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 color=red>筆趣閣</font>已啟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請大家牢記最新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
宋媽得了癌癥,卻讓吳為感到機會來了。
www.biquge001.com這樣的事情本來不應該稱作機會,這樣說豈不等于拿著別人的不幸當做題材。好在是自家的親人得了癌癥,又能微笑面對,才成就了吳為的心願。他把自己對死亡問題的思考進行了一番回顧梳理,他認為人生最大的痛苦,莫過于面對死亡時的痛苦;人生最大的轉化,莫過于把面對死亡的痛苦轉化為歡樂,他想親眼看到宋媽是怎樣把面對癌癥的痛苦轉化為快樂的。
吳為讀過西藏生死書,許多佛教大師以嚴謹的態度對待死亡,為死亡做準備,他初時感到有些不解。死亡不過是一瞬間、一剎那的事情,還值得一生去做準備,以一生去為那一瞬間、一剎那做鋪墊,覺得不值。後來想明白了,這是以健康的時空觀去對待臨終時刻的時空觀。時空錯位造成了態度差異。我們對臨終死亡的態度,恰恰建立在這種錯誤的時空觀基礎上。痛苦的感受時間與痛苦的感受程度成正比。人們比較普遍的體驗是,當感受疼痛、痛苦時,感覺時間在變慢、拉長,度日如年。幸福的感受時間與幸福的感受程度卻成反比,幸福感越強時會感到時間不知不覺就過去了,時間過的很快,度日如秒。人在臨終狀態時,那些負面體驗,**的、精神的,單項的數項的無數項的合成起來匯聚而來,**的疼痛,器官及其功能在一點點失去,精神的痛苦,無助,孤苦,冷漠,冰冷,要比平時所受痛苦何止擴大百倍、千倍、萬倍,痛苦感受在倍增的同時。時間效應發揮效力,健康活著的人感到只是一瞬間、一剎那的事情,進入臨終狀態的人感受起來卻似一生一世那樣漫長難捱,使人不得不經歷、不得不忍受那種痛苦的煎熬。人活著時如果內心充滿自私、冷漠、陰險、冰冷,一點小小的不愉快都容納接受不了,進入臨終狀態時就會倍加痛苦。如果人有愛心善念的心境,能夠理解包容接納人世痛苦冷漠甚至仇恨,也就會極大地減輕、消解臨終時的痛苦,悄然入夢般地度過臨終期。據瀕臨者的經驗,仿佛經過時間隧道。進入全景式生命回顧,生前的人和事如同快速閃現的電影膠片,一生一世被壓縮到那瞬間重放。感受,要麼舒服極了;要麼痛苦萬分。人生的不同心境帶入那種狀態會產生相應的倍增效應。臨終和死亡是人生極其重要的延伸繼續,有可能是人生幸福的延伸升華,也有可能是人生痛苦的加深惡化,取決于人生準備。
吳為立意要編制精神活動程序,他曾經非常驚喜地意識到,這樣的程序意識也完全可以適用于人的死亡過程。人生要為死亡所做的準備。最重要的就是編制好相應的精神活動程序,在正常的生活領域中,圍繞應對痛苦和歡樂建立起來的精神活動程序,會在人進入臨終乃至瀕死過程中繼續發揮作用。這個程序的負載如同計算機軟件程序一樣,可大可小,編制的程序負載大,人的心量也就大。人的心量既然可以放大到包容宇宙,對人的生死自然也完全可以包容得了,但這要取決于人在平時的修持養成。人可以為高考為父母為愛情為工作為富有做準備。人生也當然可以為死亡做準備,這樣看上去不著邊際想象起來甚至有些神秘的話題,經過這樣一番思考,也變成了可以琢磨可以把握的話題了,瀕死體驗那樣的現象忽然變得異常清晰可以得到明確解讀了。
現在的吳為就是想看到宋媽面對癌癥是怎麼想的,能夠從容地微笑著面對癌癥。
話說阿芳尊重母親的意願,听從醫生的建議,放棄了對母親進行化療的治療方案,決定實行保守治療,于是請醫生開了中藥方子,按方買藥,她信奉的是正規的醫學,所以並沒有象有病亂投醫的那些人四處去打听什麼秘方,領著母親回到了嫩水。在阿芳他們到家的當天晚上,宋柔和吳為就趕去看望。見面後,宋柔與阿芳在一起嘮,阿輝做作業,阿樂與吳為則陪著宋媽興致勃勃談論起來。
吳為道,宋媽能微笑面對癌癥,等于給自己打開了一個新的世界,對生活會有許多新的體驗。假如老人家不能這樣面對,等于自己同這個世界隔絕開了,把自己封閉起來。
