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 color=red>筆趣閣</font>已啟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請大家牢記最新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
ps︰一直沒怎麼吭聲過,上架後也是三十章一次‘性’上傳自動更新的,所以這次上傳的時候吼兩聲了,求票啊,月票,推薦票,糧票都要啊。
www.biquge001.com;我至今還沒見過月票是什麼玩意呢
千萬不要小瞧二十多文一石的鹽價太低了,這只是因為朝廷自上而下采取的一個恢復民生的政策而已。要知道唐朝後來幾乎就是毀于鹽上的,你就知道這小小的玩意有多厲害了。現在唐朝建立不久,統治集團從各地的實際情況出發,制訂了相應的鹽業政策。對前代制度有繼承,也有創新。征稅制、官營制、無稅制,隋代以前曾經有過,唐朝政f 繼承下來;以鹽代租制、租佃制,隋代以前未曾有過,是唐代的新制度。由于這種鹽業政策不僅簡便,而且考慮到了社會承受能力,所以對前期社會經濟的恢復和發展起了積極作用。
在古代,鹽是一種僅次于糧食的戰略物資。這也帶來了一個古代經濟的重要話題,那就是食鹽的生產、銷售,到底應該官營呢,還是民營呢?白‘花’‘花’的鹽巴官營還是民營,可以檢驗一個朝代是否與民爭利。官營鹽業實際上是對全體國民征稅,把民間的財富聚斂到國家的庫府中。這對于古代的國王或皇帝來說,鹽不是咸的,而是像蜜一樣甜,一旦他們嘗到了食鹽帶來的財富甘‘露’,就‘欲’罷不能了。實行鹽業官營的朝代,統治者都想提高鹽的價格,變相增加稅收。
而且官營具有天生的弊病。一個是經營效率低。容易滋生**;另一個是刺‘激’了‘私’鹽買賣。由于國家壟斷鹽業。導致食鹽的市場價格高,而制鹽成本卻很低,這之間的差價足以讓一些人鋌而走險,把國家的嚴刑峻法放在一邊,搏取一場富貴。這就好比當今世界,某個國家壟斷了進口石油的權利,導致國內汽油價格高于國外許多,于是走‘私’汽油入境就會成為該國冒險家們一個十分有利可圖的行業。而國家要想打擊‘私’鹽買賣。往往要付出很大的代價,
‘春’秋戰國時期的齊國,管仲甚至不惜修建齊長城,來阻擋‘私’鹽買賣,保護官營食鹽的高價格。各朝各代的鹽業政策反反復復,時而官營,時而民營,到了唐朝,剛開始的幾代幾個皇帝還做的不錯,但是後來的皇帝圍繞食鹽的經營。終于掀起了軒然大‘波’。
公元755年安史之‘亂’爆發,安祿山起兵叛唐。並進攻中原地區,當時的平原太守,也就是中國著名的大書法家顏真卿,為了抵抗安祿山的叛軍,需要籌措大量軍餉,于是他用政f 資金壟斷了當地的鹽業市場,把所有的食鹽全部收購,然後加價賣出,賺取了足夠的軍費。顏真卿的做法是戰時不得已而為之。但安史之‘亂’後,卻被唐朝庸官們奉為至寶,認為這是政f 發財的真經,唐朝的鹽業制度立刻從民營轉向了官營,而且官鹽的出售價格還節節攀升。原本民營期間,食鹽的價格每斗不過10錢,官方壟斷之後,食鹽的銷售價格就提高到了110錢,暴漲了10倍有余!而且鹽價沒有最高,只有更高,到了唐德宗的時期,官方鹽價甚至高達每斗300錢以上,如此橫征暴斂的皇帝,居然被稱為“德宗”,這道德標準也實在是太低了。
但是唐朝後期官營鹽業給統治者帶來了巨額財富嗎?沒有!過去10文1斗的鹽變成了300文1斗,這不是明擺著給冒險家們一個獲取暴利的機會嗎?當時只要是產鹽的地區,就少不了‘私’鹽販子的身影,‘私’鹽大批入市,強烈地沖擊了官鹽的市場,唐德宗把食鹽價格推上了高峰,但總收入卻不升反降,因為百姓都去買‘私’鹽了,300文1斗的官鹽,根本無人問津!
面對蜂擁而起的‘私’鹽販子,唐朝皇帝們高高舉起了屠刀,想用殺無赦的辦法來維護自己的鹽業壟斷地位。當時對走‘私’食鹽的法律嚴酷到什麼程度,問一個十余歲的孩子就清楚了。當時一位管理河東鹽池的官員史牟視察鹽田,偏巧自己一個十余歲的外甥也跟著看熱鬧,看到鹽晶粒很是好玩,于是這個小孩子就拾了一顆鹽粒回家。史牟得知此事後,竟然“立杖殺
之”。
一個小孩子僅僅為了滿足好奇心‘私’拿了一粒鹽就被殺死,而且劊子手還是自己人,只能說明當時的刑法太嚴酷了。但史牟不殺這個孩子“太義滅親”,恐怕他的全家就會有滅‘門’之災。嚴刑峻法可以恐嚇老實人,但對于亡命徒卻根本沒有用處。而且,在人們的基本必需品——食鹽上橫征暴斂,直接把底層民眾推向了窮困的深淵,既然活不下去,干脆就亡命一搏好了。
唐朝後期,嚴酷的法律從來就沒有擋住‘私’鹽擴張的腳步,這一切其實都是錯誤的鹽業政策造成的惡果,而不是‘私’鹽販子的錯。曾經輝煌的大唐王朝搖搖‘欲’墜,如果此時官府能夠和‘私’鹽販子們和解,也許這個王朝還有救。但是唐王朝的統治者又犯了一個嚴重的錯誤,最終讓唐朝滅亡,也成就了中國歷史上最大的一個‘私’鹽販子——黃巢,一個狗屁的人物卻因為造反和政治需要登上了後世的歷史教科書中,成為造反英雄,這里我們說鹽就不評價這人了。
黃巢的老家是山東渮澤,那里從‘春’秋戰國時期就是重要的產鹽區。唐朝末年,黃巢家中三代都是‘私’鹽販子,販賣‘私’鹽是死罪,黃巢家能把這個營生做成了家族企業,可見當時的法律不過是嚇唬老實人的,對于老練的‘私’鹽販子來說,嚴厲的法律不過是減少了自己的一些潛在競爭者而已。販賣‘私’鹽利潤極高,所以黃巢在唐朝末年犯上作‘亂’,頗有點幾古怪。一般人都是吃不飽肚子,不得已暴動搶東西,給自己找條活路。而黃巢家中殷實,居然還去參加過科舉考試,只可惜名落孫山,這樣的人說實在話完全和起義根本就沾不上邊的。
唐末的大動‘蕩’是另一個‘私’鹽販子王仙芝發動的,當他帶領造反的隊伍攻城拔寨的時候,他的‘私’鹽合伙人黃巢看到了一條通往仕途的另類道路,于是搖身一邊變成起義軍的領袖拉起來一號人馬與王仙芝響應。後來兩伙‘私’鹽販子武裝會師一處,實力壯大了,但他們卻不像其他的農民武裝那樣,攻佔城池,擴大地盤,而是四處流竄,打下一城搶劫後,棄城而走,轉戰另一城。,
<font color=red>筆趣閣</font>已啟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請大家牢記最新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