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最新入庫全本精品總排行榜  

正文 第八十二章 兩處茫茫皆不見(七)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作品︰明末微官 | 作者︰雨天無辰


 熱門推薦: 雪鷹領主 完美世界 武極天下 星河大帝 傲世九重天 我的貼身校花

    <font color=red>筆趣閣</font>已啟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請大家牢記最新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

    蒼鷹雖猛,卻不容于虎狼,既不能滅,則視之為無。www.83kxs.com鷹擊長空而無根可落,虎狼難飛卻呼嘯山林,遂各安其命。沈重就是蒼鷹,而文臣則為虎狼。

    于是,沈重每日里,赴皇城而奉君王,入民巷而拜父母,置宴席而謝鄰里,逞殘暴而伸公道,京中惡名日盛。

    內閣視而不見,六部听而不聞,御史裝聾作啞,順天府息事寧人,仿佛沈重揮師入京的猖狂,以及舌戰朝會的囂張,皆已是過眼雲煙,不足為道。

    沈重和定邊軍尚在京城,就已為朝廷遺忘,直到朱由校勒令沈重,參加廷議論策遼東,沈重方又出現在朝臣的視野中。

    說起來,曾任遼東監軍,欽賜天子劍,可便宜行事,監督遼東文武,執掌過三萬遼陽軍,親領萬余定邊軍的沈大人,自上任以來,只參加過一次廷議,一次朝會。

    第一次是以幸進小人而偶露崢嶸,便被逼著出兵遼東,第二次是以國之奸佞肆意咆哮,又被當作了臭狗屎,人人唯恐避之不及。

    第三次步入廷議的沈重,懷著舉世皆醉我獨醒,天下皆敵我保身的矛盾心理,硬著頭皮,頂著八十余位朝廷重臣的無視和冷遇,遠遠躲開,不發一言,安分守己裝好孩子。

    魏忠賢見天子沖自己點頭,便揚聲說道︰“此次廷議,不涉及其它,專為遼東戰守之策。如今,遼東經略和遼東巡撫連連上奏,觀其方略攻守各異,兵部地方矛盾重重,朝中重臣意見不一,故天子降旨。廷議遼東,交付公論。諸位大人當為天子國家,暢所欲言。議定國事。”

    葉向高點頭說道︰“遼東戰局,國之大事。當慎而又慎。如今遼東實情、經撫之爭,天子及諸大臣或有知之不詳之處,為廷議聖裁無誤,就請張部堂為吾等解惑,只是當持公心、論詳細、不偏不倚才是。”

    張鶴鳴身為兵部尚書,自是責無旁貸,上前對朱由校躬身施禮,起身說道︰“遼沈大敗之後。王化貞于廣寧安置流民,籌集糧食,收集殘兵,布置城防,軍民歸心,廣寧遂安,因此朝廷嘉獎而升任遼東巡撫。天子心憂遼東大局,起復熊廷弼為遼東經略,調川浙軍坐鎮山海關,開內帑一百五十萬兩資邊。如今遼河以西至廣寧一線,已有十四萬大軍守御,方使遼東頹廢復振。”

    見天子和諸位大臣點頭。張鶴鳴便接著說道︰“王化貞任巡撫後,西聯蒙古虎墩兔汗,許以四十萬鐵騎威脅建州,又派毛文龍東進,光復遼右鎮江,震動全遼。同時,從遼陽至廣寧,布下三道防線,一為遼河防線。二為廣寧外圍西平堡、鎮寧堡、鎮武堡防線,三為廣寧城防。如今廣寧防線固若金湯。萬無一失,由此可見王化貞之能也。”

    見諸大臣皆是松了一口氣。張鶴鳴繼續說道︰“王化貞素有大志,胸有謀略,為報天子朝廷恩遇,為解遼東百姓苦難,在穩定廣寧防線後,便上疏提出四面圍攻,一舉蕩平建奴之戰策。”

    朱由校看了老實的沈重一眼,感興趣地問道︰“如何四面圍攻?”

