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最新域名:
www.biquge85.com ,请牢记本域名并相互转告!
“不愧是太子。
www.biquge85.com”听到清河崔氏要将嫡女崔玉真嫁给太子的消息时,安知鹿顿时咧嘴笑出了声来,“果然一点都不会让人失望啊。”
“这消息不是清河崔氏传出来的,是太子的人传出来的。太子和清河崔氏谈这件事的时候,就已经让人往外散布消息了。”郑仲夏说道。
郑仲夏说这几句话的时候,有种兔死狐悲的感觉。
清河崔氏现在的境况固然悲惨,但他们郑氏的情况也不算太好。
“清河崔氏现在走投无路,如果拒绝太子,失去的不只是山南道的那支军队。他们面临的会是太子和范阳卢氏的联手挤压,会失去所有的生存空间。”安知鹿眯着眼睛说道,“答应肯定会答应,但哪怕是一条快死的毒蛇,只要有机会咬你一口还是会咬你一口。”
……
安知鹿和郑仲夏所想的这些,太子的幕僚自然也想得到。
甚至崔玉真心中感到无限屈辱和愤怒时,心中产生的太子和顾留白的做派截然不同的想法,太子手下的那些幕僚也会想到。
只是在他们看来,所处的位置不同,面临的处境不同,做派不同也很正常。
清河崔氏的下场可能会令人觉得,和太子做交易,就像是在不断的被抽血,最后抽不出血的时候,还要将你当不值钱的柴火一样卖掉。
但这世上不乏追逐利益的人,只要有利可图,他们依旧会攀附太子的权势,将身家性命砸在太子这条船上。
而对于他们和太子而言,此时的形势也让他们无法用更为温和的手段精耕细作。
随着战线的迅速拉长,势如破竹的奇袭背后,是他们需要大量的兵员补充。
拿下巴陵之后,强行杀鸡取卵般的方式对待清河崔氏,也是出于无奈的选择。
此时大唐所有具有战略眼光的人都已经看出他们的意图,他们必须很快拿下潭州,打通进入岭南的路线。
潭州折冲府有五千府兵,湘江沙洲驻扎有两千水军,这些都是拥有战力的大唐正规军,而在巴陵失守之后,潭州一带已经开始疯狂募兵,按照他们的预计,新募的军力会在一万至两万之间。
按照他们一击必胜的设想,他们需要主军两万强攻潭州,与此同时,派五千骑兵绕道浏阳,偷袭潭州东侧。同时派三千精锐闪击罗县,切断潭州北部屏障。
与此同时,利用潭州豪族欧阳氏和罗氏的私军牵制住湘江沙洲水军。
巴陵至少需要一万军队镇守,加上沿途稳固防线,保证运输,要想按照计划迅速拿下潭州,他们在短时间之内必须增补三万至五万军力。
地方上的那些氏族,就算是将他们骨头全部拆了熬油,也卖不出来这么多财力物力。
只有一下子抽干清河崔氏的血才有可能。
现在的太子就像是丛林之中的老虎,根本不能显露疲态和病态,否则他也无法给予那些地方上的门阀和富商信心。
……
先解决眼前的问题,将来再去解决那些可能出现的隐患。
太子和太子的幕僚们这样的做法在此时还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岭南吴氏权衡利弊之后,就觉得只要和太子联手,吴氏必定能够成为岭南最大的门阀氏族,且在将来成为太子的左膀右臂。
岭南吴氏觉得自己和清河崔氏完全不一样。
清河崔氏现在是有钱没人,而且很快也会没有地盘。
他们在长安被挤压,朝中已经没什么大员,现在节度使拥有募兵的权限之后,连一个节度使都捞不到的清河崔氏,注定会丢失山南道和河北道的根基。
但岭南吴氏是盘踞岭南数百年的地头蛇,且与黄洞蛮、乌雷蛮、宁氏和黄氏为首的俚僚部落交情很深,太子以岭南作为根据地,根本缺不了他们。
所以他们决定在太子的军队进入岭南之前,就先送一份见面礼给太子。
他们决定先行拿下钦州。
钦州东接廉州,西邻瀼州,南濒北部湾,既是朝廷控制俚僚部落的边陲重镇,又是通往交趾的水陆要冲。
第一时间想要起兵拿下这个地方,最大的原因自然是有利可图。
这地方有个乌雷盐场每年产盐逾万石,通过灵渠漕运转输中原,光是夺得这个盐场,就已经可以获得惊人的财富,而且钦州也产珍珠,城西的“波斯坊”聚居着占城和一些海外客商,他们手里头有很多珍贵的琉璃和香料。
其次这里在岭南吴氏的眼中,的确也是块特别好啃的骨头。
常规驻军只有八百静海军。
这八百静海军在平时主要就是防御一些过来劫掠的乌雷蛮,同时监控钦江一带的俚獠部落。
城墙也是出了名的低矮。
岭南吴氏牵头,自己有两千私军,加上侬氏八百人,乌雷蛮三百多人,宁氏还在城中准备了几百名内应,这拿下钦州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么?
