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 color=red>筆趣閣</font>已啟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請大家牢記最新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
第一百八十四章,孤舟簑笠翁,獨釣寒江雪
中國東北,寒冬時節,千里冰封,萬里雪疆。
http://www.kmwx.net/Book/0/1/
在這樣天寒地凍的北國大地之上,只有一條永不凍結並流不息的江水,在漫天飛雪的季節里緩緩流淌。
這條江水就是東北平原上的松花江,傳說當年遼太祖耶律阿保機曾經追著一條黑龍一直追到這里,
黑龍從天直下,潛入滔滔江水中消失不見了。有人說那條黑龍順著松花江水一路逆流而上,進入了長白山的天池里面,
它是專門去那里蓄積大地靈脈的,于是後世便有了長白山天池乃是華夏龍脈源頭的說法。
下面讓這種現象經過我們當今特事工地組織的“神學”與“科學”兩種格式的轉換“翻譯”後,
轉變成能夠讓生活在這個時代的人們通俗易懂的解讀概念,
其實我們完全可以把那些從天而下的神龍,當成是一條條從高級維度空間伸向物質空間里面的一條條“數據線”,
這些“數據線”中本身就蘊含著許多來自高級維度空間的資料和能源,它們進入物質空間里用來儲存能量的蓄積地點,
然後將高級維度空間中的數據,來與物質空間里面的原始數據做一次同步更新。
或許有人會問,從高級維度空間里往物質空間扔下一條條數據線的人到底是誰?
他們這麼做到底是為了為什麼?
或許是他們舍不得自己曾經耗費了全部的心血所建立起來的,供他們的千千萬萬子孫後裔們繁衍生息的大地,
因為靈性的流失而徹底崩解,或許是他們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讓有一天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能夠自我醒悟,
因為人們總是會在自我感悟出一些真諦後,才會真正的蛻變,你告訴前面有一堵牆,不要過去,
大多數人都會不相信,只有他們自己走過去撞的頭破血流,才會知道,下次不再會往那邊走。
所以,那些從高級維度空間拋下數據線的人們,能夠做的只是在世人醒悟之前,把根留住!
就如同那句老話,留的青山在,不怕沒柴燒。這也是佛家常常講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屠刀是什麼?屠刀就是不要再繼續執迷不悟,不要再繼續犯錯!
能見真龍現身之人,都屬于靈根為泯之人,這樣的人若逢亂世,必然不同凡響。
關于松花江真龍現身之傳說在關東一帶民間流傳甚多,這里先且不表,因為我們的故事中還有比真龍現身的神跡更加重要的事情,
將在這片神奇的白山黑水之間發生。
長白山天池北側有兩座凸起的山峰,分別是天豁峰和龍門峰,在兩峰之間有一個巨大的缺口,
這個缺口就是天池的出水口,天池的水從缺口奔流出來,河水沿斷裂帶長期地沖刷,侵蝕,使河床不斷地下切,擴大,
形成了一條經久不衰的河流,這條河被叫做“乘槎河”,又叫“通天河”。
冰涼的河水先是在一段約有六百米平緩的地勢里輕歌曼舞般地悠然地散步,緊接著地勢突然向北陡斜,
輕緩的河水也立刻情緒沖動起來,暴躁、奔騰、咆哮,一副桀驁不馴的架勢,一路而來跳躍,
在距天池約一千多米的地方經一塊巨石的切割,河水改做一大一小的兩股從懸崖上一躍而起,
從懸崖峭壁上飛流直下六十余米,與天然屏障玉壁,金壁相映,恰似兩條玉龍從天而降。
飛跌過程中兩條玉龍攪合在一起,水勢更加凶猛,張開大口勇猛地吞噬著突起的石灘,
沖向深深的潭底濺起幾丈高的飛浪,十幾丈的水霧,形成了壯美的“長白飛瀑”。
它穿過崎嶇的峽谷,奔騰浩蕩,飛瀉千里急流跌水,偉地經天,雲翻雨傾,鐘鼓雷鳴,形似蛟龍倒海,勢如萬馬奔騰。
千百年之後,瀑布下拓臼成了深約數十米的水潭,潭水天女散花般地濺出,匯集成為二道白河,
這就是松花江的正源。這樣壯觀的地勢景象,即使沒有華夏龍脈聚集地的傳說,凡常之人見了,也會心馳神往,
對我中華大好河山贊嘆連連。
雖然長白飛瀑,即使在寒冬臘月也是奔流不息的,但是由于冬天降水量少,從天池缺口匯入松花江和鴨綠江的水流量也就比較舒緩,
有些在夏季降水量大水流湍急時不敢到這片水域捕魚的漁船,到了冬季里,也敢劃行到這里進行打撈垂釣。
黃昏時分,夕陽在沉入西山之前,將紅色的余輝灑滿了長白山脈連綿起伏的山峰,