    張鶴鳴躬身笑道︰“啟稟陛下,利誘墩兔汗四十萬鐵騎從西北而攻,以牽制建奴主力。毛文龍部出鐵山,側擊新奠、璦陽,佯攻建州,使奴酋首尾難顧。廣寧軍出兵六萬,配合內應橫掃遼南,光復金、復、海、蓋四衛,從而威脅遼陽。遼東大軍再水路並進,沿河北上,與蒙古大軍兩面夾擊,再以降將李永芳為內應,一舉光復沈陽。如此四面而動,勝則可光復全遼,不勝亦可使建奴實力大損,從而逆轉遼東大局,以待再戰!”

    葉向高也是點點頭,張鶴鳴接著說道︰“王化貞持戰策,而熊廷弼主守策。其屢屢上疏,攻擊王化貞不知兵,言道遼人不可用,西部不可持,永芳不可信,廣寧多間諜,遼南民心不可附,入遼援兵不堪戰,奴兵鐵騎不可敵,故定策三方置守,三處虛攻,蓄力以待將來。”

    朱由校問道︰“主守哪三方?虛攻哪三處?”

    張鶴鳴拱手奏道︰“放棄遼河、西平堡防線,集中兵力,主守廣寧。調撥九邊及土司精銳,主守三海關防線。提升登萊二州等級,使之與天津水師級別一致,共同協守右屯、寧遠防線。利誘蒙古諸部,從西北虛攻建州,登萊、天津水師渡海虛攻遼南,東江軍會同朝鮮虛攻遼右,以使建奴不敢輕易西顧。待物資齊備,士卒堪戰,則廣寧軍東進,山海關北上,水師登陸遼南,三面合圍,方可必勝。”

    朱由校瞟了一眼魏忠賢,魏忠賢心知肚明,便揚聲問道︰“兵部是何意見?”

    張鶴鳴給徐大化使了個眼色,徐大化便上前答道︰“遼沈大敗,遼東已然岌岌可危,若非王化貞力撐大局,遼東早已盡失,由此可見其能也。況遼河至廣寧,數百里之地,數萬黎民百姓,豈可輕言放棄?

    如今廣寧軍民惶恐,一日三驚,遼南、遼右百姓哀嚎掙扎,苦盼王師解難,豈能坐視不理?且降順明軍忠義猶存,東江軍威震遼右,墩兔汗鐵騎南下,十四萬廣寧軍枕戈待旦,此正是大有為之時,豈可畏戰言守?”

    瞧著諸臣紛紛點頭,徐大化向天子深施一禮,高聲說道︰“人皆言熊廷弼知兵事,有奇功,獨臣不屑也。熊廷弼一赴遼東,雖稱能,非戰時也。熊廷弼二赴遼東,定遼之功不在其,而在沈監軍也。若非騎兵營孤軍北上,遼陽軍血戰十萬,熊廷弼何以定遼?”

    朱由校听徐大化贊揚沈重和定邊軍,自是連連點頭同意,暗嘆徐大化持心甚公,為國竟不掩仇敵之功。而沈重眼見前幾日還與自己為敵的徐大化,竟然利用自己當武器,博取天子好感而攻擊熊廷弼,不由連翻白眼。暗罵無恥。

    徐大化瞟了一眼沈重,得意說道︰“熊廷弼三赴遼東,束手無策。頹廢言守,大言罩事。嫉能妒功,若不去之,必壞遼東!”

    朱由校听徐大化說得頭頭是道,分析得客觀有理,不由暗暗點頭。只是想到與沈重數論遼東局勢,沈重皆悲觀失望,也一時拿不定主意。于是朱由校便對張鶴鳴問道︰“張元平是何意見?”

    張鶴鳴上前躬身道︰“如王化貞所言,勝則一舉復遼。不勝則消耗建奴,亦可存遼。若去王化貞,則毛文龍無人可治,蒙古西兵煙消雲散,降將斷絕歸附之心,遼東再無希望可言。”

    朱由校點點頭,沖葉向高問道︰“閣老之見呢?內閣可有決斷?”

    葉向高躬身笑道︰“老臣與王化貞有師生之誼,當按制回避,以示清正無私、不偏不倚。陛下既然垂問,張部堂、徐大人又已詳述遼東實情。諸大臣當盡知遼東虛實。且攻守二策皆有利有弊,當集思廣益,方可切合實際。以不誤國事。陛下何不讓諸臣廷議表態,集眾議而聖裁乎?”