事实也的确如此,乌雷蛮被发现的时候,钦州守军的注意力顿时被吸引,他们以为乌雷蛮是要攻击盐场,结果几百人刚刚赶往盐场,钦州城直接就被端了。
里应外合之下,八百静海军只有小半乘坐战船逃走,其余全部战死。
吴氏的几名将领拿下钦州之后,对其中所有客商一顿安抚,意思是敬请放心,生意照做,该交的税都甚至可以酌情少交一些。
到了夜晚来临的时候,这些将领还在忙着和一些客商交流,甚至都没有什么布防的打算。
在他们的军情图上,大唐的军队就算想要反扑,要调集足够的兵马过来,至少也是十来天后的事情。
然而令他们没有想到的是,一支足有数千人的骑军突然就鬼一样的杀到了钦州。
这支骑军绝对是精锐之中的精锐,吴氏的这些军队在这支骑军面前,瞬间就变成了乌合之众,连半个时辰都没有撑到,就已经被杀得丢盔弃甲,拼命逃窜。
侥幸逃入山林而活命的一名吴氏将领死命想不通,这支骑军哪来的?
直到后来聚拢的残兵多了,有人说这支骑军似乎是南诏蛮的口音。
南诏的骑军?
南诏的骑军怎么可能出现在钦州?
这名吴氏的将领觉得自己手底下的这些军士肯定是听错了。
现在岭南很多私军都开始囤积盔甲,他们买的盔甲好多都是南诏那边流过来的,都是又结实好用又相对便宜的藤甲。
他们吴氏的私军主力现在都穿戴着的是这种藤甲。
但今晚上的这些骑军穿着都是锁片甲。
如果这些是南诏的骑军,那南诏的皮鹤拓一边将大量的藤甲卖给岭南人,一边自己的军队又披着更为精良的锁片甲到岭南来搞事情?
逃出生天的这些人传递出军情之后,岭南吴氏拼命的打听消息,但传递到他们耳中的情报让他们更懵了。
廉州正常、交州正常、峰州、古涌步…一切都正常得很,交州到现在还驻扎着两千唐军。
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这支骑军打完他们之后就又撤走了,而后面回来接着接手的,是被他们打跑的静海军!
最最懵逼的就是城里那些客商。
那些客商才刚刚接受完吴氏的安抚,吴氏的人还在和他们喝酒呢,结果接下来吴氏的人就丢盔弃甲的跑了。
而经过了忐忑不安的一夜之后,他们发现回来和自己接洽的,又变成了原先相熟的一些官员。
这些官员告知他们,出了一些小意外,不过事情已经摆平了,那些发动叛乱的人已经被打跑。
你们该做生意做生意,和以前一样就行了,再有打仗也和你们没什么关系。
这群客商大眼瞪小眼。
若不是城里城外横七竖八的尸身还没清理完,他们恐怕觉得这些人是在闹着玩。
吴氏毕竟是地头蛇,交州和廉州都有许多吴氏的官员,花了数天时间,他们终于打听出来,似乎是琅琊王氏从南诏借了些兵马。
而且他们这时候还打听到了一个令他们更加头皮发麻的消息,琅琊王氏给了邕州黄氏很多好处,现在邕州黄氏也正在给琅琊王氏招兵买马。
邕州黄氏就是长安很多官员口中的黄洞蛮。
岭南吴氏一直觉得自己和黄洞蛮关系特别好,但现在他们却发现,自己和黄洞蛮只是酒肉朋友,黄洞蛮已经偷偷抛开他们,偷偷去拿琅琊王氏的好处去了。
岭南吴氏迅速派人通过南诏的商队带信给皮鹤拓,问进入岭南的南诏军队和皮鹤拓什么关系。
皮鹤拓回信说,我不知道啊,但你们管那么多干嘛,别去交州廉州那边搞事情不就完了。
<!-- 翻页上aD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