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 color=red>筆趣閣</font>已啟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請大家牢記最新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
第十一章公元313年劉琨南征13
遠在晉陽的劉琨听聞關中大捷,欣喜異常,上表稱賀。
www.biquge001.com並表達了自己為國盡忠,有死無生的決心。
並州胡族強勁,晉人稀少,不到四十萬人,還分在五個郡中,劉琨自強無望。而據《漢趙國史》(2006年),前漢雖只有平陽、河東二郡,兩個地級市那麼大,到314年有人口三百萬以上。
匈奴漢不僅完全繼承了西晉的胡漢分治。又開創了以漢人農耕,胡人作戰的模式。匈奴漢在公元308年出並州時,人口有三十五萬。其搶人來耕種,使國力迅速強大。後來一直被北朝君主效仿。 ”
本輪五胡‘亂’華不等同于後來的金朝和元朝。匈奴、羌、氐、羯都是長期,甚至幾代歸附中原民族,其對中原民族的社會和文化有深刻的認識,能夠看清農耕是中原民族力量的源泉。所以這一時期從劉淵創建的胡人當兵,漢人耕種這種模式一直被延續下來。後來,北魏的統治者鮮卑拓跋部也是長期和中原民族打‘交’道。五胡在治理上以模仿中原王朝為主,種族‘性’的殺掠還是比較少。
而金、元則不同,金朝崛起時和中原民族隔著遼國,文化不通,其戰敗遼國後,消化了三年就開始攻打北宋,而元朝和金朝差不多,在他們眼里最少沒有對中原文化的崇拜。在一開始時帶來了更多草原民族的氣息,金朝和元朝把人分成三六九等,這在五胡‘亂’華時期是很少見的。
有人說,五胡‘亂’華游牧民族第一次戰敗中原民族,是因為“馬鐙”的出現造成的。史料考察,到了西晉以後,金屬馬鐙才出現,騎兵的戰斗力產生質的飛躍。在此之前,比如戰國和西漢時期,草原騎兵騎著馬來,但是作戰時要下馬作戰,這樣戰斗力大大減小。可筆者認為,當西晉金屬馬鐙出現以前,或許有木質的,或者是繩質的馬鐙,這種馬鐙在考古中是不會被發現的。西晉出現金屬馬鐙只能說明是煉鐵業水平的提高,以前的塊煉鐵根本做不成馬鐙。
而遼、金、元第二次游牧民族力量大爆發,是由于草原養馬技術的升華。在此之前,草原民族並非人手一馬,他們的主要食物是牛羊,‘私’馬雖然遠遠超過中原民族,但不會成群的養馬。因為養馬比技術牛羊畜牧技術難得多。在金元時出現很多以養馬為主的部落。像一萬元朝士兵攻到歐洲去,帶上數萬匹馬,他們哪里是去打仗,簡直就是去游牧放馬。
中原地區還是有一定人數的,可是大士族的隱藏策略,使有心為國的豪強武裝失去根據地,沒法發展壯大。
中原以劉演、李矩、郭默、魏浚為豪族中的主戰派。但是,他們基本以‘私’人部曲和一些流民為主。中原個個空城,豪族武裝邊耕邊戰,軍士不過幾千人。
兗州還有三股小勢力,最北的劉演,稍中的李述和最南的郗鑒,他們的人數就更少。而且劉演听命于劉琨,李述听命于荀藩,郗鑒听命于司馬睿,沒擰到一塊。
但中原豪士都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個個大英雄,比南遷或隱藏的士族要有血‘性’。西晉看著是那麼另類,其實它在中國歷史上就是個另類的時代。
鋼指戒。
<font color=red>筆趣閣</font>已啟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請大家牢記最新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
本站強烈推薦給您以下精彩小說︰
本站所有內容均來源于網友網絡分享與轉載,本站不承擔任何責任!如不認同,請離開本站。
若本站無意中侵犯到您的權益或含有非法內容,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做出回應。
Copyright © 2012∼2018 www.luanhen.com 飄天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5008561號
XML︰
1 
2 
3 
4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