    朱由校點頭同意,對諸臣說道︰“遼沈不存,遼東大壞,奴酋待機,西窺廣寧。攻守有異,經撫不和,朝中爭論,至今無果。此次廷議亦當有終。方可不誤國事。司禮監奏疏不斷,朕思之。不外支持王化貞,或支持熊廷弼。亦有分任責成之議,諫言熊廷弼謹守山海關,關外歸王化貞。即是眾說紛壇,不如為公是舉,就按廷推表決吧!”

    葉向高躬身領命,命人取來廷推所用壺豆,傳遞讓諸臣表決。未及一刻,結果已出,八十余位大臣,支持王化貞者十之三四,支持分任責成者十之六七,支持熊廷弼者僅有一人。

    沈重看著結果無奈一笑,心里暗暗感嘆,皆言自己乃是過街老鼠,豈不知熊廷弼才是舉世皆敵也。你熊大胡子要麼好好當你的楚黨,要麼干脆投靠東林黨,哪怕是投奔魏忠賢門下,或學自己為天子近臣,也比如今不三不四要強。糟蹋了一身本事,可惜了一腔抱負,上不為天子喜,下不容于諸黨,脾氣又臭又硬,嘴巴又毒又狠,率性而為,將國事私事並舉,將不合變成仇敵,將朋友變成死敵,你日後不死,誰死?

    朱由校受沈重影響最深,可是覺得張鶴鳴、徐大化所言也甚是有理,而且葉閣老提議廷推,自己也難不給面子,面對如今這麼個結果,心中大是為難,不由看著不發一言的好孩子沈重生氣。

    徐大化順著天子的目光看去,只見沈重雖是不發一言,眼中卻滿是鄙夷,嘴角還不停冷笑,便得意地問道︰“沈監軍一向知兵事,乃我大明有數的名將。自入遼以來,百戰百勝,數折奴酋,鐵騎之下,橫尸數萬。不知沈監軍,對朝廷廷推結果,可有異議乎?”

    朱由校也連忙催促道︰“是啊,沈東海向來知兵,又明了遼東實際,你可有不同意見。若是沒有,朕可就從廷議結果下旨了。”

    沈重嘻嘻一笑,答道︰“沒有異議,只有建議。”

    張鶴鳴笑道︰“即是如此,就請沈監軍盡管說來,吾等洗耳恭听。”

    沈重壞笑道︰“啟稟陛下,臣請天子從張尚書之議,立罷熊廷弼遼東經略之職,命其回京待命。”

    朱由校听了一震,連忙問道︰“這是為何?公論可是分任責成啊。”

    沈重笑道︰“沒有山海關外的指揮權,何必設遼東經略,此其一也。”

    張鶴鳴冷笑道︰“有其一必有其二,沈監軍這其二又是什麼?”

    沈重淡然說道︰“因為王化貞必敗,遼東必失!熊廷弼若非遼東經略,當無罪待用,待遼東大變時,可臨危受命,力挽狂瀾也。”

    沈重話一出口,大殿上,立時眾目所視,死一般的沉寂。(未完待續)

    ps︰關于更新的說明︰每日上午基本上是開會,總部會議,分廠會議,部門會議,很難保證更新。基本是午後用罷餐飯,開始碼字,直至被人叫走,或是有突發工作。另外,碼字不是快手,既要考慮可讀性,又要參考一些資料,還有不願意像第一卷那樣,為了急于贏得讀者,便加快節奏,跳過了很多情節,以致硬傷很多。所以,請大家見諒啊,一天兩更,最多偶爾三更,每章三千余字,已是上限了。(.. )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本站強烈推薦給您以下精彩小說︰

本站所有內容均來源于網友網絡分享與轉載,本站不承擔任何責任!如不認同,請離開本站。

若本站無意中侵犯到您的權益或含有非法內容,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做出回應。

Copyright © 2012∼2018 www.luanhen.com 飄天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5008561號

XML︰1  2  3  4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