宋媽笑道,我就當自己身上多了件東西,該做什麼還做什麼,該怎麼樣還是怎麼樣。
吳為道,有些人遇事想不開,不光是遇到象癌癥這樣的事情,退休了卻總感覺還生活在沒退的生活里面,把自己還留在過去的生活里面,進入不到退了以後的狀態里,有時坐地鐵擠公交去火車站,看看身邊全是退休的老頭老太太,打工仔,中學生,想自己怎麼落到這堆人里了。這樣的人遇到癌癥這樣的事情,本來自己還沒死呢,離死神還遠著呢,卻先自己把自己封閉起來了,不願意見人,等于提前進入到那種狀態了。
宋媽道,我可沒想那麼復雜,我只是想,我這輩子生養個好女兒,又找了個好女婿,給我生了好外孫,我就覺得我這輩子夠了,得什麼病也不害怕了。我本來想不治了,還去那麼遠看什麼病啊,不想拖累他們,他們不願意听我說這話,我就不說了。我說,我能活一天就快樂一天,這話他們願意听,女兒女婿外孫都說,只要我快樂了他們也會快樂。我可沒想到,我快樂還能讓他們快樂。我想我這輩子更值了,能快樂的多活幾天,不等于他們也跟著我快樂。
吳為道,我們看到老人家快樂,連我們也跟著快樂了。老人的快樂本來就是兒孫的福分。不瞞老人家,宋柔的姨夫都八十多歲了,先後得過兩種癌癥,他怎麼想?他說,他想到身體哪個部位不舒服了,就說,得癌癥了,去醫院一查,果然是癌癥。他說,得了割掉就是了,割了再長,再割。就象剛才宋媽說的,就當身上多長了個東西,卻連割都不必。那位老人家如今依然健在,還願意思考問題,談論起什麼條條是道,大腦特清楚,反應敏捷。宋媽,我猜測,人的心情好,也許有助于溶解人體內的毒素,癌細胞就會漸漸失去生長的環境。有些人得了癌癥,除了遺傳因素,生活中遭受重大挫折,造成情緒惡化,體內毒素瘋長,催生了癌細胞。人體內都有癌細胞,為什麼有的人得癌癥有的人不得,有的人得癌癥了還能治好,恢復健康壽命很長,心境、情緒很關鍵。我看宋媽,總想女兒女婿外孫好,不想那些不好的東西,就象密不透風的柵欄一樣把自己的心靈精心保護起來了。
宋媽听了這種比喻,笑道,你這麼說我明白了,原來人心也能象圍柵欄那樣圈起來保護起來,不讓外面的什麼不好的東西進來。
吳為道,還要防止內心里容易生出新的不良念頭,要及時清除洗刷掉,這樣里外都注意點,內外防範,好的心境就能一直好下去。阿輝是個好孩子,將來會有大出息的,那時老人家看到了心情會更好。
宋媽高興道,這個女婿會說話,知道怎麼說對我心思,能讓我高興。
听到他們在老人房間嘮得高興,阿芳和宋柔也過來傾听。說到這時,宋柔道,嬸子別听他那巧八哥的嘴,就會哄人開心,說完了做些讓人生氣的事情。
宋媽笑道,我這兩個女婿都好啊,我能多听听他們陪著我說話,我也高興啊。
過了一個月,阿芳看母親氣色越來越好,感到驚奇,就領著她去當地醫院復查,竟然發現癌細胞開始下降,她不敢相信這是真的,第二天又領著母親去了另一家醫院,報告單上顯示,癌細胞值似乎下降幅度更大一些。她不解地問醫生,同一個人,相隔只一天,為什麼測定的指標會不同,而且正常的區間值也不同。醫生耐心地給她解釋道,這是賣設備的廠家設定的,不同的醫院使用的是不同廠家生產的設備,同樣的病設定的監測區間值也有一定的差別,但這樣的差別不會太大。阿芳把幾次檢測的報告請醫生幫助看看。醫生經過前後對比,高興道,這個患者趨向好轉,又問用的什麼藥,既然好轉了就繼續用下去。阿芳把檢測結果和醫生說的話,對宋媽說了,宋媽听了自然更高興了。
又過了兩個月,阿芳領著母親再去當地醫院檢查,雖然看好,卻總是放心不下,想著還是進京去那家大醫院再看看。無奈宋媽說什麼也不去,花那個錢干什麼。阿樂也跟著勸說,依然不听。阿芳把吳為叫來,吳為說,就當阿芳領著您老人家去旅游,旅游會使人的心境更好的。宋媽這才同意了。結果,去那家醫院一檢查,醫生感嘆道,當時預後不好,判斷只能有三個月的壽限,這個老人卻創造了奇跡。
<font color=red>筆趣閣</font>已啟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請大家牢記最新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