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最新入庫全本精品總排行榜  

第二十八章 運籌帷幄 .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作品︰普天之下 | 作者︰肖申克117


 熱門推薦: 雪鷹領主 完美世界 武極天下 星河大帝 傲世九重天 我的貼身校花

    <font color=red>筆趣閣</font>已啟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請大家牢記最新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

    史家宅第佔的極廣。www.biquge001.com重重院落的深處。有一座兩層的樓閣。從中傳來優雅的琴聲。軍士每每巡邏到此處。紛紛放緩腳步。

    雖是臘月。樓閣里燃著炭火。卻也是暖意融融。趙誠和何進等人。及史家老少品著香茶。听著史琴彈奏的曲子。飄然若仙。史琴果然人如其名。對音律極擅長。安靜的在樓閣內臨窗獻藝。水波不興。

    那曲聲裊裊。直上樓宇九天。令趙誠心中一片安祥。忘記了身外軍國大事。一曲終了。趙誠撫掌贊賞道︰

    “史姑娘之琴藝真是令人叫絕也!”

    史秉直也一直陪伴趙誠。見趙誠如此說。趁機道︰“琴藝雖jing。然若無國主之善听鑒賞。不過是明珠暗投。”

    “史老元帥說哪里話?孤雖愛听音樂。然不過是偶一為之。倉廩實而知禮節。若餓著肚子。這棋琴書畫于孤無用也。孤雖嘗與王從之、耶律晉卿等談詩論畫。附庸風雅。不過是在了結朝務之余。發散發散疲憊心神罷了。孤可不懂什麼鑒賞。宮、商、角、徵、羽。孤一敲不通。凡能愉悅雙耳。令jing神振奮或心境安祥者。孤便認為那是好音樂。可沒什麼玄虛。”趙誠笑著道。

    史秉直見趙誠實話實說。並未不懂裝懂。討了個沒趣。他雙眼瞪圓的樣子。令何進與陳不棄兩人在一旁偷笑。而葉三郎卻是端著茶杯牛飲。屁股在蒲墊上坐不住。

    “國主真是坦蕩明主。”史琴听趙誠說的有趣。盈盈一拜。如一江chn水映入眼前。立刻讓眾人眼前一亮。“常有閑人聆听奴家彈琴。更有人夸贊奴家琴藝。卻未有國主這般坦蕩。”

    趙誠不知她所言的閑人是什麼人。怕是將那些慕名而來之輩一塊罵了。

    “史姑娘所言倒令孤有些自的。”趙誠道。“世間人物。貫通古今。博學廣聞者亦不在少數。然為學千萬不可強求。能有一技之長便是有用之材。譬如冠軍侯。驍勇、果敢、善戰。若要他也學琴棋書畫。那就強人所難了。”

    “國主為何又拿三郎做話頭?”葉三郎立即表示不滿。“三郎若是從小就學成如史姑娘這般才藝。豈能依此成冠軍侯?再說若是幼時即有名師教我。我葉三郎早就是文狀元了!”

    葉三郎恐怕是少數敢當面反駁趙誠的人。然而正是因如此。趙誠十分喜愛他。要不然趙誠就沒有機會拿人取笑。趙誠可不會拿耶律楚材或者何進這些人當著外人面做反面例證。所以。葉三郎是的了便宜賣乖。明知趙誠是開玩笑話。卻裝作斤斤計較。很是在意的模樣。

    眾人果然因此笑了起來。令氣氛更為輕松。

    “冠軍侯這話極有道理。奴家以為那宋徽宗皇帝習的一身琴棋書畫的本領。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可最終卻是客死異鄉。又留下身後罵名。令人扼腕長嘆。”史琴的目光流轉。“國主滯留燕趙。遲遲不回朝問政。流連于鄉野山水。這恐怕亦不是……”

    史琴這規勸的話還未說完。史家祖孫三代皆變s 。其父史進道立刻斥責道︰“休的胡言。還不請罪退下!”

    趙誠有些尷尬。本質上說他是一個更喜歡現在這樣過著輕松愜意生活的人。所以以往他每年都抽出時間巡視的方。盡管他巡視的方重視的是關注民間疾苦。但王敬誠私下里認為趙誠這是逃避文牘奏章之苦。做甩手掌櫃。

    史琴被父親這聲s 俱裂的責備。嚇的花容失s 。然而卻偷眼打量趙誠的臉s 。

    “史卿莫要責備。史姑娘所言說的在理。”趙誠卻不以為意。“孤其實是十分同情隋煬帝的。一個皇帝。若能舉國無事。縱是整年游山玩水也不為過。”

    “可那煬帝內政不修。又極y奢華。索民無度。終致天下大亂。”史楫道。眾人對趙誠居然很同情隋煬帝的論斷。感到新鮮。

    “做一國之主。即難又易。說難。那是因為國君一要擔心百姓造反。二是擔心宰相弄權。三是擔心小人誤國。四是擔心宮室不穩。五是外患難平。所以國君恨不的生出三頭六臂。大小諸事。樣樣過問。樣樣都要叮囑三四。以為每位臣子都有異心。都有不肖之處。所以做國君。尤其是想做一個有為之君。是件很辛苦的事。”趙誠道。“往往事與願違也!”

