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最新入庫全本精品總排行榜  

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作品︰華夏海權 | 作者︰終極側位


 熱門推薦: 雪鷹領主 完美世界 武極天下 星河大帝 傲世九重天 我的貼身校花

    <font color=red>筆趣閣</font>已啟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請大家牢記最新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

    www.biquge001.com

    "雙方所圖甚大啊!"听著外交部方面的匯報,徐杰苦笑道.他原本的意思就是給意大利開個小口子來增加意大利海軍的力量進而在未來的戰爭中可以保持中立,順便賣給法國人點好處,讓他們能更好的牽制德國.但是誰能想到同盟國和協約國都將其看成了一個機會,一個可以限制敵人提升自己的機會!條約從來就不會被百分之百的履行,雙方都會找一些漏洞.但是現在看來,無論是同盟國還是協約國,他們都想在這方面大作文章以獲取最大的利益.畢竟誰都知道彼此都不干淨,如果能將對方的一些小心思破壞掉的話,那豈不是更好?

    同盟國和協約國都要要求開會,華夏也只能參加,在這種鑽漏洞限制漏洞的會議中,誰不去誰吃虧,而考慮到提出限制條約建議的是意大利,所以各國經過協商後表示同意在羅馬召開一個海軍軍備條約補充會議.來對一些"不足"和"漏洞"進行補救!"這才剛3年啊,又要開會了?還有完沒完啊?"曾經代表華夏海軍參加上次軍備限制會議的林永升听說這次又要派自己去,就抱怨道,對于它來說,開會遠不如打仗輕松.

    而會議的第一個議題就是意大利人提出的,即各國在主力艦噸位有剩余但是不夠建造新的主力艦的情況下,余量如何操作的問題.這個問題不僅僅是意大利海軍有,同時其它國家海軍或多或少的也有一些,比如說法國海軍可以新造主力艦噸位是12.5萬噸,那麼新造主力艦的選擇方案是2艘接近4萬噸的大型戰列艦和2艘小一些的戰列艦.或者說直接選擇3艘大型主力艦,剩余噸位轉化為航母噸位,同樣奧匈帝國也擁有這麼多的新造戰艦噸位,也存在這個問題.

    反而是像華夏,美國,德國和英國不存在這些問題,因為他們的噸位量很大,這點邊角料對于他們來說不算什麼.至于說建造航母嗎?呵呵.這些財大氣粗的第一流海軍強國都在準備自己的航母預備艦,誰會在乎這點邊角料?所以說這次會議的第一個議題其實是第一流海軍強國為自己的小弟爭取一些利益!

    從情況來看,意大利還剩下大概1.5到1.8萬噸的剩余噸位(因為老式戰艦也要改進,而這必然會造成噸位的浮動.)法國和奧匈帝國的邊角料最多也就是1.2萬噸以下.這兩個國家也很精明.都不約而同的放棄了原來2大2小的建造計劃,而是轉為3艘大型主力艦.然後想法在談判中提出噸位轉化問題.而除了意法奧三國之外,土耳其,西班牙和俄國的新造戰艦計劃同樣糾結.

    按理說,他們三國享有4.5個權重的比例.也就是說主力艦噸位為22.5萬噸.土耳其和西班牙一共擁有5艘快速主力艦,這就用去了至少12.5萬噸的噸位,即使這兩家不造新船,俄國能用的不過9萬噸左右.俄國現在沒有能力自己建造新的主力艦了,伊茲梅爾級戰列艦的建造其實就是在外國支持下進行的,而戰爭期間俄國的海軍工業又遭到了德國人的洗劫,簡直可以用悲催來形容.而根據跳躍限制,俄國能購買到的只有標排不超過3.5萬噸的戰列艦.也就是說最多造2艘,然後還剩下2萬多噸的主力艦噸位.當然了,其實這個生于噸位也可以造3艘裝備15寸主炮的快速戰列艦,但是很顯然.作為輥方的德奧兩國沒這個想法,他還是想讓俄國能擠出更多的噸位來給土耳其以及西班牙這兩個更為听話的小弟!

    綜合來看,這次法國剩下了1.2萬的剩余主力艦噸位,而同盟國中意大利剩下1.5萬噸以上的噸位,奧匈帝國和法國相當,西班牙,土耳其和俄國三國共同的剩余噸位為2萬噸左右,如果真到可以折算主力艦噸位的話.那麼協約國在航母方面顯然要吃個大虧!協約國可能忍了嗎?顯然不可能啊!為此,他們已經準備好了充分的說辭作為"嘴炮"的彈藥!

    "這次會議的核心議題是修正《北京海軍軍備限制條約》的漏洞和不足,而不是否定該條約從頭再來,所以,在這次會議中,雙方的艦隊變化應該遵循對等原則.即同盟國和協約國改變量應該是一樣的.我們同意意大利將部分剩余主力艦噸位轉化為航母噸位,但是同時,法國也應該享有這樣的待遇.而且我需要提醒諸位的是,在這次交換中同盟國方面已經獲得了優勢,而不應該再將這個改變擴大到其它國家."會議的第一天英國人代表協約國提出了自己的觀點.

