頭鋪,武守謙被張廷翰打得大敗,拔腿就逃。張廷翰緊跟著豬頭屁股後面就追。高彥儔打開城門前去接應,卻被張趁機沖進了城。高苦戰不勝,左右皆散。身中十余槍的高彥儔奔回自己府中,整好衣冠,望西北再拜,登樓縱火**而死。他終于以一死洗涮了當年恥辱。

    手機用戶請到m.閱讀。

    <font color=red>筆趣閣</font>已啟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請大家牢記最新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本站強烈推薦給您以下精彩小說︰

本站所有內容均來源于網友網絡分享與轉載,本站不承擔任何責任!如不認同,請離開本站。

若本站無意中侵犯到您的權益或含有非法內容,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做出回應。

Copyright © 2012∼2018 www.luanhen.com 飄天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5008561號

XML︰1  2  3  4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