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 · 最新入库 · 全本精品 · 总排行榜  

正文 第1499章 善后(上)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加入书签

作品:晋末长剑 | 作者:孤独麦客


 热门推荐: 雪鹰领主 完美世界 武极天下 星河大帝 傲世九重天 我的贴身校花

    笔趣阁最新域名:www.biquge85.com ,请牢记本域名并相互转告!

    第1499章 善后(上)

    十二金人矗立在沙海之畔,所有人都目不转睛地看着,以至于后面船上卸下来的银砖、珍珠、玛瑙、宝石之类的都没人在意了。m.biquge85.com

    是啊,如果有什么比黄金更重要的话,那就是更多的黄金。

    武夫粗坯们从不看重什么艺术品,金银器在他们眼里就是金银块,不带丝毫艺术价值的。

    邵勋比他们高级一点,会欣赏、收藏艺术品,比如眼前这个神像。

    不过他越看越奇怪,这怎么像是印度的湿婆神?

    他本以为林邑国是信佛教的,但就目前看来,很可能是多种信仰并存,即本土信仰、印度宗教以及佛教。

    湿婆神像底座是玉石,神像则是黄金,这……难道是传说中的玉座金佛?

    湿婆神之外,好像还有什么吉祥天女,以及林邑国本土的神,似乎还是女神。

    “都收起来吧。”邵勋指了指各种神像,说道。

    虽说是外国神明,但熔了实在可惜,就当艺术品收藏起来好了。子孙后世若能妥善保存下来——说实话,可能性不太大——将来还能办个艺术展。

    如果那时候林邑国被中原王朝稳定控制着,那这就是本土少数民族文化,不会产生被人索要的风险。

    听到邵勋吩咐后,邵贞立刻让人将掏了不知道多少座神庙得来神像尽数收走。

    至于十二金人,则选一间殿室存放,妥善保管。

    说实话,邵勋还是很喜欢这玩意的。孙和这小子办事牢靠,不声不响给他来了这么个惊喜,这次要给他一份丰厚的赏赐。

    “夫君。”庾文君看向邵勋,目光中多有崇敬之色。

    邵勋非常受用,嘴上却说道:“小事一桩。林邑所恃者,唯道途、疫病耳。今我不惧道远,又冬日进兵,故得大胜,实乃必然之事。”

    庾文君笑了起来。

    邵勋亦看着她笑。

    太子邵瑾微微低下头,同时也有些羡慕,暗道父亲怎么能把母亲哄得那么好,而自己差点被挠呢?

    习氏那个事,母亲大概已经知道了吧?却不知她何时找自己谈话,毕竟习氏没有走正经路子进来。

    “梁奴,何不给转运、押送的军士拨发赏赐?”邵勋又看向儿子,笑道。

    邵瑾跃跃欲试,问道:“阿爷,赏赐多少为佳?”

    “你自己做决定。”邵勋用鼓励的眼神看向他,说道。

    邵瑾想了想,转身看向不远处的少府少监窦于真,说道:“窦卿可遣人传讯,人赐绢二匹。”

    窦于真看向邵勋,见他没有反对,立刻吩咐僚属前去传令了。

    没过多久,沙海内外立刻传来了热烈的欢呼声,虽然其中“吾皇万岁”的声音喊得最响亮,但邵瑾依然很高兴。

    这是第一次父亲在场的时候,他当众接受将士们的欢呼,这份感觉让他心跳加速,乃至心潮澎湃。

    父亲总是抓住一切可能的机会培养他,为他铺路。有此,之前所吃的那些苦真算不了什么了,都得到回报了。

    庾文君看着儿子这副模样也很欣慰。她紧紧握着邵勋的臂膀,仿佛这是她这辈子最重要的东西一样,她无法舍弃,也绝不会舍弃,甚至——下辈子都不会舍弃。

    当一个依赖夫君的小女人,没什么不好的。

    ******

    十二金人出现的消息不胫而走,很快传遍了汴梁的大街小巷。

    传播的主力是押运这些战利品回京的府兵。

    他们绘声绘色地讲述着自己在林邑国的“光辉事迹”,让汴梁的闲人们听得一愣一愣的。

    “林邑国人较矮,但比较凶悍。”有人说道:“人长得也黑,奇了怪了,我就没见过那么黑的人。”

    “小凶小恶罢了。”旁边有人说道:“私斗时残忍凶狠,动辄砍人手脚,挖人双目,可阵列野战时却稀松得很。若咱们左金吾卫的兄弟披甲执刃,能杀得他们落花流水。”

    “击败他们不难,难的是走到他们面前。”又有人说道:“坐船时吐得七荤八素,到广州下船时双腿发软。一场大病,不知道多少袍泽稀里糊涂死了。”

    这话一出,方才还高谈阔论的人都不说话了,气氛稍稍有些沉凝。

    他们是回来了,可还有人不能回来,大部分死于水土不服或者莫名其妙的疾病,只有很少一部分人是正面战死。

    非战斗减员是最无解的。出征前虽然有人提醒过交州湿热之地的危害,但众人正在兴头上,并不以为意,更何况听说是冬天进兵,那更没问题了。

    但他们忘了,你长期生活在一个地方,去到另一个地方,哪怕天气变化不大,都是有可能生病的。当年征辽时很多河南籍军士就病倒了,而辽东一点都不热。

    几个府兵意兴阑珊后,便在集市上胡乱买了点东西,兴致缺缺地离开了。

    商贩们对府兵的离去有些遗憾,花钱大手大脚的冤大头可不好找啊。

    不过没关系,今天已然赚了,不如聊聊方才听到的新鲜事。

    “林邑人长得有多黑?”

