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 color=red>筆趣閣</font>已啟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請大家牢記最新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
<:整空地上,第2空集團第3戰斗機聯隊209中隊中尉飛行官楊志勇一邊系著皮質飛行帽帽耳下的繩帶,一邊大步走向他的“20902”號“雲電”單座雙翼戰斗機。
www.biquge001.com
嘴上刻意蓄留的普魯士小胡須無從掩飾俊美優雅的貴公子樣貌,油亮的黑色飛行皮衣與騎兵皮靴顯然經過精心打理,事實上,這位年紀不到19歲的飛行官出身的確不凡,正是當今總理大臣、武仁公之三子。
與資質平平、繡花枕頭般的長兄楊志堅,以及花花公子紈褲子弟作派的二哥楊志強大相徑庭,一向不被父親重視的楊志勇高中一畢業便毅然從軍,考入陸軍第二飛航學校,只用一年半時間便提前完成了規定要學習兩年的軍事飛行課程,開戰前以見習準尉身份編入現部隊,開戰以來頻繁轉戰阿拉木圖、希姆肯特、塔什干等地,執行包括為轟炸機群護航、掩護己方偵察機、掃射地面等各種任務,並取得擊落擊傷敵機各一架的戰績。今年3月隨隊返:)|校實習生成為貨真價實的陸軍飛行軍官。一個月前更因功晉升中尉,任209中隊第2小隊小隊長。
總理的兒子,這樣的光環籠罩在頭上,總會令人有些不自在吧。
楊志勇卻毫不在意,他很清楚,自己的前途,與佔據了嫡出制高點的兩個兄長相比,更要憑借汗水與鮮血來爭取。
身為武家勛貴之後。自然要子繼父業,建功立業,搏得不二武名,這也是劉氏皇朝開創以來貴族當中普遍認同的觀念。
二百二十馬力的北洋重工hk-10型引擎發出有力地咆哮,三葉木質螺旋槳急速轉出一圈光痕,夾雜了引擎廢氣的強風迎面而來——即便隔著有機防彈玻璃的風擋也感受得到。
跑道旁的引導員搖著小紅旗,打出“準備起飛”的旗語,楊志勇轉頭看了眼塔台的風向標,東南風,跑道是南北走向。看來起飛時要稍微往左壓壓舵,以便正對著風來的方向抬頭——再抬頭看一眼天空,雲淡天碧,沒有比這更合適的了。
緩緩推動節流閥,引擎轉速表里的紅色指針一點一點向右偏移,拉起前輪剎車手柄,輕巧的“雲電”機體開始乘風滑行,從停機坪中滑出地同時,楊志勇柔滑地蹬住左舵,把機頭轉往預定起飛方向。
引導員的小紅旗連續斜向上擺動——可以起飛了。楊志勇一口氣將節流閥推到頂,引擎和螺旋槳瞬間發出尖銳的嘶鳴。機體在碾壓平整的硬土跑道上奔馳起來,黃灰的塵土在飛機後方卷揚飛散——雖然事先已派人在跑道兩側灑過水。
僅僅兩口煙的功夫,楊志勇不用看儀表,光靠屁股上的感覺就知道,可以抬前輪了。
拉桿,蹬舵,機頭稍稍偏開跑道,一對前輪輕盈地抬離了地面,很快,機尾輔助的小輪也不經意地抬了起來。撐著雙層機翼的“雲電”看似笨拙地完全升到了空氣中。
從駕駛艙中看去,兩側的事物——草地、林木、房屋,很快消逝在身後、降落在身下,正前方。雲越來越近,仿佛下一秒就要撞上……收桿!放低機頭,蹬舵。楊志勇地座機開始在機場上空盤旋,他要等待同小隊的另外3同型戰機和第102偵察中[-8“宇風”偵察校射機起飛,編隊後再飛向戰場。
陸軍航空兵的戰斗機中隊通常下轄34機小隊,中隊長隊,另外2小隊各設一名小隊長,每個小隊又分成兩個戰斗組,組中設長機僚機,長機通常是熟練的正式飛行官搭乘,僚機則由通稱“菜鳥”的見習飛行官搭乘,長機主攻,僚機掩護並確認戰果。開戰後近半年時間里,楊志勇飛的都是僚機,成為長機是兩個月前的事情,但這並不妨礙他在中亞戰場罕有的幾次空戰中取得了屬于自己的戰果。