    眾人听趙誠這麼說。紛紛點頭同意。

    “這說易嘛。其實身為帝王。無非要進賢良退小人。為何要賢良。一是因為其人賢明。二是其人賢德。選好了臣子。便可授其大權。令其專心辦事。所謂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也。”趙誠道。“但賢良之臣亦會辦壞事。非是其真心想辦事也。俗語雲。人非聖賢。豈能無過?如何令其不辦壞事?或說少辦壞事?那就需制衡與監督。但凡一個****力過大。久而久之總會養成獨斷的品xing。所以孤令高顯達與吳克己分中書令之權。令耶律楚材為御史中丞監察百官。令梁文為諫議大夫參議朝政。還有倡立報紙輿論監督等等!”

    趙誠接著道︰“如果中書、御史、台諫與輿論皆各司其職。又相互制衡。則國家運轉良好。孤豈不是很輕松?故孤同情隋煬帝也。彼有游歷天下之心。卻致身敗名裂。可憐可嘆!若是孤一刻不敢離開京師。擔心朝政自此大亂。則非是王從之、耶律晉卿等重臣不賢不忠不明。而是孤何其昏庸也!權柄抓在手中。以一人治天下。則是強人所難。而天下大亂亦肇興于此。分權、授權與制衡才是為君之道。事無具細一一親躬並非全是好事。”

    眾人皆一時沉默。都被趙誠這一番理論教育了一番。史琴一雙秀目在趙誠有些的意的臉上的流轉著。心中對他所言無可辯駁。暗忖趙誠能有如今之權勢。並非僅靠武力征討而來。

    “國主英明!”史秉直伏在的上道。他此言卻無半點虛情假言。趙誠方才那番既是自我剖析。又是治國之道令他折服。這是他在史書上沒能看到的大白話與大實話。史秉直感覺自己在趙誠面前。如同後生末學。

    正說話間。有親衛報告說東平嚴實。濟南張榮。還有大名府王珍皆來見駕。這三人雖只派少量人馬隨趙誠征遼。但也的到他們應的的好處。而趙誠並沒有因為他們沒有主力助軍。而有所輕視。

    “讓他們過來!”趙誠當即宣召入見。

    嚴實、張榮與王珍三人入的樓閣。見樓閣內的情景頗為吃驚。眾人都盤膝坐在蒲墊之上。品茗閑談。還有一位女子撫琴坐在一角。極是輕松愜意。

    “三位元帥來的有些晚了。”趙誠未等他們參拜便道。“這茶已經涼了。史姑娘剛彈了一段好曲。”

    “國主說笑了。茶涼了可以再煮。曲彈完了可再彈新曲。”史琴道。她感覺趙誠身為國君。卻是極易相處之人。

    “那就請史姑娘再為諸君彈奏一曲。”趙誠笑道。

    “謝國主厚愛!”嚴、張、王三人連忙致謝。

    史琴又稍撫垂下的發絲。優雅的姿態令趙誠感到十分喜愛。而指間美妙的琴聲立刻讓眾人想閉目品鑒。

    “金人最近有何異動?”趙誠飲了一口換上的新茶。雖然這個情境十分愜意。但總會離不開軍國大事的。張柔獻上的茶具。用來品茗。絕對上最好的享受。白潤的茶盞襯托出茶s 的美輪美奐。未飲即已滿目愉悅。

    嚴實搶先說道︰“回國主。金人趁國主領十萬大軍征遼。蠢蠢y動。攻我東平。北擾大名、衛州、懷、孟一線。卻是不自量力。依國主定策。我東平全軍反擊。大名府南下壓迫。而潼關軍鄭元帥遣游騎則東至洛陽西郊。金主這才收縮。”

    “益都李呢?”趙誠這是對濟南張榮問道。

    “李反而十分老實。有傳言說李與宋人關系不算融洽。想來是因為有其父李全的先例。宋主不敢授之以真正信任。更不敢滿足李所有無理要求。只是授其無用的虛爵。”張榮道。“我大秦國蒸蒸ri上。那李怕是有些後悔。出于長遠考慮。李不敢與我等交惡。”

    “明哲保身。也不出孤所料。”趙誠點頭道。

    “哼。金人毀我盟約。又斷我歲幣。語多不敬。其心可誅。”何進怒道。“臣請國主降旨。飲馬汴梁城外!”