    “怕不是比炭还黑。”

    “林邑王的后宫都被抓了吧?那么黑的人,陛下怕是不会要。”

    众人哄堂大笑的同时又有些不自然,面面相觑之后,很快跳过了这件事。

    “唉!”有人叹了口气,道:“诸位,我等穿村过乡,往往一行数十里、百余里,疲累欲死,到最后也就为了点蝇头小利。仔细想想,颇不值也。”

    “张金说得是。”有人附和道:“我家二侄去了一趟西域,应募为龟兹镇兵,数月之间,田宅、女人都有了。听说只要立了功,便有回返中原任职之机。仔细想想,拿命博来的钱确实多。”

    “真能回来?”

    “只要立功,便是官人,如何不能回来?不过听说西域也不差,有些人却未必愿意回来了。”

    “林邑如何?”

    “大约不怎么样。你没听他们说,攻破林邑都城后,大军四处劫掠,一直抢到二月下旬,然后一把火烧了典冲城,诸营分批撤离么?”

    “若是好地方,怎么如此作态?必然是不愿久留,所以烧杀抢掠一番后就走了。”

    “说得也是。一群黑不溜秋的人,有甚可看的?”

    商贩们有一搭没一搭地闲扯着,直到下一波府兵的抵达。

    他们依旧出手阔绰,依旧谈笑风生,依旧是那么地爱显摆……

    ******

    而就在汴梁小商贩们议论纷纷的时候,政事堂内也对南征林邑的善后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老登梁芬没有发话,只是静静地听着别人发言。

    王丰在这件事上其实也没什么主见,再加上他对南方实在不了解,害怕说错话露怯,于是缓了一缓,任凭他人发表意见。

    温峤和王雀儿在这件事上起了点争执,因为前者想撤军,后者认为该继续留驻人马。

    是的,府兵和禁军回来了,但梁军并未全部撤走,而是留了在广州征发的数千蛮兵扼守各个交通要道。

    这些人其实也不是特别适应林邑的气候,但比起北方来的人却要好上太多了,故能勉强忍受夏日的气候。

    “据我所知,范佛已被群下拥立为林邑王。”温峤说道:“如此一来,怕是难以据其土。若强留大军,终日征战,不知耗费几何。”

    “温相缘何想着撤军?”王雀儿不满道:“满天下都知陛下攻破林邑都城,灭其国,收其黄金铸以金人十二。若遽然撤军,不守新土,恐用不了几年,林邑兵复至日南,重演旧事。”

    “范佛已然愿意称臣,何必多此一举呢。”温峤叹道:“王相,我固知你想给将士们立功受赏的机会,但林邑真的不行。”

    王雀儿怫然不悦,扭头看向王丰。

    王丰心下一凛。

    王雀儿这厮可不好得罪,他大概是天子帐下武学第一人了,极得圣眷不说,根基也经营得愈发深厚了。

    眼见着避无可避,必须表明态度了,王丰只能支支吾吾道:“新打下的疆土,直接丢了委实可惜。不如先让交广之兵屯驻于林邑国境内。若范佛举兵攻来,那就与其战。实在打不过了,再行撤军不迟。温相、王相,此策如何?”

    温峤听了沉思片刻,没说什么。

    王雀儿则轻捋胡须,似乎在权衡利弊。

    梁芬惊奇地看了王丰一眼,倒让这厮和稀泥给和上了。

    直接撤军不妥,伤士气,也伤陛下颜面。

    长期驻军其实挺麻烦的,花费大,将来说不定就被林邑人击败给赶走了。

    北兵无法适应林邑的气候,北兵带过去的马匹也大部病死,这已经很说明问题了。

    如果光靠交广土兵、蛮兵,则战力相当可疑,未必能顶住敌人的反扑。

    但十二金人的事情已然传开了,但很多百姓眼里,这就是灭了林邑国的标志。可有一天你告诉我这个国家又活了,让陛下情何以堪?

    所以,折中一下,先驻军,直到实在维持不了再撤退,似乎不失为当下破局的办法。

    “诸位。”眼见着温峤、王雀儿二人已经不再争论了,梁芬放下茶杯,说道:“无论战还是和,其实最终是陛下拿主意。尔等何必争论,径自上疏天子即可。”

    温峤、王雀儿互相对视一眼,没意见。

    王丰松了一口气,然后主动书写奏疏,准备发往内廷。

    梁芬则又别过了头去,这个政事堂没有他怕是得散。

    <!-- 翻页上aD开始 -->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本站强烈推荐给您以下精彩小说:

本站所有内容均来源于网友网络分享与转载,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不认同,请离开本站。

若本站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益或含有非法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做出回应。

Copyright © 2012~2018 www.luanhen.com 飘天文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5008561号

XML:1  2  3  4  6  7