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最新入庫全本精品總排行榜  

第六十六章 河北風雲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作品︰普天之下 | 作者︰肖申克117


 熱門推薦: 雪鷹領主 完美世界 武極天下 星河大帝 傲世九重天 我的貼身校花

    <font color=red>筆趣閣</font>已啟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請大家牢記最新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

    郭侃哪里是老ji n巨滑的嚴老頭對手。www.biquge001.com當著病入膏肓的嚴實面。無奈地與嚴忠濟成了拜把兄弟。

    遠在中興府的郭德海。不久就收到了郭侃命人送來的家書。他未讀完兒子的家信。就覺得很不妥。那嚴實是朝廷與國主一直想收拾的對象。說不定趙誠要是想來硬的。就會將諸侯滿門誅殺。豈能在這節骨眼與他的兒子結為兄弟?他郭氏不需要與諸侯們拉近關系。只要忠心辦事就行。雖然國主趙誠對自己父子十分看重。但伴君如伴虎。小心一些總是沒錯的。

    正在這時。就有宮里來的太監傳旨。要他立刻入宮議事。郭德海一邊跟著傳旨太監往宮內趕。一邊尋思著是否立刻向國主奏明這一件事情。

    入了宮。郭德海見王敬誠、高智耀、吳禮。自己的上司何進。還有剛從河北回來的耶律楚材全在場。他這才意識到。國主召自己來。並非是為郭侃與嚴氏拜把子一事。行禮之後。郭德海一五一十地將此事向趙誠奏明。不料趙誠早就知道了︰

    “令郎已經用密函奏明此事。孤以為此事不足掛齒。這反倒是說明嚴實開始著手料理自己的後事了。听說嚴實這次病得不清。遠慮近憂。他得為自己的兒子們安排好出路。”

    郭侃雖然在口舌上不是嚴實的對手。他絕非莽撞之輩。早就將此中的詳細經過寫成密函向趙誠奏明。他要是不向趙誠講明。那就是他的不是了。

    “呵呵。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王敬誠接口道。“他之所以要自己選定的繼承人與郭仲和拉近關系。就是看準了形勢。他許是感到害怕了。嚴實雖然屢換主人。但也曾活人無數。這一點倒是曾令東平百姓感激涕零。”

    “此事不必理會。年輕人若是能夠相互交好。也是一件好事。”趙誠笑道。“郭將軍也不必太放在心上。孤只是對事不對人。一個人只要胸懷坦蕩。沒有什麼不可以做地。孤也曾听說那嚴忠濟非是年輕一輩中的尋常人物。他與令郎結為異姓兄弟。也非辱沒了令郎。”

    郭德海這才將心中的大石頭放了下來。只听趙誠又接著道︰

    “晉卿此次河北之行。替孤巡視河北諸州縣。將朝廷的意思當面傳達給河北百姓。功勛卓越。辛苦了!”

    “國主言重了。臣不過是做了份內之事。臣不過是借了國主的軍威浩蕩與仁慈之心。巡視河北。而河北士人與百姓。爭相期盼朝廷的法令能夠遍及河北每一片土地。”耶律楚材道。他剛從河北回來。雖然在河北期間幾乎三天兩頭地奏報上听。未回家便來宮中求見。急切地想將河北近況當面稟報。

    “晉卿不妨將你所看到的河北民情細細到來?”趙誠道。又命人奉茶。

    “此次民亂。來得突然。去得也快。臣至平陽府澤州時。還見河北百姓流民拖兒帶女地往河東逃離。後至懷州之時。該地的留守姚某發動叛亂。只是不得人心。一天之內便被史天澤親自剿滅。自那以後。听聞朝廷軍至。百姓就逐漸安定了下來。亦有不少亂min zh動向臣及宋元帥的人馬投誠。除了東平臣未至外。縱觀河北諸地。以懷州、趙州最亂。此番損失也極大。史氏數年小治成果毀于一夕。尤其是那些大戶。只是真定史氏力挽狂瀾。敢向依附于自己地部下痛下殺手。才扭轉了形勢。各地開倉放糧。張榜安民。又減租減息。才讓百姓安定下來。”耶律楚材道。“但以臣觀之。這不過是治標不治本。史氏不過是給百姓喘息之機。若是他年又遇天災**。百姓仍會暴亂。史氏為此也極傷腦筋。”