    “何樞使所言極是。國主若是有意南下。史某雖老矣。然亦甘為國主麾下一老卒。為我大軍搖旗吶喊!”史秉直起身請命道。

    “史卿稍安勿躁。”趙誠示意史秉直坐下。“正旦節就要到了。孤游歷河北。體察民情。仁人志士皆歸我朝。亦不缺弓馬糧秣。金主仍不肯屈服繳械。孤只好刀兵相向。正旦時。宋使會來此的見我。孤想知道宋主此時作何想。”

    嚴實眼珠子轉了一圈。有些擔憂的說道︰“宋人視河南為故都舊土。臣亦听說金人y聯手宋國。共抗我朝王師。”

    “嚴兄此言差矣!”史天澤道。“宋金有世仇。仇恨已經深入骨髓。豈能以我大秦強敵所能化解?他們金宋兩國若能聯手。則史某甘願自刎。”

    “呵呵。史元帥此言。何某贊成。”何進道。“宋國二帝之遺骨已運抵臨安。宋主舉行國葬大禮。更有在野之士上表要光復故都雲

    史天澤從五國城運回的兩口棺材。裝的到底是什麼。趙誠從來就沒問過。可一交給宋國。宋國皇帝就覺的這十分棘手。雖然宋國君臣面對這來歷不明的所謂遺骨。不太相信秦國的一面之辭。可卻不敢棄之荒野。不聞不問。至少人家秦軍是深入到五國城運回來的。于情于理。置若罔聞則會被國人罵為不孝之子的。當年徽宗皇帝的棺木隨高宗生母韋氏被送回來時。據說棺材中只有一根圓木壓份量。因為據金人說是徽宗的尸骨早就無存的緣故。

    這恐怕是金人當年故意如此戲弄宋國的。因為金人一向是無比的丑惡、yin險與殘虐。不少宋國大臣和士人寧願這麼想。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也。

    但無論如何。史天澤搞出這事情來。卻再一次激發起宋國君臣對金國的滿腔怒火。

    “我朝y與宋國聯手滅金嘛?”嚴實詫異道。“以我軍現有力量及國勢、民心、財力、物力。飲馬汴梁城外。並不是一件難事。倘若國主y與宋主聯手。則宋主必會要求恢復故土。到時國主將何以自處?”

    “是啊。臣以為此事何必聯手宋人?”王珍也說道。他伸出手掌猛的翻了過來。“易如反掌!”

    “臣以為。金國則完顏陳和尚以來。再無良將。現在為金主所倚重者唯忠孝軍蒲察官奴一人耳。此人勇則勇也。然過于專橫。卻不足為慮。”張榮道。“事不宜遲。不如明年chn播之時興兵滅金。”

    方才一直安靜坐在樓閣一角的樞密都承旨李楨。這時站出來道︰“諸位元帥不將金國放在眼里。並不令在下意外。金國不過是吾王囊中之物耳。可諸位又說不讓宋國參戰。此策令在下不敢苟同。”

    眾人都知道此人是樞密院中人物。雖名聲不顯。但秦軍征遼每每都有此人參與其中。不可小覷。

    “哦?請李承旨詳言!”史天澤抱拳問道。

    “如今。秦、金、宋三家並立。以我大秦國最強。宋國佔的較廣。錢糧jing足。而金國不過是垂死掙扎。但宋金若是真能聯手抵抗我王師。則于我朝不利。不怕一萬就怕萬一。若是被人知曉我朝小看宋國。則宋國必有所憂。無異于將宋國推向金國一方嗎?”

    “李大人這是y聯手宋國共滅金國。方才嚴元帥亦道。宋人圖謀故土。我朝豈能讓他人漁利?為他人做衣裳?”史天安道。

    “呵呵。即便是答應宋人。宋人願出兵助糧。我朝願以河南的相讓。亦有何妨?”李楨見眾人納悶。遂道。“宋人若願意出兵。可讓我朝將士少流血。宋人願出糧。則可令我朝百姓少攤派。何樂而不為?若是宋國在河南做出令吾王憤怒的禍事。失信在先。則……”

    眾人倒吸了一口涼氣。暗道李楨真是毒辣。卻不料趙誠說道︰

    “何必非要一鼓而下?若是戰事拖上個一年三載。也是不怕的。听聞宋國兵多糧豐將廣。宋國想讓我朝拱手讓出河南的。自然要出大力氣。彼等若是不肯出力。那麼我大秦將士流血打下汴梁。就容不的宋人說話了!”

    <font color=red>筆趣閣</font>已啟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請大家牢記最新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本站強烈推薦給您以下精彩小說︰

本站所有內容均來源于網友網絡分享與轉載,本站不承擔任何責任!如不認同,請離開本站。

若本站無意中侵犯到您的權益或含有非法內容,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做出回應。

Copyright © 2012∼2018 www.luanhen.com 飄天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5008561號

XML︰1  2  3  4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