像是為了千百年如一日守護在這片關東大地上的英雄們披上了一層“聖光”,
那些“聖光”順著山峰的夾縫,一直流淌到江面上,在四周的落雪映襯之下顯得一片金紅。
一頁孤舟,停立在江面之上,舟身用繩 在岸邊的兩處凸起的巨石上固定,一位老者帶著斗笠,孤身坐在小船上手里握著魚竿,
正在江水里垂釣,整個畫面看上去寂靜而蕭瑟,不禁讓人想起那首古詩,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簑笠翁,獨釣寒江雪。
這名垂釣老者名叫張鐵桿,真名張鐵槍,若是說起這個人的故事,那就真的說來話長了,
每一個人在步入人生中的非凡歲月之前,都會有一段平凡的經歷,而在他非凡之前的那段平凡的經歷,往往會被人忽視,
因為人們總是會關注那些叱詫風雲的人物所超出常人的傳奇,卻不會注意他們在成為人物之前的平凡,
我們的故事講述的也是傳奇,所以平凡的過去就且讓他過去。
張鐵槍是中華民間三秘門六隱派當中鬼谷一脈的弟子,他具體是在怎麼樣的機緣巧合之下拜入鬼谷門下的這里且不說,
就講他離開鬼谷,學成歸來後的非凡經歷。
自從袁世凱政府倒台之後,中華民國進入一片混亂的時期,各地武裝爭名奪利,軍閥混戰,狼煙四起,
亂世之中,總會涌現出一批英雄或者梟雄,張鐵槍就是在那個時期離開師門,入世修行的,
自春秋時期,鬼谷一脈便以神機和縱橫二術修業見長,這二術修業中神機主要是用來窺探天相地脈,輔佐帝王成就千秋霸業,
縱橫主要是運用在兵法布陣的領域上,也是幫助帝王來開疆拓土,打江山的。
張鐵槍在鬼谷學藝時,便對華夏龍脈有很深入的了解,他認為得到龍脈的力量,就能夠使江山穩定,開創盛世太平,
于是他在離開鬼谷之後,便立下志願,找到一位有肩濟天下志向,又有一定勢力的明主,然後自己去輔佐他創立一番事業。
卻沒有想到,他在離開師門後所看到的當時的國家,竟然會是如此的一個紛亂的局面,那時候的張鐵槍年少氣盛,
先後到很多關內的軍閥那里主動請纓,開口便說自己要做軍中參謀總長的職務,可是那些軍閥壓根沒把這個半天講武堂都沒上過,
一顆子彈都沒打過,一個人都沒殺過的鄉下小子放在眼里,甚至還得到了直系軍閥吳佩孚屬下某個師長的侮辱。
張鐵槍本來還想跟他們提及關外龍脈所能掌控中華大地風水陣局的秘密,但是在自己被羞辱之後,便將這個秘密藏在了心里,
在那個兵荒馬亂的年月里,想要在軍中混出一點地位,要麼驍勇善戰,要麼一眼看上去就血性十足,
像當時的張鐵槍這樣的一看上去就是白面書生的鄉下小子,一開口就要在軍中做大將,是不可能的。
張鐵槍最崇拜的人就是韓信,他認為他十年學藝,修得這一身本事若得不到重用,那麼寧肯荒廢,也絕不去做一名凡夫小卒,
萬一在沖鋒陷陣時被亂槍打死,豈不是白費了自己的宏圖大志。
于是他決定在自己擁有一定的資本作為強大的說服力時,再去找那些手中握著兵馬大權的各地軍閥談判。
人活著總要吃飯,即使是有本事的人也不例外,然而在那個兵荒馬亂的年月里想要吃飽飯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各地軍閥的無度征糧,土匪強盜的攔路搶劫是常有的事情,張鐵槍感覺自己已經與外面的世界脫離太久,
無法適應這樣的生存方式,無奈之下,他只好回到自己的家鄉,家鄉又遭遇百年不遇的饑荒,關內連年征兵打仗,
大多數人都陸續的逃往關外活命,張鐵槍也就只好跟隨著老鄉,一同加入了“闖關東”的隊伍之中。
到了關外之後,張鐵槍偶然間結實了一伙信奉薩滿教的前清余黨,這些薩滿教徒在山海關附近盤踞了一個山頭,
一直在招兵買馬,並放出話來,他們只要找到長白龍脈,光復大清江山的宏遠便指日可待。
張鐵槍對滿清王朝不敢興趣,他在鬼谷這樣的隱修門派學藝,深知天意不可逆,天道不可違,
不過他倒是很想找到長白龍脈的源頭,然後以此作為自己的資本,去向那些用一定實力,且有一定胸懷的軍閥談判,
輔佐他評定國家亂世的局面。
然而,就在他加入這伙薩滿教徒的“土匪組織”不久,這伙隊伍,便被正在到處收編各地土匪武裝的東北大帥張作霖給剿滅了,
並將張鐵槍抓到了東北軍中。
張作霖雖然是一介草莽胡帥,但卻是一個慧眼識珠之人,他在審問張鐵槍的過程當中發現此人的不凡之處,
便將其留在了軍中,在自己的帳下做了一名參謀。
張鐵槍得知張作霖領導的奉系軍閥,與吳佩孚領導的直系軍閥有著很深的恩怨,便答應了張作霖的請求,
就這樣,張鐵槍正式的加入了東北軍中。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