    “樹大根深。史氏因此而呈尾大不掉之勢。雖讓朝廷忌憚。但史氏何嘗也不是難以約束部下。听說史氏一向比較開明。善于審時度勢。只是此乃牽一發而動全身之事。史氏也不敢將大大小小依附于他的人全都得罪了。這里面的干系太復雜。國主不可不察。”高智耀道。

    “史氏自不必說。順天張柔、濟南張榮、大名王珍以及山東西路嚴氏都是如此。”吳禮道。“臣詳讀各方面的奏折。這些諸侯雖然都是善于審時度勢之輩。今朝廷強勢。又有百姓與士人支持。他們不敢仰視。但朝廷要永絕後患。需要考慮他們盤根錯節地部下。”

    “這有何難?今我大軍已經布置完畢。誰敢不滿。兒郎們就將他砍翻在地!”何進怒道。

    武將好戰。何進也不例外。這御書房中的文臣們雖然都不是迂腐之人。但听他這麼說。都覺得太過簡單。趙誠也曾如此想過。陳同在易水畔斬殺八百張家軍。趙誠听到奏報。也沒有任何表示。這正達到了部分jing告的目的。

    趙誠本希望有人公開反抗。讓他殺雞給猴看。卻不料群豪們都很有眼s 。沒有給他用兵的機會。

    “示人以強就夠了。”趙誠擺了擺手道。“孤本想在將擒了完顏守緒之後。再向河北諸侯們動手。只是形勢逼人。令孤不得不將女真人放在一邊。殺人盈野。算不得真本事。古人雲︰止戈為武。孤卻不想得到一個殘破地河北或者山東。”

    “臣只是發發牢s o。不敢挑起兵事。壞了國主的大計。”何進勉強承認錯誤。他對趙誠企圖不戰而屈人兵地策略不抱期望。

    “國主聖明!”郭德海也道。“今ri正是最有利時機。朝廷當再次主動出擊。以絕後患。要知過了這個村。就沒那個店了。”

    “諸位說說。這根本問題出在什麼地方?”趙誠忽然問道。“兵權?官吏任免權。或是其它?”

    “倘若國主問的是諸侯。那便是軍民大權合二為一。諸侯因兵起家。蒙古人時起就依賴諸侯治理州縣。漸漸呈尾大不掉不勢。各地管民官都是一同征戰的弟兄袍澤。雖然相互之間也有傾軋。但還是比較齊心的。”耶律楚材道。“要說百姓動亂。最直接地根子卻出在地權不均上。百姓無地可耕。不得不成國佃戶。又要忍受地方官吏的盤剝。只得造反。趙州百姓揭竿而起。反地方貪官劣紳卻不反史氏。這令臣印象深刻。”

    百姓只反貪官。不反史氏。這正是史氏引以為榮的地方。也是朝廷忌憚地地方。士人倒是相反。他們知道事情的本源出在像史氏這樣的豪門身上。史氏若是沒有私心。地方官吏也不可能肆無忌憚。

    耶律楚材當下便將真定府 城董氏兄弟們的義舉詳細說了一遍。對那董文炳大加稱贊。贊揚之辭溢于言表。頗有相見恨晚之感。

    “此人分析時事倒是一針見血。只是生于諸侯之家。卻胸中憐憫百姓。是個青年俊杰。只是凡事率xing而為。雖然赤誠令人欽佩。但處事少了一些圓滑。這樣的人往往過于剛直。會棄官而去。也不令人意外。”趙誠嘆道。

    “國主若是有意。不如召其入朝為官。剛直的人做個御史倒是挺合適地。”耶律楚材趁機引薦道。那董文炳給他留下極深的印象。

    “準!董氏兄弟都可以擇材而用。”趙誠點點頭。“董氏願將私產拿出來分給赤貧百姓。此舉雖善。然而將心比心。此舉必會招致群豪反對。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誰會願意將私產拿人分享?尤其這也是群豪們自以為這是他們在槍林箭雨之中。用xing命換來的。分了他們的家產。不亞于割掉他們地心頭肉。”

    “可是百姓無地可耕。只能造反!”吳禮攤開雙手道。“燕雲、遼東倒是有大批田地。不過有能力開墾地。卻是不多。遠水解不了近渴。況且朝廷財力亦有限。度支司屢有奏表。言說其中困難。”

    中書令王敬誠。這時從懷中掏出幾頁書信來。遞到趙誠的面前。

    趙誠接了過來閱覽。旁人見趙誠地神s 變化莫測。眼中泛著喜s 。心中好奇。趙誠看完。好半天才道︰

    “這姚樞是何許人也。孤記得在哪里听過?”