今天209中隊的任務是,分三班掩護己方偵察校射機到賽米拉金斯克上空遂行炮兵支援任務,楊志勇中尉的第2
第一班。
楊志勇不過繞了半圈,僚機安景世準尉地14號機已經起來,轉到第二圈時,第2謝風少尉的長機和陳長雲準尉的僚機也已加入編隊,編隊的規則很簡單︰長機在前,僚機在長機地左後方,2在1組的左後方,構成一條交錯的斜線,這樣小隊內作為僚屬地3飛機只需向右前方看,就能收到小隊長的信號——通常是搖晃機翼引起大家注意,然後打手勢做具體傳達。
轉到第三圈時候,偵察中隊的“宇風”總算飛上來了,兩機一前一後,保持一段距離跟在戰斗機編隊的下後方。
就這樣,由戰斗機編隊開路,偵察機跟進,又繞了機場半圈,一起轉到正北方向,一邊朝雲上爬升,一邊向那寬闊的、閃爍銀光的額爾齊斯河飛去……
當天,額爾齊斯河南岸,以連接阿亞古茲與塞米巴拉金斯克的鐵路為分界線,以東集結了以華軍裝6軍為核心的右翼集群,包括裝甲第第19、第20這3裝甲旅,以及騎兵第9、第15,外加步兵第9;以西集結有以華軍裝5為核心的左翼集群,包括裝甲第13第15、第騎兵第5第8旅,外加步兵第8。上述兩個集群之間,是作為佯攻部隊的中央集群——來自第5團軍第6軍的步兵11師和第8軍的步兵
—
右翼集群由第2甲集團軍司令官陸凱平上將親領,左翼集群由裝5軍軍長蕭斌中將指揮,中央集群直接由第5團軍司令官錢嵐上將指揮。
按照計劃,中央集群將首先以200大炮正面轟擊塞米巴拉金斯克要塞,同時擺出渡河強攻的姿態,吸引守軍注意力,左右兩集群再出其不意地從要塞兩側火力範圍之外奇襲渡河,迅速搭建起機械化浮橋,將裝甲機動部隊迂回到敵軍側後,構成對要塞之敵的合圍,再由後續配備重炮和工兵的步兵部隊展開圍攻。
楊志勇部隊掩護的兩架偵察機,正是要去為中央集群的炮兵提供校射支援。
配屬西北方面軍的第二航空集團自開戰以來還真沒遇到敵手,俄軍航空力量本來就薄弱,且主要配置在對德戰線,配置到對華戰線的不過兩三成,而其中又只有少部分配置到中亞戰場,估計不過十幾二十架,機型繁雜,性能落後,在第二航空集團總計編制155的壓倒性優勢前,通常是被俄軍指揮官當作“一次性裝備”使用,作戰效能幾近于零。
這一次,楊志勇也並不奢望能遇到大隊敵機,痛快一戰——參戰以來,全聯隊還從來沒有誰能同時遭遇2以上的敵機。
到了,前面就是額爾齊斯河,南岸,此起彼伏的炮口閃光連綿成線,北岸,籠罩在火光與濃煙中的,就是那可憐的塞米巴拉金斯克城了。
兩架偵察機如嗅到了花粉味的探路蜜蜂般,各自脫離編隊,開始圍繞城市轉圈,一架順時針轉,一架逆時針轉,仿佛是為招引蜂群而跳的“8舞”。
楊志勇搖了搖機翼,帶領小隊爬到偵察機上方更高的空域,盤旋掩護。
平靜,很平靜,雖然地面上炮聲隆隆,宛如百千雷擊,在楊志勇看來,卻根本是另一個世界的事情。
沒有敵機的天空,平靜得宛如無風深潭。
楊志勇看了一眼油量表,還能飛兩個鐘頭,真是寂寞啊!
裝上一名飛行員,兩挺七點九二毫米氣冷重機槍和1000子彈之後,“雲電”可以在巡航狀態下連續飛行三個鐘頭,但若以最大時速二百一十五公里加入空戰,最多只能維持兩個鐘頭。
楊志勇知道,就航程而言,“雲電”並不是理想的護航機,但它的敏捷性和可靠性卻是無可置疑的。
但至今為止,他和戰友們只是在欺負老弱病殘而已。
沒有值得一戰的敵手,又怎能真正驗證“雲電”的實戰性能呢?等等,北邊那坨大便狀的浮雲下面是……
<font color=red>筆趣閣</font>已啟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請大家牢記最新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