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 color=red>筆趣閣</font>已啟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請大家牢記最新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
上回說到竇輔在許攸的引薦下,認識了已故太傅陳番之子陳逸。
www.biquge001.com 近身高手以及在黨人中享有盛譽的‘八廚’之一的王芬,也是今日之冀州刺史。在一番交談中,竇輔感覺到王芬所圖非小。于是就用言語試探,果然發現王芬有行廢立之心!竇輔心驚之下,只得先虛與委蛇,在騙得對方信任後,趕緊離開鄴城,一路狂奔往豫州去。但是,終究留下了隱患,為了脫身,竇輔簽下來投名狀。
而在竇輔離去後,坐在王芬邊上的一位老者卻在喃喃自語。王芬好奇道“仙師,可是有何不妥?”
那老者,心中雖然驚起驚濤駭浪,可是表面上卻看不出絲毫破綻,對著王芬淡然道︰“大人,無需擔心!只是,老道方才看到那竇姓少年,確實不凡!”
王芬急忙問道︰“如何不凡?還請仙師指教!”
王芬為何如此著急呢?只因為此次起事,除了有王芬對靈帝的不滿,以及對宦官的仇恨外,這老者的話,亦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那麼這老者是誰?乃是東漢著名方士,姓襄名楷字公矩,平原隰陰人也。好學博古,善天文陰陽之術。
話說這平原還出了一位了不起的精通易經之術士,那便是管絡!能在三國志中留名的方士可是不多的!而管絡就是其中之一!他那段著名的批語︰三八縱橫,黃豬遇虎。定軍之南,傷折一股!說的就是建安二十四年,在定軍山夏侯淵被黃忠斬殺這件事!當時,智慧如曹操也听不明白,事後想起,才對管絡驚為天人!當然,管絡之術數奇談不止這一件,只是這一件太過有名,對整個三國歷史都有很大影響!而後世如唐代袁天罡等!所以,在歷史上這些有名望,且有能力的術士,一直為人欽佩,且對其之言,言听計從!
再言歸正傳,那麼襄楷到底說了什麼話,才起了重要的作用呢?
這就要從黃巾起義被鎮壓後說起。話說當年王芬因黨錮解除,得以出任冀州刺史。雖然治政能力出眾,可是卻無法磨滅其心中對靈帝的怨,宦官的恨!而襄楷卻是與王芬乃久相識,前不久在一次王芬與陳逸閑聊時,襄楷從天象得知宦官將有大難,恐將族滅!王芬大喜,遂決定順應天意,誅除宦官!
正是因為王芬對襄楷的信服,如今見襄楷的反應,才會如此緊張。
襄楷沉吟片刻,答道︰“此子不凡!使君此事成敗皆在此人!”
見襄楷如此回答,王芬大驚,接著說道︰“若如此,芬即可派人將其追回,就地斬殺,以絕後患!仙師以為如何?”
襄楷大驚,他原本那麼說,就是想要王芬知道竇輔的重要性,不要輕舉妄動。如今,王芬听了他的話,居然要殺了竇輔。實在是出了襄楷的預料,所以大驚。同時,也對王芬是否能成事,感到懷疑。只是,當下還是要先滅了王芬要殺竇輔這個念頭。于是說道︰“使君錯矣!若如此,此事定然不能成功!”
听襄楷之言,王芬愈加糊涂,虛心請教道︰“芬愚鈍!還請仙師明言!”
襄楷點頭說道︰“老道之意,是說使君欲成此大事,必要此人真心相助!否則,事必不成,恐有大禍!”
王芬這才明白,感激道︰“多謝仙師指點迷經,芬這就去安排!”
襄楷不解道︰“使君意欲何為?”
王芬答道︰“自然是派人去送送竇輔一行,再贈與財務,以結其心啊!”
襄楷搖頭道︰“使君又錯矣!”
王芬疑惑道︰“又錯了?不是仙師讓芬厚待此人嗎?”
襄楷笑道︰“使君此舉,恐適得其反!竇輔既是少年英雄,這尋常之物,又有何用?這等閑之人去了,又有何為?”
王芬听襄楷之言後,亦覺有理,不由大急道︰“似此,又如何是好啊!”
襄楷微微思索後,對王芬道︰“使君,不若由老道親自走一趟,或許能說動此人!”其實,襄楷在說這話時,自己也沒把握,王芬是否會放自己離去。只是,抱著試試看的心態。
而結果顯然出乎襄楷預料。王芬聞言大喜,激動道︰“固所願也,不敢請爾!若仙師肯親往,此事必定成矣!只是,如此一來,卻要勞仙師大駕啊!芬實在汗顏啊!”
襄楷忙謙遜道︰“使君過譽了!成與不成,老道實在無有把握!姑且一試,成敗皆是天意!”