    “回國主。姚樞此人先祖乃後唐使者出使契丹。不知何故留居北地。落籍遼東。後。世代在金國為官。這姚樞字公茂。號雪齋。卻生于汾州。曾隨父遷許州。許州名士宋九嘉言其有王佐之略。當年蒙古軍破河南許州。此人北逃。投靠其師宋氏。宋氏彼時在燕地為官。宋氏將其引薦給楊惟中。不料國主不久領兵入燕。楊惟中當時帶著他逃亡。”

    “這麼說。他人在楊惟中那里?”趙誠問道。

    “正是。此人現為楊惟中幕府參議。參贊省事。楊行台頗為依賴。”王敬誠道。“朝廷正是用人之時。楊行台認為其人可堪大用。故而托臣引薦。因其人也有上進之心。對此番河北之亂亦有一己看法。故而楊行台將其策論一並給臣寄來。臣見其中字里行間。頗有治世之材。故而呈給國主。”

    趙誠將姚樞的策論傳給眾人觀看。那位素不相識地姚樞倒是個有心人。他正是建議朝廷解決河北亂局之道。不應當太c o之過急。而是先將問題放在平均地權之上。

    那姚樞建議朝廷安排一筆錢。根據河北田畝的十年產量折算成地價。從諸侯或者大戶手中贖買。一是用錢直接購買。可分數年支付完畢。二是用燕雲或遼東地大量閑田或牧場置換。第三就是用鹽引抵押。

    這樣既能讓百姓得到田地。又讓諸侯不至于反對。減少阻力。另外還可讓朝廷減少財政壓力。如果順利。那姚樞本人沒有想到的一個有利結果是。北方大量的閑田與牧場可能因此而得到開發。

    眾臣面面相覷。俱感後生可畏。河汾果然多賢士。但那姚樞並非是後生。年紀比趙誠大五歲。正值壯年。

    “這篇策論可在《大秦新聞》上發表。一字不改。”趙誠命道。“此文一出。必會引起士林眾議。我等看看再說。倘若河北諸侯們不為所動。那孤只能用強了。”

    “這一次。恐怕又得掀起一番輿論浪ch o。”高智耀笑道。“如今河北的士人們。怕是比朝廷還要著急。昭文館的程亮這些ri子以來忙得是腳步沾地。只因河北的士人。還有中條書院一批人。爭相投書。口誅筆伐。”

    “朝廷鼓勵在野士人議政。士人們以天下為己任。雖屢有不敬之辭。但朝廷應學會引導輿論走向。為我所用。”趙誠笑道。“公理越辯越明!”

    “那這位姚樞姚公茂。該如何對待?”王敬誠問道。

    “令他來中興府見孤!”趙誠道。“此人既然有心為朝廷效力。孤豈能視而不見?”

    人生命運多變。又處亂世。運氣往往是給有準備之人的。那董文炳卓爾不群。因而進入了趙誠地視野。素不相識的姚樞也是如此。他們二人雖然是有人當朝重臣引薦。自身的才學也是最重要的。

    趙誠能有今ri的權勢。幾乎是白手起家。正是善于用人。而且人員任用既往不咎。只要肯臣服于他。他身邊的眾心腹文武大臣們哪個不是如此。縱是耶律楚材、劉敏、楊惟中、郭德海還有李楨這一類重臣。一旦肯臣服于他。便對他死心塌地。

    眾臣又詳議了一番。見夜s 已深。紛紛告辭。四方館的耶律文山進來奏事。

    “你是說史昭容往真定寄了幾封家書?”趙誠問道。

    “正是!”耶律文山將抄下的書信遞到趙誠面前。

    史昭容便是史琴。她雖處深宮。也極愛讀報。不出宮門也知天下大事。她心憂娘家。極力勸說娘家不要輕舉妄動。這倒令趙誠感到高興。

    “以後不要再翻動史昭容的家書了。”趙誠命道。

    “遵命!”耶律文山躬身退出。心說要不是趙誠首肯。他哪里敢私自翻動史昭容的家書。

    “來人。孤今夜去廣月宮!”趙誠沖著房外地親衛與太監們呼道。

    <font color=red>筆趣閣</font>已啟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請大家牢記最新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本站強烈推薦給您以下精彩小說︰

本站所有內容均來源于網友網絡分享與轉載,本站不承擔任何責任!如不認同,請離開本站。

若本站無意中侵犯到您的權益或含有非法內容,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做出回應。

Copyright © 2012∼2018 www.luanhen.com 飄天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5008561號

XML︰1  2  3  4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