    "這麼狠?!"英國人的開場白讓同盟國感到了十分的棘手.首先人家表示了對意大利態度的支持,這一方面是給意大利示好,畢竟意大利和德奧之間的裂痕已經不是什麼秘密,在這種情況下協約國拉攏意大利是很正常的事情.而第二個方面則是為法國謀取一定的利益.畢竟英國人官面上說的很好,這是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則,意大利人改變了,法國人進行等量的變化不過分吧?

    "貴方的言論有失偏頗.意大利可以選擇將戰列艦噸位轉化為航母噸位是在3年前北踞談時定下的基調.而當時對其它國家並沒有進行相關方面的約束.所以意大利是可以將主力艦剩余噸位轉化為航母噸位的,但是法國不可以."德國人也不是省油的燈在斷然拒絕了1對1的轉化後,德國人話鋒一轉,提.[,!]出了自己的觀點:"如果法國方面要求把主力艦噸位轉化為航母噸位的話,那麼我方要求奧匈帝國,西班牙和土耳其帝國業享有相同的全力."最後一句話才是同盟國的重點!在這場會議中同盟國所圖甚大!

    "如果主力艦噸位可以隨意轉化為航母噸位的話,那麼條約中對各種戰艦噸位的限制就變的形同虛設了,條約也就失去了意義,我想在座的各位沒有誰想想在就毀約吧?如果貴國要求其它國家主力艦噸位可以轉化的話,我們美國絕對會奉陪到底!"面對德國人的反擊,美國代表西姆斯平靜的說道.條約剛剛簽署三年,美國人雄心勃勃的造艦計劃正在進行,在建噸位遠沒有達到條約規定的數量,所以美國人不怕.既然你們想要轉化,那麼美國自然也可以,不只是同盟國有大量剩余噸位沒用上,美國同樣也有!而且數量大的可怕!

    "諸位.我想我們搞錯了一個問題,我們需要探討的是主力艦噸位中的小額剩余噸位的利用和轉化,而不是主力艦噸位轉化,也就是說主力艦噸位是不能隨便轉化的.意大利是確實沒有辦法了,1.5萬噸左右的剩余噸位甚至僅僅夠建造一艘巡洋艦的.同理法國和奧匈帝國同樣也存在這樣的問題.但是考慮到同盟國和協約國之間的平衡問題,所以總轉化噸位上不能按照同樣的比例."就在會議陷入僵局的時候,林永升代表華夏發布了自己的意見.

    "我們的觀點是,意大利海軍可以按照5比4的比例進行轉化,因為在條約簽署的時候,就已經規定了意大利在日後可以將剩余噸位轉化為航母.所以意大利海軍可以額外增加1.2萬噸左右的航母噸位.同時法國海軍也可以獲得大概9000噸的航母噸位.而考慮到同盟國和協約國之間的平衡.奧匈帝國的噸位應該比法國低一些."在這場會議中意大利和華夏是一伙的,所以華夏自然要支持意大利盡可能的獲得一個優勢且超脫的地位.如果把意大利完全算到同盟國中的話,那麼意大利海軍未來能獲得的噸位自然處于一個比較低的標準.

    "貴國的建議並不公平,因為剩余噸位幾乎是所有國家共同存在的問題.如果只有意大利,奧匈和法國三國可以解決的話,那麼這對其它小國是不公平的.當然我們對華夏共和國對剩余噸位的定義還是支持的.某些國家不能通過停掉戰列艦建造而獲得航母噸位.這是對條約精神的背叛!"德國代表西佩爾死死地咬住了小國噸位的轉化議題,要求土耳其等國共享的剩余噸位也可以轉化.

    "說道對條約精神的背叛,我想德國最沒有道理指責其它國家.俄國,土耳其和西班牙三國雖然共享規定的噸位,但是在實際操作中,德國逼迫俄國放棄了自己應拿到的噸位,據我所知,俄國曾經想要建造一艘航空母艦.但是被回絕了,因為德國人想要利用俄國的噸位轉送給土耳其.而建造方又是德國船廠,這對于俄國來說是不公平的.在條約中,似乎沒有規定大國可以安排小國的噸位吧?三個小國在噸位問題上應該本著平等的原則用談判問題來解決吧?"西姆斯說道.

    至于這一點德國人是否承認都沒關系,美國人要的只是一個由頭,雖然三個小國可以擁有4.5個權重的航空母艦.但是如果分到每個國家的話最多也只能造一艘2.25萬噸的航母.經過幾年的研究大家都知道這個噸位的航空母艦不算均衡.而美國人這一手就是為了打破同盟國的海軍建造計劃.

    "如果本著公正原則的話,西班牙,土耳其和俄國在航母噸位上確實應該均分,將噸位全部交給另外兩個國家是不合時宜."在這個關鍵時刻,華夏代表站在了協約國一方.整個會議的形勢立即不利于同盟國!

    感謝書友zhouyu1976,hukaikaka的打賞~~,以及書友飛刀+小李,不想死的小白,ranky,fatchi1979的月票支持~~~.

    <font color=red>筆趣閣</font>已啟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請大家牢記最新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本站強烈推薦給您以下精彩小說︰

本站所有內容均來源于網友網絡分享與轉載,本站不承擔任何責任!如不認同,請離開本站。

若本站無意中侵犯到您的權益或含有非法內容,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做出回應。

Copyright © 2012∼2018 www.luanhen.com 飄天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5008561號

XML︰1  2  3  4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