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最新入庫全本精品總排行榜  

第三百五十一章 聰明人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作品︰高門女 | 作者︰水清若雲


 熱門推薦: 雪鷹領主 完美世界 武極天下 星河大帝 傲世九重天 我的貼身校花

    筆趣閣 最新永久域名︰www.biquge001.com ,請大家牢記本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

    鄭綏拿到捐濟會上的捐獻明細時,嚇了一大跳。www.biquge001.com

    “這沒算錯?”

    鄭綏揚了揚手上的卷冊,這份明細由郎中令夏侯宣的妻子陳氏剛遞交給她,“我是說數目計算準確無誤。”

    “是的,這份卷冊是我和阿江一起登記,請了兩位計椽幫忙統計過,最後,我又核了一遍。”

    計椽,主要負責統計郡縣內賦稅收支。

    能擔任計椽一職,皆是精通算術之人。

    鄭綏的目光,重新回落到卷冊上的那筆總數上,猶不敢置信。

    萬石糧,萬匹布。

    桓裕昨晚還說,只要能募捐到兩千石糧、一千匹布,就湊夠數目了。

    眼下,不僅湊夠數,且遠遠不止。

    鄭綏接著往下看時,臉上的詫異越發地明顯。

    這個捐濟會,算是讓她大開眼界,少則百石糧,或百匹布,多的甚至有千石糧,她如果沒有記錯,將軍府的郎中令,一年俸祿,不過千石。

    坐在她旁邊的高氏,適時的給她解惑,“這些官吏家眷如果來自世家,大多數人都有豐厚的陪嫁,如果出身寒門,大部分人都特別喜歡積存財物,有些人,私下里,還去做了商賈的行當。”

    听了這話,鄭綏不由抬頭望了高氏一眼,“你真敢說出來,不怕我斷了你們的財路。”

    “我也是信得過夫人,所以和夫人說這些。”

    高氏見鄭綏臉上並無惱意,何況這些日子接觸以來,她也了解鄭綏並非拘泥的人,“再說了,大丈夫異地為官,不是為名,就是為利,從京城到徐州府,誰敢說自己是清白的,就算他自己清白,也難保後院家眷,沒有收受好處的。”

    有句話叫︰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官場的賄賂,自古而今,一直存在,但鄭綏沒料到,有這麼嚴重,高氏能這般堂而皇之地付諸于口,想必這種情況,是眼下南地官場上的常態,此刻,她心頭的震驚,比初看到卷冊上的那個數目,還要大上數倍。

    待高氏和陳氏離開後,鄭綏拿著卷冊交給辛夷,還笑道︰“郎君上上下下折騰一番,竟不及搞兩場這樣的捐濟會。”

    徐州府上下分派任務,都未完全收集兩萬石糧,一萬五千匹布。

    僅僅一場捐濟會,就湊集了一萬多石糧和一萬多匹布。

    “娘子說笑了。”

    辛夷收好卷冊,扶著鄭綏進套間的胡椅上坐下,“夫人這次太過破費了,那兩匣子琉璃首飾,又有兩對月白石耳墜,可都是稀有貨,在外面,想買也買不到了,尤其是月白石耳墜,前兩日,婢子听庾縣君說,建康的市面上,已找不到蹤跡了。”

    說到這,辛夷又不禁念叨,之前說過鄭綏的話,“那兩對月白石耳墜,是將軍送給夫人的,要是將軍問起來,夫人可要想好怎麼說。”

    “好了,別再提了。”

    鄭綏瞪了辛夷一眼,這話自她決定拿出那兩對耳墜,辛夷說了不下十余遍,“不過是些外物,只是稀罕些罷了,要真因為這份稀罕,受了束縛,倒寧可不要了。”

    嘴上這麼說,但她仍舊有些不自在,剛開始說得冠冕堂皇,後來,又不好反悔,于是偷偷取走了一副與五嫂送的玉蘭花耳墜相似的月白石墜子,把五嫂送的那對放了進去,放到捐濟會上,由來參加生辰會的官吏家眷挑選。

    最後,誰捐的糧和布較多,便由誰得了去。

    但為了照顧眾人的顏面,竟價的場合,當然不用女眷參與,因最後去登記的,都是婢女僕婦,除了這本卷冊上記錄在案,旁人是不清楚誰得了去。

    外祖母曾告誡她,不要受外物所羈。

    故而,從小到大,她對金玉首飾等各類漂亮的物什,都看得很輕,哪怕價值千金萬金,在她眼中,也是個物什而已。

    能用則用,能為她喜歡才好,如不能用,不能得她喜歡,便是賤物一件。

    那兩對月白石耳墜,不在于它市值千金,甚至有價無市,而在于,它是桓裕送給她的,拋去堵氣的成分外,她到底還是想留一副下來。

    這是她嫁入桓家,桓裕提前送給她的第一份生辰禮物。

    她想留一份下來,當是做紀念。

    今日的宴會,來得人極多,坐無虛席,極為熱鬧,後院的女眷散得早,鄭綏又懷著孕,招待事宜,都是由高氏陳氏以及庾氏江氏出面幫忙。

    饒是如此,這會子,漏壺已指向戌時了。

    前院怕是散得更晚,今晚桓裕不一定能來正儀堂。

    于是鄭綏讓辛夷去一趟前院送卷冊,順便匯報一下捐濟會的事,又喊了晨風進來,“你去東院傳個話,明日上午,讓阿翁過來一趟吧。”

    晨風沒多問,直接應聲去了。

    辛夷送完卷冊回來時,鄭綏已經洗漱,坐**榻,將要安歇了。

    “果然,將軍看到卷冊上的數目,比夫人更吃驚,又直嘆溫翁出了個好主意。”

    鄭綏听了辛夷的回話,不由淡淡一笑,卻又帶著一絲無奈。

    這個主意,最開始是溫翁提出來的,結果怕是也在他老人家的預料之內,到底在鄭家做了幾十年的幕僚,又經了曾祖父、祖父、大伯,以及大兄等幾代人,看事情的眼光,又豈是旁人可比。

    這大約是桓裕不願意讓他留下來的原因之一。

    想了想,臨睡前,鄭綏又吩咐了一句,“讓繼郎明日上午也來一趟。”

    好在,她漸漸明白過來,溫翁為什麼要留在徐州。

    第二日上午,溫翁和鄭繼過來後,鄭綏直接捧出了一個木匣子,這個木匣子,是當初鄭繼過來徐州府後,交給她的。

    她猶記得,繼郎一張猶嫌稚嫩的臉上,透著幾分沉穩,“這個匣子,先交由阿姐保管,他日阿姐生下小郎,這匣子算是五郎身為阿舅,送給外甥的一份禮物。”

    木匣子里放著七塊令牌,能調動鄭家三分之一的部曲。

    鄭家在臨汝部曲,一共分為三部十九校。

    溫翁當時來徐州,便是因為這七塊令牌。

    這會子,見她拿出這個木匣子,繼郎尚不明白,但溫翁面上已露出了然的神情。

    聰明人,往往一點即透,無須多言。(未完待續。)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本站強烈推薦給您以下精彩小說︰

本站所有內容均來源于網友網絡分享與轉載,本站不承擔任何責任!如不認同,請離開本站。

若本站無意中侵犯到您的權益或含有非法內容,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做出回應。

Copyright © 2012∼2018 www.luanhen.com 飄天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5008561號

XML︰1  2  3  4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