王芬不住點頭感謝,忙命人準備行囊,送襄楷出城。
而襄楷與王芬告辭後,連夜出城,快馬追趕竇輔而去。
這襄楷為何這樣著急呢?原因是他突然想起了一件事。在延熹九年,襄楷給當時的漢桓帝上過奏章。而最記憶深刻的就是天象示警,上古有史料記載開始,熒惑星,就是災星!熒惑現,天下避亂,還主天子亡!當時,襄楷看出問題後,就上奏道︰熒惑入太微,犯帝座,出端門,不軌常道。其閏月良辰,太白入房,犯心小星,震動中耀。中耀,天王也;傍小星者,天王子也。(這些在之前的章節注解過,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再深入研究下!)
這件事已經過了近二十年了,襄楷一時之間也沒有想起來,只是與王芬談起竇輔時,才猛然記起竇輔便是延熹九年出生的,也就是公元166年,如今正好21歲。再想起今日見到竇輔後的面相,不覺豁然開朗。這才有了襄楷向王芬討要這一差事,否則以襄楷的身份,絕對不會做此等事。勸說竇輔是假,借機離開王芬是真,順便想見見竇輔,詢問一些情況,以解心中困惑。
且不說襄楷當晚便出城,趁月夜追竇輔。只說現在竇輔在何處呢?此時的竇輔已經遠離鄴城,正在往黃河趕去。
此時,夜已深沉,太史慈見不遠處有燈火,便對著竇輔開口道︰“二哥,天色已晚,不如今夜在此留宿。明日再走不遲!”
典韋亦點頭道︰“是啊,兄弟,三弟說得對!天色已晚,即便趕到渡口,亦無船可渡!人能堅持,馬卻不能啊!”因為,這次出來都是單人單騎,無馬替換,所以,典韋才這麼說。畢竟三國時代的馬並沒有馬鞍,更沒有釘馬掌。所以,馬並不能太過持久。
竇輔見二人都如此說,看看天色,嘆口氣道:”好吧!便听大哥與三弟的,到前面人家借宿一宿,明早繼續趕路!”
一夜無語,第二日清晨,竇輔與典韋太史慈正準備上馬出發,卻突然听到身後有人喊道︰“將軍留步!”
竇輔一愣,回頭張望,卻見遠處有一須發皆白,身穿道袍之老者,正策馬急馳而來。
定眼一看,原來是襄楷。竇輔奇道︰“是他?”
太史慈典韋好奇之下,亦回頭望去,卻見那人已經來到三人跟前,那人勒馬停住,顧不得疲勞喘息,稽首道︰“老道有禮了!日前已講過諸位英雄!”
竇輔點頭道︰“不錯,昨日于王刺史席間確曾見過道長!只是還不知道長尊稱?來此何為?”
那老道見竇輔三人凝神戒備,身後太史慈典韋還不住向四周張望。于是笑道︰“老道襄楷,與王刺史乃是故友!此來並無惡意,知將軍有大難,特來救將軍爾!”
竇輔因為黃巾之故,最看不得這些裝神弄鬼的術士,若不是來自後世,對道教有所了解,此刻恐怕已經刀劍相向了。此時的大漢才經過黃巾之亂,但凡心系漢室,雄才大略之人,對道士可謂深惡痛絕!只要看歷史上孫策對于吉(此人身份有待確定),曹操對左慈,都是欲殺之而後快!皆因漢代自高祖劉邦始,采用老莊之道,無為而治。歷代都比較尊崇道家,特別是文帝妻子,也就是後來的竇太後(美人心計中的主角,就是以她為原型,改編的演義)特別推崇,雖說武帝後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可是道家的影響卻依舊在。所以在張角的苦心經營下,桓靈二帝時,興黨錮,寵宦官,外加天災不斷,才有了如此聲勢浩大的黃巾起義。
竇輔冷笑道︰“道長恐怕言過其實,危言聳听了吧!輔不信鬼神!”
見竇輔如此神情,襄楷似乎早已知曉,微笑道︰“信不信在將軍,說不說在老道!”
竇輔見其仍不死心,心中好奇,便道︰“道長莫非是刻意拖延,欲等待援軍乎?”
襄楷大笑,說道︰“世人無知,妄言天數!張角無能,荼毒蒼生!道家何辜?魚殃之災!”
听襄楷這麼說,竇輔倒似有所悟,收起輕視之心,問道︰“既如此,請道長明言?”
襄楷望著竇輔道︰“將軍可是相信老道之言?”
竇輔微笑,拿方才之言回敬道︰“說不說在道長,信不信卻在輔!”
襄楷一愣,隨即笑道︰“好!老道只說兩句!”
竇輔不語,靜待下文。襄楷暗暗贊許竇輔之冷靜沉穩,愈發確定心中推論,說道︰“其一,王芬欲行伊尹霍光之事,而起因在老道!其二,將軍之面相,老道頗為不解?一命卻有雙相!半生命數已定,半生命數卻看不透!”
竇輔聞言大驚!
襄楷到底看到了什麼?竇輔又將如何面對,如何選擇?欲知後事如何,請看下回分解。
<font color=red>筆趣閣</font>已啟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請大家牢記最新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